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逼民反”有点牵强


“官逼民反”有点牵强


把《水浒传》的主题归结为“官逼民反”其实有点牵强。作者在作品中倾力描写的几位主人公真正被“逼上梁山”的并不多。一百零八个好汉,大多都是如鲁智深,李逵一样主动出拳的。有几个是被逼的典型的,如林冲,杨志、宋江,柴进。武松多少勉强也算一个。

“官逼民反”有点牵强


但是仔细想想,他们中有哪个是真正的“民”(普通老百姓)?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相当于现在京城卫戍部队总教官,那官职大得不得了;杨志,那是将门之后,他本人也应过武举,还做过殿前制使;柴进就更不用说了,那是太祖皇帝丹书铁券的世袭贵胄;至于宋江和武松是有点低微,但一个是县衙门的押司,一个是县衙的督头,相当于现在的法院的秘书和派出所所长,大小也算是个公务员了。所以他们留恋自己的生活是可以理解的。至于后面上山的那些卢俊义和杨雄之类的,那就更算不上是“官”逼的。卢俊义实际上是被吴用设计骗上山的,杨雄是因为老婆偷和尚一气之下杀了人不得已上山的,所以“官逼”的痕迹一点也没有。

“官逼民反”有点牵强


因此上说《水浒传》的主题是“官逼民反”有点牵强。现在新课标语文教材第五个模块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节选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意在引导学生向这个“官逼民反”的方向靠近,实为不妥。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我觉得应该有意让学生了解甚至是涉足一点真正的学术研究,至少也应该让他们可以有资格享受真正的前卫一点的最新的学术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