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藝術家丨霍者:漢字美學的佈道者


疫情下的藝術家丨霍者:漢字美學的佈道者

午間打水即興(2018-11-13) 霍者 南北陰晴隔,山梅五色分。 吾心澹如此,枕石漱流雲。


疫情下的藝術家丨霍者:漢字美學的佈道者

霍者:自號觀世無音,漢文字美學中心創辦人,致力於推動中華漢字美學的探索、研究與實踐。

著作四部曲:

《中華漢文字美學》(上下冊, 2015年12月出版);

《說文解篆》(上中下三冊, 2017年7月出版);

《中國漢字美學簡史》(上下冊,2019年12月出版)

《三十二篆心經》(編輯中)。

-----------------------------------------------------------------------


剛剛過去的春節與新冠病毒不期而遇,至今已過去三個月,隨著疫情的長期持續,不論是給國家還是個人,都帶來了極大的影響。藝術家也不例外,在疫情期間的工作和生活現狀是怎麼樣的呢?帶著問題,對漢字美學專家霍者進行了線上採訪,我們一起來走進他的藝術生活。


柒伍伍君:

霍老師,很高興可以與您展開對話,主要是想了解一下您在疫情影響下的工作和生活現狀。這個春節您是在哪裡度過的呢?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故事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霍者(觀世無音):

春節也好,日常也罷,基本就是紮根梧桐山。


柒伍伍君:

也就是說,您的工作生活狀態基本上就是陶淵明所說的“採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多麼地愜意,多麼地令人嚮往!現在疫情有所緩解,但國外疫情的爆發,讓我們對未來的生活尚不能有明確的規劃,可以談談您的現狀嗎?您的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


霍者(觀世無音):

因為我的生活比較簡單,工作也很單純,大多數是針對漢字美學的探索和鑽研,很少外出進城,所以疫情對我個人行動的影響不大,因為主要的活動區域就是山裡頭。只不過以前的山中打水、例行巡山受到一些影響,但是還是可以偶爾上山的,只是沒有之前那麼的頻繁。

我很感恩大自然賜予的自然風景,時常在山中打水的時候,會有所感懷,所以寫了一些詩,準備以後成集:名之《梧桐吟》。

比如《詠瀑》:

梧桐雨後半山新。寂寂蒼苔冷故人。

幸有飛泉知世苦,自將瘦削入紅塵。


柒伍伍君:

眾所周知,在疫情期間,藝術家們用美術和書法表達了內心的關切和祝福。您是文字美學的專家,不知道您有沒有進行相關創作?聊聊的創作感受?


霍者(觀世無音):

的確,疫情給我們上了深刻的一課,引發了廣泛的反思,讓我們更多的關注和珍惜當下。最近寫了一首《望梧桐》表達的就是這種心境。

疫情持續久,前景未分明。

且守梧桐暮,白雲隨意橫。

對於漢字的認知主要體現在一個人的兩句話上面:這個人就是魯迅。他說過兩句評判漢字的話,堪稱兩極。

第一句是:漢字有三美,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悅耳;義美以感心。這是把漢字之美說到了極致。漢字美學的“三美”和“三悅”就是建立在這句話的基礎上的體系。

漢字美學:形美以悅目;音美以悅耳;義美以悅心。形美的層面主要有:書法、篆刻、金石學、版刻印刷、美術字、畫押、漢字造型藝術等。音美的層面主要有:音韻學、語音學、語言藝術、漢語翻譯等。義美的層面主要有:文學、經學、文字學、訓詁學、文獻學、考據學、姓名學等。其中文字學、訓詁學、音韻學偏重於文字本源的研究。

在這個認知基礎上,我陸續寫了《中華漢文字美學》(上下冊)、《說文解篆》(上中下冊)、《中國漢字美學簡史》(上下冊),其中《中華漢文字美學》和《說文解篆》是深圳文化基金支持項目。


柒伍伍君:

您在漢字美學的研究方面可以說是一直在默默耕耘,做得極為精深,著作頗豐!不過很多朋友還不瞭解您的專業領域,能不能再跟大家聊一聊這方面的知識?


霍者(觀世無音):

漢字美學是以漢字“形、音、義”的“三美”和“三悅”為主要研究對象的美學體系。廣義的漢字美學設計及書法、篆刻、文字學、訓詁學、音韻學、文學、經學、金石學、文獻學等漢字所在的一切載體。

狹義的漢字美學主要是漢字字形美學。需要說明的是:漢字是“形音義”三位一體的高度統一,其實是不可分割的,只是為了研究的方便而分為三個維度。

魯迅還說了另外一句話:“漢字不滅,中國必亡”。這是他那個時代基於國家貧弱而列強在外的一種樸素的救國情懷,其精神可以理解,但是對漢字的這個觀點顯然就失之偏頗了。因為他是在漢字以書寫為主的年底裡面把漢字書寫的筆畫多少和拉丁字母進行了比較,這種單一維度的比較會讓人產生漢字書寫繁瑣——難寫、難學、難記的困惑,所以在那個時期,要求廢除漢字,實施文字拉丁化的呼聲很高,而且發聲的基本都是文化精英。

因為國家貧弱,大家都在找我們落後的原因。找來找去,覺得我們科技落後是因為文化落後,文化落後是因為文字落後。因為漢字是中華文化之根,傳統文化的傳承方面主要的載體就是漢字。好了,這下漢字就把這個黑鍋給背上了。

建國後我們實施的簡化字方案其實就是這種思維的“成果”。等到計算機時代一來臨,我們更加憂慮了——因為拉丁文字都可以輸入計算機,漢字怎麼辦啊?這時候要求廢除漢字的呼聲再次響起,結果怎麼樣了呢?五筆字型出現了,漢字竟然可以輸入計算機了。而且,最多隻需要打四下鍵盤就能輸入——而英文就不同了,一個長的英文單詞可絕不止四個字母啊!這下漢字不但有救了,反而輸入比拉丁文字更簡單了,你說這神奇不?

這時候我們再回過頭去看魯迅的話,就會發現那一代人的歷史侷限了,儘管他們本來的願望很好,儘管我們現在進入了計算機時代,但是我們很多人對漢字的認知其實還是比較淺的,甚至有些人還停留在魯迅時期。

漢字美學的概念提出的比較晚,還有非常大的探索空間,我自己所知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因此時時會以勤補拙,並以此為終身學習的方向,所以很期待各方面的老師給予指正。


柒伍伍君:

好的!有句話說大隱隱於市,我覺得這句話用在您身上極為貼切,在深圳這個大都市,大家都忙著賺錢的工夫,您卻潛心學術,實屬不易!我知道您除了著書,還做些線上線下的書法與歷史類結合的培訓,反響也特別的好。“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只有知識才能讓我們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實,人生更加精彩!

好了,今天對霍老師的交流就到這裡!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霍者老師的資料或者有意購買霍老師著作的朋友,請在評論區留言或直接添加文章末尾的微信號,還可以獲得霍老師的親筆簽名哦!感謝霍老師!


霍者(觀世無音):

感謝朋友們的支持和關注!後會有期!


看到這裡都是真愛

關注公眾號,更多精彩內容為您奉上!


【755藝術資訊】


藝術資訊發佈平臺

您掌上的藝術收藏顧問

合作聯絡︱微信號baishi999


疫情下的藝術家丨霍者:漢字美學的佈道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