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振振教授答疑信箱:古典詩詞的文本解讀(一)

鍾振振教授答疑信箱:古典詩詞的文本解讀(一)


鍾振振博士 1950年3月生,南京人。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古文獻整理研究所所長。兼任國家留學基金委“外國學者中華文化研究獎學金”指導教授,中國韻文學會會長,全球漢詩總會副會長,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中央電視臺“詩詞大會”總顧問、國家圖書館文津講壇特聘教授等。曾應邀在美國耶魯、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講學。


鍾振振教授答疑信箱:古典詩詞的文本解讀(一)


鍾振振教授答疑信箱:

古典詩詞的文本解讀

經常有網友給我發微信,發郵件,將他們在閱讀古典詩詞中讀不懂的地方告訴我,希望我給予解答。我也儘量給他們以我力所能及的幫助。由於我從事古典詩詞之學數十年,多讀了幾本書,故對於大多數問題都能提供網友比較滿意的答案,得到網友們的認同。有朋友說,既然你已付出了這樣辛勤的勞動,為什麼不整理成文,發表出來,讓更多的讀者受益呢?我覺得這個建議很好。特此借“小樓聽雨”的一方寶地,開設這樣一個專欄,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與幫助。說得不對的地方,歡迎讀者批評指正。

鍾振振教授答疑信箱:古典詩詞的文本解讀(一)

(一)泥憶雲

網友問:鍾老師您好。請教一下:“泥憶雲”是什麼意思?我在海藏樓詩裡讀到“年年泥憶雲”,網上查到唐代佚名詩有“誰知泥憶雲”,清代鄭珍詩有“有如泥憶雲”,都理解不通。

鍾振振答:清末民初鄭孝胥《海藏樓雜詩》其十九雲:“湯趙走相語,南皮昨已薨。鬱郁此老翁,其意寧樂生。一生抱忠節,舊學頗殫精。惜哉如紈扇,秋至難施行。公常稱我詩,謂非世士能。江湖雖浩蕩,隱愧知己情。年年泥憶雲,今日殊幽明。病中必見恨,此恨終冥冥。”清鄭珍《鄉舉與燕上中丞賀耦耕長齡先生》詩云:“文學無貴賤,師弟有因緣。當公領解日,我始雙鬌懸。公名麗中外,孺子心已箋。時從鄉先達,一問慶曆賢。有如泥憶雲,何人識肫顓。……”這兩首詩中的“泥憶雲”,都是用唐李賀詩:“誰知泥憶雲,望斷梨花春。荷絲制機練,竹葉剪花裙。月明啼阿姊,燈暗會良人。也識君夫婿,金魚掛在身。”李賀此詩是組詩四首中的第一首,組詩的題目是《謝秀才有妾縞練,改從於人,秀才引留之不得,後生感憶。座人制詩嘲謝,復繼四首》。謝秀才地位不高,其妾另攀了高枝。從詩中“也識君夫婿,金魚掛在身”二句可知,其妾所改從的是一位大官。他的地位,與謝秀才有云泥之別,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妾因後夫而貴,如今的地位,也與謝秀才有云泥之別。

故所謂“泥憶雲”,是比喻地位低的人憶念地位高的人。鄭孝胥詩是悼念晚清重臣張之洞的,鄭珍詩是呈上貴州巡撫賀長齡的,就地位而言,張之洞比鄭孝胥,賀長齡比鄭珍,要高得多。故二鄭詩中分別用“泥憶雲”來比喻自己對張的懷念或對賀的仰慕。


編後語:

看了詩友和鍾教授的互動,是不是和小編一起漲知識了呢?

歡迎在專輯後面或者小樓的專用投稿郵箱,留言您想請教鍾教授的有關詩詞方面所有問題。答案會在下期公佈。另,聲明一下,此輯是屬於鍾教授的個人專輯,如您覺得內容不錯,發的讚賞紅包會入鍾教授專輯專用帳戶。

編輯/章雪芳 校對/馮 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