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鵰時期,年輕一輩難出五絕這樣的絕頂高手,原因沒那麼簡單

第一次華山論劍時,五絕高手之中,除王重陽外年齡較大外,洪七公、歐陽鋒、黃藥師、段皇爺,這四人的年齡幾乎都很年輕。根據原文分析,包括對神鵰俠侶時期四絕的描寫,一論之時,東南西北四絕,年齡都是正直英年,三十歲左右。但是從射鵰英雄傳,到神鵰俠侶,年輕一輩的青年才俊,數不勝數,為何只有郭靖和楊過兩位在年輕時(三十歲左右)成為了五絕高手之一。

很多人以為是他們屬於主角,成為五絕之一很正常。但其實原因並沒那麼簡單,僅僅主角光環只是其中一部分。

小編總結了一下思路,認為雙鵰時期,能否成為五絕、周伯通這樣的絕頂高手,主要有四個因素。

第一個原因,天賦。

習武的成就高低,最主要的是天賦。例如射鵰時期,幾位年輕一代的高手,只說郭靖黃蓉,楊康歐陽克,其實都有成為五絕的天賦,算得上新一代五絕候選人。可惜歐陽克被黃蓉弄得腿斷,最終被楊康殺死;楊康被歐陽鋒殺死;黃蓉在懷孩子的時候動了胎氣,身子骨受傷,斷了武功的前途。只有郭靖相對順風順水,最終成就五絕。

雙鵰時期,年輕一輩難出五絕這樣的絕頂高手,原因沒那麼簡單

第二個原因,師父

名師出高徒,在郭靖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郭靖學武十多年,跟著江南七怪,還比不上跟著馬鈺學兩年,後來拜師洪七公,更是如魚得水,天賦逐步呈現,一飛沖天。而楊過身上也是,在全真教學武多年,也是一無所成,離開全真教之後,前面跟著小龍女學武,後面跟著神鵰,都是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

雙鵰時期,年輕一輩難出五絕這樣的絕頂高手,原因沒那麼簡單

第三個原因,基本功。

雙鵰時期,金庸對武學的描寫,還不像後期武俠書中的武學一般,一招鮮吃遍天,必須要有很深的基礎才能去學習更高的武學。雖然郭靖學會降龍十八掌,楊過學會獨孤九劍後,成為舉世聞名的頂尖高手。但是他們都有很牢的基礎功。郭靖從小跟著江南七怪學武,雖然武功不高,但是馬步扎得一絕,下盤特別穩固。而楊過幼年跟著穆念慈,穆念慈就教導過他武功,後來在全真教學武,也跟過郭靖,先天根基也是極好的。

雙鵰時期,年輕一輩難出五絕這樣的絕頂高手,原因沒那麼簡單

第四個原因,努力

所有的實力,前期靠天賦,後期都源自於努力。比如段皇爺的幾個徒弟,漁樵耕讀,天賦都不錯,根基也很牢固,師傅更是五絕。但是努力程度根本不夠,主要是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大理的臣子,手下統兵的統兵,治國的治國,理政的理政,根本沒有時間心無旁騖的去學武,俗世繞身。而郭靖的努力,簡直就是睡覺都在想練武,楊過在武功不高時也天天被神鵰逼著白天練武,晚上也練武。

雙鵰時期,年輕一輩難出五絕這樣的絕頂高手,原因沒那麼簡單

漁樵耕讀

所以,綜合來說,除了主角光環這一重中之重的要素之外,出眾的天賦,名師的教導,紮實的基礎,刻苦的努力,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不過不是主角想成為五絕這樣的頂尖高手,天然的就很難很難,萬中無一!

雙鵰時期,年輕一輩難出五絕這樣的絕頂高手,原因沒那麼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