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科教頻道《考古公開課》已成為收視熱點,尤其是近期播放的“西水坡星圖之謎”,揭示了距今6500多年前的遠古先民在天文學上的探索成就,而國家社科院院士、學部委員馮時教授對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的考古揭秘更是激起了國人對歷史的興趣,馮時教授有理有據、由淺入深的娓娓道來給聽者描繪了一幅遠古星象圖,更是展示了中華文明超越5000年的持續傳承文明的清晰脈絡。
對文明定義的西方標準是所謂“文明三要素”:文字、城池、金屬工具,而且是缺一不可。而馮時教授從文明的多樣性和特殊性的角度給我們提供了文明的真正內涵是什麼?固然文明的判斷有其外在的展示屬性如文字、城池、金屬工具等,但文明的真正內涵是人的文明,是為社會群體發展能提供良性發展基礎的文明;而遠古先民逐水草而居的採摘式生存模式不能叫做文明,只有出現能在一定程度上擺脫自然束縛的原始農業形成、出現能指導原始農業春種秋獲的較為系統的天文學、出現能引導社會群體遵守的道德價值啟蒙,這才是文明的真正內涵,而馮時教授對西水坡遺址古星圖的揭秘解讀正是這一文明內涵社會屬性的展示。西方過於強調文明的物質屬性而忽視文明的社會屬性,自然就滋生對中華文明傳承內涵的否定,也就是對夏朝以前中華歷史的否定。
馮時教授描繪的遠古先民基於指導原始農業的天文星象圖可以看出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中華文明誠信守時的精神內核由來已久,不由人不對中國遠古文明驕傲自豪;而馮時教授的揭秘解讀更是看出其博識素養,自然讓聽者受益匪淺,但也存在意猶未盡之處:
第一:此課沒有揭示墓主人的大概年齡。既然代表“分至四神”的人殉介於“12-16歲”的兩男兩女,那麼從骨齡等方面也是可以檢測出最應該揭示年齡的墓主人的死亡年齡和性別的。我想考古界是肯定做過這方面的研究,不知為何馮時教授沒有給出,臺下學員也沒有人提出相應問題,或者是央視剪輯掉了。
第二:西水坡遺址在遠古來看也是需要相當豐富的天文學、建築學等來構築的,墓主人作為遠古部落權力的實際擁有者,應該不是在墓主人死之後才構築,而是墓主人利用生前最高權力和自己對天文學的理解、對死生(靈魂昇天)的認知來指導性修築。那麼在測出墓主人的死亡年齡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合理預測:墓主人的前任和繼任也可能進行類似的喪葬安排,這對指導濮陽地區今後的考古發現應該是有參考的。
第三:代表“分至四神”的未成年人人殉屬於非正常死亡,從基因學可以測出其與墓主人的關係。如果是同一部落則可能揭示這種人殉是自願的,是伴隨最高權力擁有者死亡以便獲得靈魂昇天轉世的最高榮譽,使人不得不聯想到黃帝乘龍昇天、屬下拽龍鬚跟隨的傳說,那麼墓主人的身份就不言而喻了;如果不是同一部落血脈,或者是人殉來自四個以上的部落血脈,一方面則可能是部落聯盟的需要,另一方面則可能是對奴隸的強制人殉了;但我還是基於部落同一血脈以及自願陪葬的推斷,因為靈魂昇天轉世既是一種榮耀,更要心靈的自願接受,心懷怨恨則不利於墓主人耗費心機的構築此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