低質量的陪伴是一種傷害

紅豆媽有話說:

紅豆媽身邊的朋友都知道,紅豆妹近半年來都被奶奶帶走回老家不在身邊,我是每2周就舟車勞頓回去看她一次。其實即使她沒有回去,早上7點半出門,晚上7點半回家的職場生活也讓我陪伴在她身邊的時間只剩下晚上臨睡前的幾個小時。相處時間的壓縮,越發驅使我去思考如何才能做到有限的時間裡實現高質量的陪伴。前兩天正好看到了這篇及時雨,作者的教育觀念與我不謀而合,陪伴過程中積極回應、全程投入也是我在努力實踐的。另外,作者提到的“海沃塔”教育方式和臺灣的“123”法則都非常實用,值得你我在育兒道路上加以運用,和孩子一起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當我們放下所有的要求、控制、評價,只是單純看見對方當下的樣子,當下的感受,並願意和這個真實的人在一起,分享時光,這就是真正的陪伴。

陪伴不只是陪著

記得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當時的師傅王姐跟我說,有了孩子呀,你就甭想著自己的生活,尤其孩子上學以後,就要一直陪著,直到孩子上大學為止。

當時我還是個小姑娘,對養孩子這件事情沒有什麼概念。印象最深刻的是,每次去她家的時候,總能看到這樣一幕,晚飯後,王姐搬著凳子坐在兒子書桌90度的位置,盯著兒子,兒子耷拉著頭伏在桌上寫作業,懶洋洋很不自在的樣子。

“你磨蹭啥呢?趕緊寫啊?”

王姐時不時吼一嗓子,兒子稍有反抗,馬上開啟嘮叨模式,“你看誰誰誰……”

當時的我,一直想不通,這樣就叫做陪孩子嗎?

王姐背地裡總會跟我抱怨,說自己為陪孩子付出了多少,犧牲了多少……

多年以後,我從以前的同事那裡聽說,王姐的兒子初中沒畢業就死活不上學了,甚至離家出走,王姐為此哭了一場又一場,孩子也終究沒有走上她所期望的成才之路。

我們小區有個全職媽媽,經常看到她一個人帶著女兒在外面玩兒,每次看到她的時候,都見她躲在一旁,低頭看著手機,女兒在一旁自己玩兒,母女倆之間幾乎沒有交流。

女孩婷婷今年六歲了,跟同齡的孩子比起來顯得很安靜,不太合群,一個人在角落裡靜靜地玩兒,時不時看向媽媽的方向,生怕媽媽離開一樣……

這些場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並不少見,很多父母以為,只要在孩子身邊陪著就是陪伴,哪怕是拿著手機,心不在焉的跟孩子說話,或者就是看著孩子……

其實這都不是真正的陪伴,甚至可以視為無效的陪伴。低質量的陪伴對孩子來講,是一種傷害。

低質量的陪伴是一種傷害

沒有回應的陪伴,就不會有愛的鏈接

作為父母,我們曾一度認為,父母尤其是母親陪伴孩子的時間越長,孩子未來會越幸福。

然而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對於3-11歲的孩子,父母參與度過低的陪伴,反而會給孩子造成負面的影響。

孩子的內心極其的敏感和脆弱,客體關係心理學講到,即便是嬰兒,已經能對養育者的心理活動以及情緒保持極其敏感的感知能力,他們能夠透過撫養者的表情、聲音、肢體動作,來感知養育者的內在狀態。

在與父母互動的過程中,孩子需要的是積極的回應,如果這種回應是被動的或者只是敷衍了事,那麼父母孩子之間的鏈接是無法建立起來的,沒有鏈接就沒有流動的愛。

如我們小區那個女孩婷婷,她們家裡有專門做飯做家務的保姆,她的媽媽只需負責孩子的健康成長。但是她卻認為,只要孩子在她的視線監控範圍之內,不出意外就可以了。

所以,儘管婷婷在媽媽的全程陪護之下,按理說應該發展成陽光快樂的孩子,然而事實上,婷婷卻是孤獨而憂鬱。因為得不到足夠的歸屬感和安全感而患得患失,鬱鬱寡歡,沒有自信,遇事也會消極處理。

