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貝克漢姆在臉書上發文,向臺灣網民親切問好,並稱呼他們為“家人”。與此同時,貝克漢姆還虛心求教,詢問臺灣人有何防疫秘訣,如何在疫情期間保持健康和樂觀。
貼文一出,立即引發島內網民的熱烈討論。
臺灣媒體也很快就跟進報道,擺出一副“連貝克漢姆都在捧我們耶”的姿態將此事廣而告之。
但是在5月4日據媒體報道,瑞典記者悠野(Jojje Olsson)在推特上發文揭露,貝克漢姆的貼文在臺灣以外的地區都無法查看,或者是點擊後出現“該內容無法顯示”的提示。
據瞭解,英國廣播公司2018年的一篇報道曾披露,貝克漢姆的一則社交貼文標價30萬美元。
延伸閱讀:
臺灣新增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437例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5月4日報道,臺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佈,臺灣今日(4日)新增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30多歲女性,曾於1月30日至美國就學,4月9日返臺時無症狀。截至目前,全臺累計確診437例。
指揮中心稱,該確診患者居家隔離期間僅在4月15日出現流鼻涕,認為是過敏而未通報,4月24日隔離期滿後,於4月27日主動聯繫衛生單位表示有流鼻水、鼻塞症狀,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因檢驗結果呈現弱陽性,於4月30日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後分別於4月30日、5月1日及2日採檢送驗,於今日確診。
臺灣防疫若政治化 港媒揭兩大後遺症
5月4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臺北市長柯文哲日前接受專訪表示,政治人物說零case、零小區感染,他覺得戰略不對,臺灣要有一個概念是“允許一個程度的感染”,應該在經濟發展跟感染間取得平衡。對此,有評論也認為,臺灣防疫若政治化、民粹化,恐出現兩個後遺症,並直言政治需要務實,防疫不宜政治化。
據報道,柯文哲接受TVBS《廣告牌人物》人物專訪,他提及,在一個程度的控制之下,要在感染與社會經濟間取得平衡。因此,臺灣要有一個概念是,“我們允許一個程度的感染”,政治人物有政治人物的考慮,政治人物說零case、零小區感染,“我覺得戰略不對”,柯認為,要想說可忍受的感染是多少,並在在經濟發展跟感染間取得平衡。據《中評社》報導,柯的訪談不僅反映出臺灣的防疫氛圍及相關的社會現象與政治現實,更突顯臺灣將面臨嚴峻挑戰。
該評論認為,臺灣的防疫成果有目共睹,但也有兩大後遺症,包括一、防疫過程的政治化後遺症嚴重,包括藉疫反陸、仇陸、遠陸,傷害已造成,可能嚴重影響未來兩岸關係和臺灣的經濟發展,如何改善或恢復目前看不到頭緒,二、臺灣目前防疫的政治化、民粹化不利於在防疫與經濟發展之間取得平衡。該評論稱疫情爆發期間的防控不易,之後的經濟發展以及疫情趨緩後如何持續防控與經濟發展之間取得平衡,恐是更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