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藥,點到為止

中醫源於生活,我們不單要從生活當中看到閃亮的醫理,還要把醫理用到生活中去。每天的生活小事背後,都有深奧的道理。


有這麼一味治肝良藥,它的名字就叫做“穿破石”。穿破石這味藥,性情平和,卻後勁十足,針對各種肝膽系統的癌瘤、結石、囊腫,都有良效,真乃良藥也。


龍骨、牡蠣,降氣收斂,引上焦陽亢之火,歸入下焦,以暖腰腎之寒。


這種治法是以自身之熱療自身之寒,使寒熱對流,疾病不治自愈。現在有不少病人,都是上熱下寒,陽氣鬱在裡面,發不出來。加之生活水平上去了,身體補藥、補品又吃多了,這樣胸膈以上盡是鬱熱,而腰腳以下卻是一派虛寒。這時,單清熱則傷腰腎、脾胃,單溫補則助熱燥火。用梔子豉湯,寬降胸中鬱熱,再以葛根、黃芪,升清陽,牡蠣、黑豆,降濁陰。若患者周身氣機不順,則用枳殼、桔梗、木香,枳殼、桔梗,一升一降,木香,則理三焦之氣滯。


這樣利用自身之補力,來滋養自身之虛寒,令寒熱虛實對流,氣機活動斡旋起來,則身體會自動恢復平衡,那麼雖然沒有直接服用補藥、瀉藥,卻能起到比補藥、瀉藥更好的效果。其實人體跟國家一樣,就有貧富差距,沿海跟內陸,城市跟農村,就有不同。這種治法,有些類似於南水北調工程,消除人身體的兩極分化,是上焦的燥熱能下行,下焦的虛寒能得以溫暖,氣機相互對流,疾病不治而自愈。

淺談中藥,點到為止

忍冬藤是金銀花的藤,極有特色。冬季不凋,仍然油綠,故名忍冬。金銀花又名雙花,主要是清熱解毒的,而忍冬藤由於它是藤類,植物的藤就像人體的經絡一樣,它還能通經活絡,不僅可以治療外感風熱毒邪,還可以清經絡溼熱之邪而止疼痛。所以,忍冬藤這藥還用於風溼熱痺,關節紅腫熱痛,屈伸不利,非常有效果。兩面針,非常形象,葉子背面兩邊都帶有針刺。《中草藥辨認秘訣》中說:“葉邊有刺皆消腫。”這兩面針,兩面都有刺,不用多說了,都可以消腫排膿,清熱解毒、涼血。這讓我們想到兩面針牙膏,用它刷牙,可以對治牙齦腫痛,這裡面就有它的道理。


木通,這是龍膽瀉肝湯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味藥。八正散、導赤散中也用到木通,它可以把心肝熱火往下引導,從小腸膀胱排出。木通還可以通血脈、通乳汁,所以手腳有溼熱痺痛,產後乳汁不通,都有大用。像雞尾巴一樣的鳳尾草,可以治療熱毒洩痢,長在石縫間,油綠油綠的。艾葉與苦參相配,一個溫開,一個苦降。專治療腸道溼度積滯,排不乾淨,這也是一升一降的思路。益母草與黃芪相配,一個升清氣,一個利濁水,還能補氣活血,對各類白帶異常、蛋白尿都有療效。


一顆顆高大的樹木,結著一串串像小葡萄籽一樣的果實,這是女貞子。女貞子又叫做冬青子,就是冬天結果,還非常青綠。《藥性賦》說:“枸杞女貞,並補肝腎。”枸杞、女貞合用,可以補肝腎,除虛熱以明目。現代人有很多事久坐電腦旁,導致肝腎陰虛、視力減退、目暗不明,眼睛還熱火熱火的。這時,用上這組藥對來泡水喝,就有很好的效果。嚐了嚐女貞子,甘甘甜甜的,滿嘴都是津液,所以可以生津止渴。這女貞子是二至丸裡面的兩味藥之一,代表冬至,冬至日採摘。另外一味藥叫旱蓮草,代表夏至,夏至日採摘,這兩味藥能交通人體心神陰陽。我們常把二至丸與交泰丸連用,治療各種心腎不交的失眠。


在著名的湯頭青娥丸中,核桃跟補骨脂、杜仲相配,專補命門壯元陽,治療各種陽痿、早洩、遺精、腰腳痠痛。


核桃能補腦,可作食療,治瀰漫性腦萎縮、記憶力衰退。


這核桃一掰開來,裡面正類似大腦的各路回溝,這正是中醫以形補形的思想,故核桃轉入腰髓。


不過這補骨脂不可多放,雖然說補骨脂能溫腎,補精髓於勞傷。但補骨脂放太多容易噁心。


青娥丸原方是補骨脂、核桃肉兩味藥,後世才加入杜仲。


小米粥是好東西,在北方又叫做代參湯。婦女產後坐月子多服小米粥,是平補之物,容易消化吸收。


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寫得比較凌亂,不用指教。


老中醫免費諮詢,加微信ShennongZhongyi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