與孩子在一起,哪怕只是眼神的交流,或與孩子簡單的幾句對話,或是和孩子玩耍片刻,都會讓孩子感受到母親的關注,這會給孩子內心帶來極大的滿足感和安全感。

父母的參與度,其實就是對孩子的接納和尊重度,是愛孩子的最高體現。

如果做不到放下期待,陪伴就沒有意義了

每個父母都想做好父母,從教育理念上來講,我們這代父母要比我們的父輩在認知層面上了解得更多。

很多讀者留言,說自己曾經是留守兒童,從小飽受“親子中斷”的痛苦,現在絕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跟父母分開。

有的讀者說到兒時經常被父親打罵,以後絕不能動用暴力對待自己的孩子。

還有的讀者說,小時候父母工作忙,從來沒有關心過自己的學習,結果現在自己學無所成,所以絕對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甚至還有讀者直截了當跟我說,老師,我覺得你的文章分析孩子心理分析得有點多,你能不能直接告訴我們怎麼做?我們照著你的方法一步步做就好了……

我很感激有這麼多讀者關注我的文章,並且已經有想法改變自己對待孩子的方式。

然而孩子是機器嗎?是否我們付出了愛,付出了關心,我們就一定要最大限度地得到孩子的回饋,作為我們成為好父母的嘉獎?

很多時候,我們就是這麼功利,當我們放下工作,放下手機陪伴孩子的時候,我們並不是心甘情願的,而只是因為所謂“好父母”的標準是這樣的,所以我們也要這樣做。

但是這樣做的過程中,我們是有期待的,我們一直希望孩子朝著我們期待的方向去做,否則我們就會為自己的付出感到憤憤不平,掉入受害者模式。

你是不是也能經常見到這樣的場景,一個父親或者母親對著孩子責罵:

“就為了陪你,我這一天啥也沒幹,可是你呢……”

“自打你出生,我連一個完整的電視劇都沒看過,不就是為了陪你嗎?你爭氣了嗎?”

……

低質量的陪伴是一種傷害

有位其他方面出色的媽媽,在和我聊天的時候,她總會說:“帶孩子很煩,陪他們玩是在浪費時間,最主要的是他什麼也學不到,總是傻乎乎地玩。”

難得她有一次陪孩子,決定趁著休息日帶孩子去博物館,可是孩子並不想去,他就想讓媽媽帶他去遊樂場玩。媽媽覺得好不容易有空陪陪孩子,得“有意義”,要能學到東西,才不枉費自己犧牲了大把的工作時間。

後來,孩子拗不過媽媽,去了博物館,但是他全程無精打采,最後悻悻而歸。

我告訴她:“這個年齡的孩子,他不需要學習那麼多的東西,他需要的是盡情地玩,是媽媽給予愛的滋養,他需要的是心靈的陪伴,當他感覺到足夠安全,感覺到被愛時就會有能力去愛別人,有精力把興趣轉向外界,去探索世界的奧秘,挖掘自己的潛能,充分地發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選擇自己所需的生活。”

真正高質量的陪伴應該是全情地投入,應該是雙方都享受的親子時光,你在陪伴孩子,孩子也在陪伴你。

父母要對自己的內心保持敏感,好好愛自己才能更好地愛孩子

美國心理學會 2012 年壓力調查的結果也顯示:超過 69% 的父母意識到自己的壓力影響到了孩子,只有 14% 的孩子說父母的壓力沒有影響到自己。

如我在本文最前面提到的同事王姐,她是一個單親母親,她經常說:“總覺得身上的擔子好重。白天忙著工作,晚上回來還得耐心地陪孩子,有時因為芝麻大的小事就想吼他。好容易哄他睡覺了,還得熬夜加班。哎……”

如果在陪伴孩子時,你是上述這種體驗的話,也許你更需要做的是照顧自己,否則,陪伴就成了一種傷害。

作為父母,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你的壓力會影響孩子的自身壓力水平。父母自身的壓力過大,會使他們自己的精神過於緊張,精神緊張狀態下,父母會變得暴躁、易怒。

而這種負面情緒會直接傳遞給孩子,孩子處於父母消極情緒的籠罩下,情緒長期受到壓抑而無法宣洩,皮質醇的分泌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皮質醇是腎上腺裡一種主要的應激激素,它能影響孩子的認知能力和記憶功能。

在正常情況下,機體能很好地控制皮質醇的分泌和含量,但它易受壓力、營養、睡眠質量等因素的影響。一旦機體的皮質醇含量長期超過正常水平,就會對孩子認知等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這個時候,你跟孩子的相處,不僅無法讓孩子從父母那裡學習如何管理情緒,還有可能因為你的壞情緒,導致孩子的情緒認知發展受到傷害。

所以,如果你感到壓力或焦慮等負面情緒時,請不要勉強自己跟孩子相處。

如何做到高質量的陪伴?

