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敢動的一棵樹,慈禧帶頭砍三斧子,光緒帝大哭,是真的嗎

北京的景點太多,如果是外地遊客,可能有些人沒去過位於海淀區郊外的妙高峰。妙高峰上有唐代法雲寺和金代的香水院等遺址,蒼松翠柏掩映石砌的臺階,溪水潺潺,古樸幽靜,令人心曠神怡。

清代的七王墳也在妙高峰,因一株古老的一級銀杏樹而聞名。不過這個地方山高林密,防火管控很嚴,慕名而去的遊客不容易接近那棵銀杏樹。

無人敢動的一棵樹,慈禧帶頭砍三斧子,光緒帝大哭,是真的嗎

妙高峰風景


七王墳就是清朝醇親王墓,光緒皇帝生父奕譞的陵寢。奕譞是咸豐帝的同父異母弟,道光帝的第七子,俗稱七王。

清同治七年(1868年),奕譞相中了妙高峰山腰這塊風水寶地,開始修建墓園。墓園旁邊還建了一座別墅,池塘、假山應有盡有。一塊石碑下方上刻著一行小字,“買山建塋蒙慈恩聖恩賜銀五萬兩。”慈恩指慈禧太后,聖恩是說皇帝。

那棵大銀杏樹在墓園南牆外,要三個人手拉手才能合抱,高達20多米,枝葉繁茂。銀杏長這麼大非常難得,根據林業部門的標準,樹齡500年以上才能評為一級。這棵樹與丹東大孤山寺的那株銀杏粗細相仿,而大孤山寺的銀杏樹據說已經生長了1300年。

無人敢動的一棵樹,慈禧帶頭砍三斧子,光緒帝大哭,是真的嗎

七王墳


這就要說到民間盛傳的“慈禧砍樹”的事情了。有人說,七王墳的大銀杏樹是被慈禧砍了以後又長出來的,但這顯然不可能,銀杏樹生長太緩慢,一百多年無論如何也長不了這麼大。

關於慈禧砍這棵銀杏樹的說法,野史多有記載,例如晚清官員胡思敬的《國聞備乘》、溥儀回憶錄《我的前半生》都有提到,不過說法不太一樣。

奕譞生前是支持慈禧的,兩人有什麼恩怨,為什麼慈禧要砍掉他墓邊的樹呢?事情當然沒這麼簡單。

無人敢動的一棵樹,慈禧帶頭砍三斧子,光緒帝大哭,是真的嗎

大銀杏樹


1861年,咸豐皇帝死後,慈禧太后聯合恭親王奕訢扳倒了“顧命八大臣”,扶持同治帝上臺,奕譞也參與了這場“辛酉政變”。事後慈禧重用了奕譞,又將他的郡王爵位升格為醇親王,世襲罔替。光緒初年,奕譞成為軍機處的實際掌控者。可他一年後就暴病而亡。

慈禧對支持自己的功臣奕譞並無成見。據《國聞備乘》記載,慈禧是在醇親王死後,參觀了他的墓園,才對其家族起了疑慮。

原因是慈禧身邊一個擅長風水的人英年對她說,醇親王墓的地氣很旺,“再世為帝,當仍在王家”。慈禧很相信這種說法,大為詫異。那時候慈禧擔心醇親王府再出個皇帝,已經把端王載漪之子溥儁立為大阿哥,有意廢黜光緒帝(由於外國公使反對,慈禧的計劃擱淺)。

無人敢動的一棵樹,慈禧帶頭砍三斧子,光緒帝大哭,是真的嗎

慈禧

慈禧問英年,有什麼辦法破掉醇親王墓的風水。英年指了指墓園中一棵巨大的白果樹說,“白”加“王”就是“皇”,把這樹砍了就行了。慈禧回宮後立即命人伐樹。樹身堅硬異常,好幾天才被砍倒。據說樹還流出了殷紅的血,樹心裡還爬出一條巨蛇。

另一部野史《方家園雜詠紀事》則說,光緒帝得知慈禧要伐樹,又驚又怒,對內務府的人說:“爾等誰敢伐此樹者,先砍我頭!”僵持一段時間,但慈禧還是偷偷派人把樹砍了。光緒帝趕緊追去阻止,沒來得及。離墓園老遠,光緒帝發現那棵亭亭如蓋的白果樹已經沒了,“於輿中嚎啕大哭……連哭二十里。”

無人敢動的一棵樹,慈禧帶頭砍三斧子,光緒帝大哭,是真的嗎

少年時的載湉(光緒)和醇親王


這兩部野史講述的“慈禧伐樹”都發生在慈禧的妹妹去世之後、庚子變法之前,即1896年到1900年之間。

作為奕譞之孫的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也提到這件事,時間是在戊戌變法失敗之後的1899年左右。另一野史《德宗遺事》對“慈禧伐樹”更是講得繪聲繪色:由於光緒帝的反對,沒人敢帶頭砍樹,“太后親執斧先砍三下,始令諸人伐之”。光緒皇帝聽說後,號啕大哭,又到墓園中繞墓三圈,跺著腳抹淚。

看起來,相關記載除了時間上有差別,似乎確有其事。

然而,溥儀的弟弟溥傑有一部他人代筆的自傳,自傳中提到的“慈禧伐樹”有明顯漏洞。文中說,事情發生在1908年,而且砍樹3天后慈禧就死了。當時慈禧已經年過七旬,臥床不起,死前三天哪來的力氣拿斧頭砍樹。

無人敢動的一棵樹,慈禧帶頭砍三斧子,光緒帝大哭,是真的嗎

兒時的光緒騎馬照


再則,溥儀回憶錄裡的版本是聽她母親說的,他母親又不知道聽誰說的。晚清野史《十葉野聞》講述的“慈禧伐樹”,乾脆就不是砍銀杏樹,而是柏樹。作者自己還寫道,此事源自“街談巷議,道聽途說”。

“慈禧伐樹”的傳聞最早出自晚清書法家翁同龢的《翁文恭公日記》。日記中說這件事發生在戊戌變法前一年,“園寢有銀杏一株,金元時物,似前月廿三事,懿旨鋸去,使明堂展開。”

首先注意這個“似”字,說明翁同龢很可能也是聽人說的。而且重點在“懿旨鋸去,使明堂展開”這一句,按翁同龢的“原版”描述,慈禧砍銀杏樹根本不是為了破壞醇親王墓的風水,相反,是為了便於修建明堂,讓風水更好。

這至少說明,慈禧不顧光緒帝的感受強行伐樹,甚至親自拿斧頭砍樹完全是無中生有。

參考資料:《翁文恭公日記》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