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丈母孃的飯要付錢嗎?關於市場規範和社會規範

今天的命題比較簡單,和財務經濟無關,和自我認知提升有關。為什麼你的人際關係會出問題

,首先聽小一講一個故事。


話說,今年過年,你親愛的女朋友的媽媽邀請你去他們家做客,並且給你做了一桌子菜,每一樣都是拿手好菜。然後一家人快快樂樂的吃著聊著,你們都很開心,當然你更開心,這時候你認為你女朋友的父母已經接受了你。

吃丈母孃的飯要付錢嗎?關於市場規範和社會規範

吃完飯之後你拿出2000元錢,放在未來丈母孃手裡,激動的握著她的手說:“感謝您的款待,這是您應得的,請笑納。”


這時候,你覺得會發生什麼?

吃丈母孃的飯要付錢嗎?關於市場規範和社會規範

你是求封印呢!!!你的未來老丈人火冒三丈的提著菜刀,你女朋友的哥哥提著棍子,將你趕了出去。在門外,你聽到了女朋友一家人都在憤怒,而你女朋友和媽媽在傷心的哭。


吃丈母孃的飯要付錢嗎?關於市場規範和社會規範


現實生活中有這麼傻的人嗎?貌似沒有,但其實很多人都在犯這個錯誤。



市場規範和社會規範


這裡要談到兩種價值觀:市場規範和社會規範。


市場規範是什麼?市場規範是契約精神;是交易行為;是一切都要清楚的計算和衡量清楚之後做決定。它指導著人的行為,因為運用市場規範的時候,我們和陌生人都會相處的很好,因為我們需要規則去約束別人,以至於避免被傷害和傷害別人。市場規範是人類最偉大的進化之一,它要求雙贏、互利、相互理解、相互協作。市場規範是考慮到自己的付出成本之後能夠得到什麼的市場化產物。比如你要得到直播間小姐姐的青睞,你必須刷一點東西,這些東西背後就是金錢。

吃丈母孃的飯要付錢嗎?關於市場規範和社會規範

社會規範是什麼?社會規範就像我們和自己家人以及朋友相處,你不需要解釋也不需要支付。甚至索取的越多,對方就會越開心。比如我,聽到我的朋友需要幫忙,我就會激動的跳起來,不覺得麻煩,而且覺得很開心。而社會規則不需要契約,不需要規則。它更多的是一種心理滿足。就如上面故事所講,你去未來丈母孃家吃個飯,你吃的越多,她越開心。你吃不了多少,她反而擔心是她哪裡沒做好。你除了禮貌之外,別的都不能付出。

吃丈母孃的飯要付錢嗎?關於市場規範和社會規範



1+1 ≠ 2


有毒的諺語之:親兄弟明算賬;經營家庭;經營關係。

吃丈母孃的飯要付錢嗎?關於市場規範和社會規範

很多諺語都是錯誤百出的,比如“親兄弟明算賬”這句話。其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就算是我的親兄弟,我也是要明算賬的,何況是你(

我更不能讓你吃虧 / 我也不能吃你的虧)。簡單的六個字,將市場規範和社會規範混合在了一起。親兄弟,屬於社會規範。明算賬,屬於市場規範。能混合在一起嗎?不能!



關於AA制

小一在新加坡工作生活多年,深感人情冷漠。這裡面有幾個小故事:

  1. 有一天,幾個夥伴一起吃飯。然後一名夥伴送女同事回家,女同事剛到家門口還沒下車。這個男生講:“你把車費付一下吧,五新幣”!天空飄來五個字:“你活該單身!”。
  2. 一天晚上,我和幾個外國朋友從酒吧裡出來。有兩個美國朋友喝的有點多,吵了起來。他們的賬單分配有問題,有一個美國朋友少付了三塊錢。我沒辦法只能勸架,我說你們都認為自己是對的,那就石頭剪刀布吧,簡單決策,別浪費能量吵架。天空飄來五個字:“活該沒朋友!”。
吃丈母孃的飯要付錢嗎?關於市場規範和社會規範

