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是一個懦弱的人嗎?

frank1997919


很多人認為劉備懦弱無能,毫無主見,每逢大事要麼流淚哭泣,要麼只會聽諸葛亮的安排,因此民間戲稱 劉備是哭來的江山,這主要是受了《三國演義》的影響,演義小說當不得真。

要了解真實的劉備,必須以史書為根據。

《三國志 先主傳》: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

《三國志 武帝紀》:夫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為後患。

《三國志 諸葛亮傳》:亮深謂備雄姿傑出,遂解帶寫誠,厚相結納。

劉備出身微末,經過幾十年拼搏奮鬥,最後登上皇帝寶座,諡號 昭烈帝,這會是一個懦弱之人嗎?

真實的劉備首先是一員武將,《三國志 先主傳》記載:(劉備)好結交豪俠,少年爭附之。馬商蘇雙,張世平非常仰慕劉備,主動出資幫他組織軍隊,黃巾之亂爆發後,劉備立刻率軍殺敵,立下許多戰功,因而當了官,這是白手起家的典範。

著名的 張飛鞭打督郵,實際是劉備所為,《三國志 先主傳》:督郵以公事到縣,先主求謁,不通,直入縛督郵,杖二百,解綬系其頸著馬枊,棄官亡命。

劉備當了縣尉,上級派督郵來視察,劉備到驛館求見被拒絕,劉備大怒,衝進去把督郵捆起來痛打一頓,然後棄官逃走。可《三國演義》把這事安在了張飛身上。

還有大家熟悉的關羽殺車胄,斬蔡陽,經常拿出來說一番,以顯示關羽如何勇猛威武。實際情況令人無語。

《三國志 先主傳》記載:先主據下邳,靈等還,先主乃殺徐州刺史車冑,留關羽守下邳,而身還小沛。

《三國志》:紹遣先主將本兵復至汝南,與喊龔都等合,曹公遣蔡陽擊之,為先主所殺。

由此可見,殺車冑,斬蔡陽的都是劉備,可見劉備武力值的高強,但《三國演義》又把這些事算在了關羽名下。

眾所周知,諸葛亮出山第一仗就是火燒博望坡,諸葛亮也是依靠這一仗鎮住了關羽張飛,穩定了自己大謀士的地位。

但這次又是劉備的功勞被搶走,《三國志 先主傳》明白記載:(曹操)使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設伏兵,一旦自燒屯偽遁,惇等追之,為伏兵所破。

可見 博望坡之戰 是劉備謀劃指揮的,此時諸葛亮還在隆中讀書呢,根本沒有出山。

劉備佔據荊州後,又進軍西川,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全部留守荊州,他只帶了龐統,率軍不足一萬人,就殺奔西川,足見劉備勇武過人。

劉璋派出張任,鄧賢,吳懿等五名大將迎戰,都被劉備擊敗,吳懿投降。劉璋又派李嚴,費觀統帥綿竹諸軍,此二人也投降,劉備之威猛,可見一斑。

佔領西川后,劉備還是留諸葛亮鎮守成都,自己帶法正進攻漢中,斬殺了曹軍大將夏侯淵,曹操親率大軍迎戰,又被劉備擊敗,完全佔據了漢中,人稱漢中王。進而登基稱帝,成就了霸業。

誰敢說這是個懦弱之人!


文字春秋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大多對劉備有這樣的印象,就是他特別愛哭能哭。有人曾經統計過,他竟然哭了三十五次之多,也真是把人驚倒了。一般情況下,即使女人,一生也未必哭這麼多次,而他一個男子竟然這樣,難免讓人認為他窩囊、懦弱,然而,“劉備是一個懦弱的人嗎?”,我認為,劉備不僅不是一個懦弱的人,而且,還是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人。

1、劉備的哭,不是懦弱,而是真性情


《三國演義》中,劉備第一次哭是與大將趙雲分別,執手垂淚,不忍分離,從此拉開了哭的序幕。


而後是結拜兄弟張飛失徐州,要自殺賠罪,他勸解時大哭。


曹操為了得到徐庶這位人才,以他母親為人質相逼,所以,徐庶無奈只得離開劉備而去曹操那裡,劉備久久相送卻不得不分別時,望著徐庶的背影淚如雨下,哭著說:“元直去矣!吾將奈何?”凝淚而望,卻被一樹林阻斷。

最著名的哭是他為了得到臥龍諸葛亮,痛哭流涕,說:“先生不出,如蒼生何!”真是哭得天昏地暗,淚水把衣服都浸溼了。還有他為兄弟張飛被殺哭昏在地,為關羽大哭三次,為百姓因他遭受苦難痛哭兩次,等等哭得次數不勝牧舉。


一般認為,哭是懦弱無能的表現,然而,仔細分析發現,劉備的每次哭都不是為他自己傷心而哭。為趙雲哭,是不捨;為張飛、關羽哭,是為‘義’;為徐庶哭,是惜才;為諸葛亮哭,是求賢;因此,他的哭,並不意味著窩囊懦弱,而是他真性情流露的方式之一。

2、劉備開溜不是懦弱,而是一種策略

當年劉備在汝南打了敗仗,從汝南出逃投奔在溧陽的袁紹後,就力薦袁紹聯合劉表,因為,劉表與劉備同屬老劉家,袁紹就讓劉備“將本兵復至汝南”,於是劉備就藉機開溜了。

劉備為什麼會離開當時力量強大的袁紹?袁紹父子對劉備可是“傾心敬重”,那是為什麼?其實,劉備具有很敏銳的政治嗅覺,從種種跡象上他感覺到袁紹這裡已經危機四伏,所以藉機溜走,豈是懦弱?


