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做美容,把丈夫嚇哭了”自殺式消費,是如何毀了你的家

“妻子做美容,把丈夫嚇哭了”自殺式消費,是如何毀了你的家

文:雪藍

01

芳芳和劉濤認識三年,結婚一年,前幾天是芳芳的生日。劉濤特意去給他買了一條施華洛世奇的水晶手鐲,準備那天送給她,給她一個驚喜,原以為她會喜歡,但是拿回去芳芳就問多少錢,劉濤說2000塊。

聽到價錢後,芳芳就不高興了,開始大吵大叫,要劉濤拿回去退掉,劉濤說買回來這麼久,肯定退不了的。為此兩人吵了很久。這件事讓劉濤心裡很不是滋味,一份生日禮物而已,而且還是送給芳芳的,她幹嘛要這樣。

芳芳的理由是自己並不喜歡戴這些東西,放著也是放著,不如不買把錢存起來。

晚上,劉濤在書房看書,去了個廁所,這一來一去把家裡書房,廁所,客廳,臥室的燈全開了,芳芳一看忍不住了,開這麼多燈,這電費怎麼得了,劉濤覺得這根本花不了多少錢。

週末,劉濤想去看電影,芳芳不肯,她說家裡也可以看,想看什麼隨便挑,坐著躺著睡著看都行,想吃什麼家裡都有。

劉濤不這麼認為,他說在家看沒感覺,屏幕小沒氛圍,比不上電影院,執意要去。芳芳就給她算了筆賬,兩人去看場電影,門票,飲料,爆米花怎麼都得一百多,一百多夠兩人一天的生活費了。

兩人經常因為這些小事拌嘴,劉濤苦不堪言。


“妻子做美容,把丈夫嚇哭了”自殺式消費,是如何毀了你的家

芳芳說這麼做都是為了以後,兩邊父母年紀大了,小兩口住的房子是雙方父母花了大半輩子的積蓄合買的,家庭不存一點錢,萬一有什麼災難,該怎麼辦?找誰哭去?找誰要錢去,誰也不會理你的,不如趁年輕沒孩子多存點錢。

可劉濤覺得芳芳的過度節儉已經到了一種摳門的程度,他覺得芳芳是守財奴葛朗臺。兩人每次談起這個事情,他們都各有一套理由,劉濤說節儉是好事,但是芳芳已經到了底線,感覺已經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生活質量。

可芳芳說自己雖然節約,但並沒有降低生活質量,家裡的飯菜伙食並不差。兩人衣著打扮也還算得體。

兩人不同的生活態度讓原本幸福的家不得安寧。


02

雖然節儉和摳門都是用來形容一個人對待金錢、使用金錢的態度,但節儉和摳門是不同的,有本質區別。

首先,節儉是褒義詞,摳門是貶義詞。節儉往往是節儉自己,摳門往往是摳別人。節儉是好鋼用在刀刃上,把節省下來的錢花在更該花的地方,該花的一定會花,不該花的不會花。

同時它是一種美德,指的是該花的錢花,不該花的不花,對生活的影響是積極的。摳門是節約過度,該花、不該花的都不花,對生活已經產生了不良影響。

節儉是需要多少使用多少,不必要的浪費就是使用大於需求,摳門是需求小於使用。


“妻子做美容,把丈夫嚇哭了”自殺式消費,是如何毀了你的家

芳芳雖然省錢,但生活質量並沒有下降,該用的還是用,她只是在為長遠考慮,儘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費,這本沒有錯。但這種消費觀念是劉濤不能接受的,也是大部分年輕人不認可的。

現在大家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消費觀念也在發生變化,年輕一代不贊同老一輩的勤儉節約,他們更喜歡 追逐潮流,只要玩的開心,買的開心,過的開心就可以,沒有存錢觀念,並且還常常把“能花才能賺得更多”掛在嘴邊,名曰,會花錢的人,才會賺錢。

麗莎是劉濤的堂妹,是個思想很潮的人,每季最新款的衣服,包包下來,她總是第一個下手,週末一得空,便出去旅遊,假期短玩周邊,假期長,玩長線,一個人生活得不亦樂乎,麗莎的精緻生活讓周圍許多人標榜羨慕。

