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書法的朋友們都知道,王羲之的書信手札,如今可都是藝術珍品。像什麼《喪亂帖》呀、《二謝帖》呀,《都下帖》《平安帖》《何如帖》《頻有哀禍帖》等等,不勝枚舉。但同時,這些作品又沒有一件是真跡。
傳說因為唐太宗李世民大愛王羲之書法,遂將藏於民間的王書真跡悉數收入宮中,死後則入墓陪葬。這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蘭亭序》。
因此,如今我們能看到的王羲之墨跡,全部都是後人的摹本。並且,即便摹本也存世不多,所以件件都是寶貝。
近日預約上海博物館,得以觀瞻館藏的一件王羲之草書珍品——《上虞帖》。《上虞帖》又稱《夜來腹痛帖》,帖中原文如下:
得書知問。吾夜來腹痛,不堪見卿,甚恨!想行復來。修齡來經日,今在上虞,月末當去。重熙旦便西,與別,不可言。不知安所在。未審時意云何,甚令人耿耿。
大意是回信朋友,說自己忽然肚子疼,不能和他見面了,並且深表遺憾。信中提到的“修齡”,是王羲之的一個弟弟,王胡之的字;“重熙”則指其妻弟郗曇;“不知安所在”的“安”即謝安。此間為謝安隱居會稽的東山期間,士大夫之間正流傳“安石不出,將如蒼生何”之語。而這時王羲之也不知道謝安去哪兒了,故云“未審時意云何”。可見,朋友圈聚個會還真不容易。
王羲之書法,歷代都有摹本傳世,但因為僅唐人見過王作真跡,故此在所有摹本中,唐人摹本彌足珍貴,也最為傳神。而《上虞帖》,即為唐摹本。明代著名書畫收藏家、鑑賞家詹景鳳,在其著作《東圖玄覽》中即推許《上虞帖》為“唐摹之絕精者”。
從內容上看,《上虞帖》說白了就是王羲之的一張“請假條”。但對於上海博物館,這件國寶卻有過一段不凡的經歷,險些毀於一旦。
或許是陰差陽錯,1972年,轉藏於上海博物館的《上虞帖》, 竟被不知哪路專家、誰人法眼、以何種根由鑑定為贗品。
贗品被丟棄廢紙簍,幸好被當時的文物鑑定、傳拓專家萬育仁先生及時發現。萬先生感覺不像贗品,但礙於經驗不敢肯定,於是決定邀請專家再次鑑定。但在那個特殊年代,礙於形勢,短時間內找到名副其實的文物鑑定專家談何容易。
事情便被擱置,但至少《上虞帖》躲過了這場“劫難”,有了安全保障。直至1975年,恢復正常工作的謝稚柳先生,在家裡收到由原上博館長沈之瑜安排專人送來的《上虞帖》。
先生通過書體、收藏印章和裝裱形式等特徵,初步判斷此貼為唐摹本。後經上博科學實驗室用軟X光透拍,顯現出南唐內府的收藏印“內合同印”朱印和“集賢院御書印”墨印,謝稚柳先生的鑑定得到更有利的印證。
這件珍貴文物的故事被傳為佳話,萬育仁先生也因此留名。經過專心修復的《上虞帖》煥然一新,如今仍舊可堪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