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應該怎麼寫?

可能我還配不上這個問題,這次暫且高自期許一下。

歷史向來都是和一本正經掛鉤的,二十四史也好,二十五史也好,近代陳寅恪、王國維先生等人的著作也好,無一例外。可以說,這就是歷史的一種基調,蒼涼。

歷史應該怎麼寫?

所以有人覺得歷史枯燥,畢竟誰都不想捧著古書去了解一些和自己毫無瓜葛的人。

但,我們並不一定非要這樣,歷史人物是可以和我們息息相關的。

我小學時候讀過《十萬個為什麼人文版》,從那以後但凡我見到那本書裡出現的人,我都會去讀完,就像是收到了老朋友的信。

歷史應該怎麼寫?

讀老朋友的信,你會覺得枯燥嗎?所以歷史的入門一定要有趣,不能讓人望而生畏。如果有人想了解三國,你讓他先讀《三國志》,再看《魏略》,那恐怕他再大的激情都被消磨殆盡。但你如果讓他讀一遍三國演義,聽一聽三國講座,估計不用你說,他都能自己找著史書看,還得看看是不是權威。

所以,讓人愉快地粗略瞭解一段歷史,是我現階段所追求的,能讓人讀了我寫的東西,有一點去了解更多的慾望,幸甚。

歷史,你瞭解得越多,喜歡得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