新加坡的文化是基本上照搬西方世界雜糅香港以及馬來西亞文化的,做什麼都講求AA制,所以才會有以上的故事。而多數情況下,都運轉良好。但有一次,我試著讓一個朋友幫我做一個很簡單的任務來實驗一下我的想法,結果可想而知,他拒絕了我,而也進入了我的市場規範這類朋友。國外的現狀很多都是,朋友都是市場規範類型的,吃個飯大家開心開心,有福同享,有難都忙。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人可以進入社會規範這個範圍。


題外話:其實造成這一結果是東西方文化融合和一些西方企業講師講課中運用了西方企業管理方法,並且將這種方式方法運用於生活。關鍵是,這種方法很奏效,但人卻感到越來越孤獨,人總覺得哪裡不對,可是又找不到一個方式方法去解決,進而對人際關係感到焦慮。


吃丈母孃的飯要付錢嗎?關於市場規範和社會規範

那麼明白了這個道理有什麼用呢?非常有用。這裡冒昧再借用我一個好友的例子,這位好友為人非常善良,她自己的朋友也很多。有一次,她在經濟上有點週轉不開,就找我臨時支借了一些。她感到非常不好意思。這種不好意思實際上就是將社會規範向市場規範轉換中的情感損耗。她講是一個月還給我,結果準準的在她發工資後沒幾天就給我了,前後沒有超過一個月。期間我沒有過問,還給我錢的時候我甚至已經記不大清楚了,因為我沒有將:“親兄弟明算帳”這種思想夾雜在我們的朋友關係裡面。這位朋友是非常具有契約精神的。


這裡我捋一下思路,我將不同因素的邏輯用不同的顏色標明。事件因素有:其一她,其二借錢,其三我。


她遵守市場規範,借錢這個行為屬於市場規範,我遵守社會規範。市場規範對她的影響是,她自己覺得必須還錢否則心理就會不舒服,因為市場規範。


借錢這件事來說,本身屬於市場規範。如果是直接索取,那屬於社會規範。


我對於朋友這方面對待遵守了社會規範,所以我不會要求她還錢,還不還錢對我沒有任何傷害。如果我遵守了市場規範,我就應該按時檢查她是否能夠還錢,評估她不能還錢的因素,作出相應的提示動作。一旦我遵守市場規範,那麼怎麼影響到她?她就會覺得朋友情不存在,而只存在暫時性的相互幫忙。而要麼會將我們的朋友關係轉換為市場規範,我們以後就不能分享任何關於生活的快樂了。我們的關係將只淪為,幫助與被幫助。這是一種交易或者說是債務人與債權人的關係。


我沒有,我只覺得朋友就是朋友,能幫到朋友如果求回報或者補償,那麼朋友情通俗的說就是淡薄的。



價值觀的日常應用


那麼我們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這個理論呢?


總結一下:

其一,對於朋友、家庭,不應當將市場規範的只能賦予其中,應當遵守的是社會規範。我個人不喜歡和朋友進行AA制,當然除非你和你的朋友都認為這個不影響。通常我喜歡直接邀請朋友吃飯,可以一次會花很多錢。要麼我花了,要麼朋友花了。警告⚠️你只能體會但不能試驗。這時候,你可以觀察你的朋友會不會心疼哦,是心疼你還是心疼錢。你也會向你的朋友表明,錢無所謂,朋友才是生命中最有意義的。這裡可能會有很多人反對了,但無所謂,我只能幫到讀懂我文章的人。

吃丈母孃的飯要付錢嗎?關於市場規範和社會規範


其二,多付出,多對自己的朋友付出。像我以前說的,你要做“利他”的人,智慧的選擇“利他”朋友。但絕不能要求你的朋友也“利他”,這是自私。


其三,認真對待市場規範,不要借了錢或者讓你的朋友幫了忙,你卻覺得這是你的朋友應該做的。也不要“經營”和“運作”你的朋友關係。


其四,市場規範和社會規範是不能統一,也不能進行轉換的。每次轉換必然損耗,要麼是感情,要麼是利益。限於篇幅,下次再聊。


本文完,感謝閱讀,謝謝!


吃丈母孃的飯要付錢嗎?關於市場規範和社會規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