一、“海沃塔”教育方式和臺灣的“123”法則

“海沃塔”教育

扎克伯格因為老婆和女兒在中國的朋友圈異常火爆,而他所推崇的“海沃塔”教育方式也引發了大家的關注。

海沃塔是一種猶太人家庭傳承的學習方式。你可以把“海沃塔”理解為猶太精英家庭中父母與孩子的聊天模式,他們的聊天不是閒話家常,而是有意識的,每天固定時間的頭腦風暴。

在猶太家庭裡,週末的安息日,是全家的聚餐時間,也是一起“海沃塔”的時間。家長不會叫小朋友“好好吃飯別說話”,而是邊吃邊討論各種問題。

我們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與孩子交流的時間,可以是接送上下學的路上,也可以是晚餐時間。

海沃塔包含了三個核心因素,即:傾聽和表達,探索和聚焦,支撐和挑戰。

這三個核心的關鍵在於,父母不評判的接納和父母的參與度。而這兩個關鍵點決定了父母對孩子尊重,即對孩子無條件的愛。這對於建立孩子的高自尊至關重要。

低質量的陪伴是一種傷害

臺灣的“123”法則

臺灣家庭教育,在親子陪伴方面最有效的研究成果當屬“123”法則。

所謂“123”法則就是,每天1次,每次20分鐘,父母與孩子做3件事的任意1種。

3件事包括,一起讀書,一起玩遊戲,一起聊天。

在臺灣多年的實踐證明,每天按照“123”法則進行一次高質量的親子互動,比長時間漫無目的地膩在一起強百倍!

二、高質量的陪伴是讓孩子吸收父母的狀態

發展心理學的觀點認為,兒童期,少年期的孩子主要任務還是學習。

怎樣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做到高質量的陪伴呢?

我有一個朋友堅持每天在女兒寫作業的時候,讀書寫文章,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父女倆靜靜地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埋頭紙筆之間,雖然靜默無聲,但卻在無形中營造出了一個濃郁的家庭文化氛圍。

偶爾女兒遇到難解的習題會跟父親討論一下,父親讀書讀到精彩部分也會在女兒休息的時候分享給她。寫作業再也不是孩子一個人的枯燥勞動,而變成了一段難得的和父母親獨處的時光。

在日復一日的共同學習中,女兒在父親的潛移默化之下,愛上了閱讀,學會了父親讀書寫作時的專注,更重要的是,學會了父親終身學習的態度。

荷蘭教育家伯納德曾說過,“孩子對他周圍環境的感知越是無意識,這種感知滲透進靈魂的就越多。”

而父親呢,在陪伴女兒的過程中,放棄對電子設備的依賴,在靜靜的陪伴中,沉下心來讀書碼字,從每日的繁忙喧囂中解脫出來,覺察自己的內心。

真正細水長流、高質量的陪伴是“和孩子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

三、適當留白,給孩子自我探索的空間

高質量的陪伴,離不開留白,留白是給予孩子心靈上自由的空間,給予他們自我探索世界的機會。

著名心理學者劉軒,談起他跟女兒相處的時光。

有一次,他帶著女兒在公園裡玩,玩著玩著,他發現女兒跑到一個大樹下,對著樹下斑駁的樹影發呆,劉軒沒有像其他的父母一樣,急火火地上去問,“寶貝你在看什麼呀?”而選擇躲在角落裡,等待孩子從她專注的世界裡自己走出來。

高質量的陪伴,意味著在孩子需要回應的時候給予孩子積極的回應,而在孩子需要獨處時,給予足夠的空間。

順其自然,放棄控制,是每個父母畢生都要學習的功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