麗莎精緻生活下的另一個標籤是月光族,卡奴,每個月工資一到手,基本所剩無幾,還完信用卡,買完衣服,餘下的只夠生活費。靠著這份死工資工作幾年,依然零存款。那句會花的人才賺得更多,只不過是句口頭禪而已。

半個月前,麗莎的母親突發急性病住院,需要動手術得好幾萬塊,麗莎才意識到自己的窘迫,她想刷卡,可卡早已刷不出錢來,她打電話給同學,親戚,大家的答覆不是手頭緊就是得等發工資,好話說盡,也沒有湊夠。

無奈之下,再次打電話給劉濤,希望他能幫幫忙。但劉濤家裡的錢一直是芳芳管,有多少錢他也不清楚,他只能說跟芳芳商量下。畢竟兩人才結婚一年多,應該也沒存多少錢。

芳芳知道麗莎的母親生病後,答應借,但提出借的錢得儘快還。她拿出家裡的卡告訴劉濤,說他們存了十萬塊錢,劉濤愣了,問哪來這麼多錢,畢竟兩人一個月的工資加起來也只有一萬,平時還要吃飯生活,短短一年,芳芳居然能存下十萬,讓劉濤驚訝不已。

芳芳說,別看小錢不是錢,累積放一起就是大數目了。自己平時節儉,就是為了必要時不慌,有底氣。劉濤此刻才明白老婆的苦心,他拉著老婆的手說,以後全聽她的。


03


“妻子做美容,把丈夫嚇哭了”自殺式消費,是如何毀了你的家

最近,“妻子做美容,丈夫嚇哭了”的新聞上了熱搜。

河北的一位男子是工薪階層,與妻子結婚三年多,每個月賺點錢都會打給妻子,今年趕上疫情沒賺到錢便沒有打錢回家,突然有一天妻子告訴他,之前打回來的錢都花完了,現在還欠20萬。

面對每個月不少的利息,這位男子焦慮得不行,不停地說怎麼辦,說著說著,也不顧形象,直接在鏡頭前抹眼淚。他想離婚,他覺得妻子的消費這麼高,自己實在承受不起。可離了,孩子怎麼辦呢?

那妻子的錢都花哪去了呢,居然全花在了美容院。妻子愛美,迷上整容,做了個臉部筋膜,四十分鐘,4萬多沒了,買了套塑身衣,3萬多沒了。還有其他雜七雜八的消費,基本每筆都是上萬塊的。


“妻子做美容,把丈夫嚇哭了”自殺式消費,是如何毀了你的家

錢花完了,美容院的人告訴她,可以借貸或是刷信用卡,結果就這樣利滾利,滾到了20多萬。面對越來越多的債,妻子慌了,不得不跟丈夫攤牌。

美容院固然是坑人,但真正坑人的是她自己,她自己的消費觀。

花光了積蓄,欠了20多萬的債,真的變漂亮嗎?也沒看出有什麼變化。

追求精緻美好的生活有錯嗎?沒有。但前提是你得有這個能力,負擔得起。正如麗莎一樣,平時大手大腳,用錢的時候才知道生活的艱難,如果沒有芳芳的幫助,她的母親能順利做手術嗎,能康復嗎?

沒有那麼大的頭,請不要戴那麼大的帽子。

精緻生活不等於金錢生活。

不是你吃的,穿的,用的貴,消費得貴,你就貴,也不是你吃的,穿的,用的廉價,你這個人就廉價。


“妻子做美容,把丈夫嚇哭了”自殺式消費,是如何毀了你的家

一次疫情,讓很多人看清了真相,一次災難,讓人知道,再貴的包包,再華麗的衣服,在關鍵時刻換不到一個幾塊錢的口罩,救不了你的命。

大多數人的一生,能賺到的錢是很有限的,超前消費不過是把你未來的錢,提前用了,也正是這種消費,堵死了你的未來。

適當存錢,未雨綢繆,才是你體面,精緻生活的開始,幸福生活的延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