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別,就要稱她為醫生了

這一別,就要稱她為醫生了


​“心裡也是害怕的

但是感覺穿上這身衣服

就沒有擔心了

因為是醫務人員

穿上白大褂

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這是支援武漢金銀潭醫院

的護士朱庭萱的一段話


穿上白大褂

他們是醫生,是護士

是患者的依靠

可是我們總忘了

脫下白大褂

他們也有自己的角色。


我們從這角色的轉換中

瞥見平凡的偉大

她是醫生,也是妻子:

“此事我沒有告知明昌

本來處處都是戰場”


這句話摘自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呼吸二科張旃醫生的短信,一封現代版的“與夫書”。

武漢疫情來襲,張旃要求停掉專家門診,常駐觀察室,奔赴前線戰場。最終”明昌“還是知道了她前往一線的消息。

這一別,就要稱她為醫生了

這一別,就要稱她為醫生了

他是院長,也是丈夫:

“我是個好醫生,但不是個好丈夫”


身為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說:“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的病人。”但由於漸凍症,他的雙腿越來越難跑快了。

而他的愛人,同在武漢第四醫院工作,被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入院。分身乏術的張定宇,忙得一連三四天都顧不上去醫院看一眼。

這一別,就要稱她為醫生了

1月27日晚,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綜合病房樓三樓,張定宇在查看危重病人病歷。

她是護士,也是妻子:

“平安回來!我包一年家務!”


趙英明是廣元市第一人民醫院的一位護士,作為四川省第二批、廣元市首批派往武漢的醫療援助隊成員之一,出發前,他的愛人蔣皓峻隔著車窗向她喊話。

“趙英明,聽到沒有,平安回來!平安回來一年的家務我包做了!”

這一別,就要稱她為醫生了

他是警察,也是丈夫

她是妻子,也是醫生

“待到山花爛漫時,我再好好陪你”


浙江龍泉市公安局小梅派出所民警曾光磊在龍泉高速入口體溫檢測點,發現準備為他檢測體溫的正是自己的妻子。

同事們幫他們拍了一張合影。春節趕上疫情,曾光磊和妻子雙雙在一線,高速路口匆匆一見後,又各赴崗位。

這一別,就要稱她為醫生了

他們是父子,也是醫生戰友:

“我爸爸給我報了名”


“知子莫如父。”得知醫院報名徵集醫生到發熱門診值班值守,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徐自強毫不猶豫的幫兒子徐秋筆報了名。

趁著午餐間隙,徐自強手舉寫著“秋筆,加油!”的處方箋,向隔離病房內同為急診科醫生的兒子徐秋筆加油鼓勁。

這一別,就要稱她為醫生了

徐自強向隔離病房內的兒子徐秋筆加油鼓勁。

她是護士,也是媽媽:

“我不管生病,我要媽媽。”


山東日照市人民醫院感染科主管護士甄瀟,即將出徵湖北。收拾行李時,恰巧被6歲的兒子看到了。

他幾乎用盡平生力氣地哭喊道:“我不管生病!我要媽媽!”

孩子可能想說,救死扶傷有那麼多醫生,但他只有一個媽媽。這點私心,讓人心疼。

這一別,就要稱她為醫生了

她是護士,也是媽媽:

“媽媽去打怪獸了,馬上就回來……”


安徽安慶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副護士長張敏志願申請加入醫療隊。

在奔赴湖北一線前,面對女兒的戀戀不捨,她編織了一個美麗的童話:“媽媽去打怪獸了,馬上就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