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劉備是假仁假義的無恥之徒,我驚呆了

原來劉備是假仁假義的無恥之徒,我驚呆了

最近看了很多關於三國人物的解讀,真的有些顛覆我的認知。

劉備,漢室皇叔,以仁義立世,謙謙君子,一心匡扶漢室,從涿郡小販到漢昭烈帝,可以說是相當勵志的正面形象,

然而,有人卻說他假仁假義,入川之戰,為了一個看起來正當的藉口,逼死龐統。以一個軍師為代價,換得益州作為自己的根據地,還保​全​了自己的仁義之名。

原來劉備是假仁假義的無恥之徒,我驚呆了


夷陵之戰前夕,為了給自己一個吞併東吳的藉口,故意對結義兄弟關羽不管不顧,不去救援,只是關羽敗走麥城,最後被殺。以一個開國大將的犧牲換取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只可惜,劉備機關算盡,終究人算不如天算,夷陵慘敗,命喪白帝城。

看到這些,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只能說,現在的人太有才了。什麼的邏輯都可以想得出來。

原來劉備是假仁假義的無恥之徒,我驚呆了


對於龐統之死和夷陵之敗,正確的解讀不應該是“劉備以仁義起家,卻也為仁義所累”嗎?劉備如果擯棄仁義,聽從龐統的上策,奇襲成都,龐統不用死,而因為有張松等人作為內應,甚至可以兵不血刃。夷陵之戰,如果不意氣用事,傾全國之兵伐吳,或者在前期取得一些戰果時,接受孫權稱臣,直接就可以和曹操南北對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