劉備的開溜不只是從袁紹那裡。當年,曹操請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時,曹操與劉備

(《三國志·先主傳》)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先主方食,失匕箸”。聽了曹操的話後,劉備嚇得筷子都掉了,正好這時需要有人領兵攔截袁術,劉備想不如趁此機會脫身走掉。於是,劉備積極請纓帶兵溜走。


這次,劉備開溜是因為感受到了曹操對自身的威脅,不利於自己理想的實現,所以果斷離開。

3、隱忍低頭,不是懦弱,只為以後站得更直

都知道劉備出道前與母親相依為命,靠編織販賣葦蓆草鞋生活,因此,出道時沒有什麼資本,只得四處奔走投靠他人,但是,劉備心懷“匡扶漢室”的夢想,所以,他又不安於寄人籬下。


劉備暫寄人籬下,隱忍低頭,也是為了理想。他求賢若渴,更是隱忍之至,委曲求全。


為了求賢,他與結拜兄弟不停奔走拜訪。比如著名的三顧茅廬,作為一個有頭有臉的人不恥去下拜一個老百姓,而且不止一次吃閉門羹,直氣得三弟張飛暴跳如雷,聲稱要把諸葛亮捉拿過來。即使這樣,劉備也沒有生氣,更沒有氣餒,而是堅持再去求。當諸葛亮透露出不想出山時,他甚至不惜跪下哭求,終於感動到諸葛亮答應他出山。


試想,一個人,如果沒有寬闊的胸懷,沒有容人的度量,沒有為了理想的堅持,很難這樣隱忍低頭、委曲求全。


為了自己的理想,劉備反覆投靠過很多人,寄人籬下,忍氣吞聲。但是,當他感到所處形勢與他的夢想不利時,就會果斷離開,說明劉備的隱忍低頭不是懦弱,而是為了自己“匡扶漢室”的大業,是為了自己以後站得更直。

結語:


劉備是個懦弱的人嗎?書中稱他為“英雄”,曹操請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時,也稱他是英雄。一個被人人稱為英雄的人,不會是一個懦弱的人。我們之所以會認為他懦弱,只是被他看似懦弱的假象所迷惑。至於劉備是否為英雄暫且不論,但就是他為了自己的理想,不惜一切代價,堅持不懈、永不言棄、努力奮鬥的精神,就足以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敬佩。


碧雯Sunny


已故學者傅繼馥先生在《類型化藝術典型的光輝範本》一文中曾說:《三國志演義》人物的主要特點,絕大多數是某一道德品質的典範的表現。例如:曹操的奸、諸葛亮的忠貞、關羽的義、劉備的仁、董卓的殘暴、趙雲的勇、周瑜的量窄、張飛的莽撞等等。

典型的性格都就是多元化的有機組合,單就劉備的性格特點而言。他也絕不是“懦弱”能概括得了的,而是豐富多維的。

一、籠絡豪傑,深得人心。

劉備寡言少語,喜怒不形於色,能謙恭待人,城府極深。劉備年輕時師從東漢大儒盧植不愛讀書,喜歡弄狗騎馬,喜歡結交豪爽之士。因此,青年時代就有不少年輕人爭相依附他,這是他性格的優點。劉備寬仁、忠厚、慈善、好施、善於收買、籠絡人心。劉備入蜀後,實行拉攏當地豪門士族的政策,發還他們的田地和房屋,鼓勵發展農業生產,因而深得民心。

二、識人善用,君臣融洽

在用人方面,毛主席曾評價:“劉備這個人會用人,能團結人,終成大事。這是他成功的關鍵。”陳壽也評價劉備為:“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

他在鄉黨之中得到後來勇冠三軍的關羽、張飛,三兄弟好到什麼程度,張飛吃諸葛亮的“醋”,劉備聽後扭他耳朵。三顧茅廬得諸葛亮,有了著名的“隆中對”,他一生重用諸葛亮,如魚得水,共謀大業。重用行伍出身的魏延,成功地鎮守了漢中這個戰略重地……說明劉備知人善任的本色,很會籠絡人心。

三、堅韌不拔,終成大事。

劉備性格中還有堅韌不拔、屢敗屢戰的優點。劉備創業之初,艱辛異常,東奔西走如喪家之犬,依靠袁紹時,受到節制,依附曹操時,曹操眾謀臣想誅殺他。曹操兩次都免殺,並以禮相待,後他又趁機逃脫,聯吳拒曹。他也曾依賴劉表,卻被劉表暗地裡提防,忍辱存身,以圖稱霸。可見他有堅韌不拔、鍥而不捨的精神,是一個打不敗、拖不垮的硬骨頭。

那為什麼有部分人認為劉備懦弱呢,他有懦弱的額時候嗎?當然!

劉備的仁慈向來令人景仰,但其中也有婦人之仁和迂腐之仁。婦人之仁體現在劉備竟然對軟弱無能的劉璋大發惻隱之心,恰如孔明所批評的,這是“婦人之仁臨事不決”的表現。

劉表曾讓荊州給劉備,諸葛亮便示意劉備接受,但他卻推辭不受,如果說這是不忍心奪人基業,出於仁義還可以說得過去。可是後來劉表病逝,蔡氏集團控制了荊州大權,公然廢長立幼,並且還準備獻出荊州,投降曹操。在這關鍵時刻,孔明等人曾建議以“弔喪為名”,一舉清滅蔡氏集團,從而奪取荊州,可是劉備卻仍然執意不肯,還說什麼這是“執其子而奪其地”。結果,竟然讓曹操輕而易舉地得到荊州。孔明眼看著大好時機錯過,也是無可奈何。

總之,劉備的性格特點既是豐富多-維的,又是複雜矛盾的,同時又是發展變化的,以上分析也不免單薄膚淺,但劉備的光輝形象亦如《三國演義》,永遠名垂青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