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混戰自熱食品,高光時刻真來了?

多方混戰自熱食品,高光時刻真來了?

大家都復工了嗎?脫離了父母“餵食”的你有沒有囤了不少自熱食品?

疫情期間,口罩走俏成為市場緊缺貨。而今各個行業全面復工,缺貨程度僅次於口罩的,就是不插電、不使用明火、只需拆開加熱包倒入冷水即可食用的自熱火鍋了。

據淘寶數據,在2020年1月20日至2月2日期間,自熱食品在熱銷產品中排名第二,僅次於螺螄粉。自熱米飯的銷售同比增長高達257.09%,甚至超過方便麵的平均133.34%的增長。

受到廣大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一族瘋搶的“香餑餑”,能否就此迎來春天呢?疫情過後,還能火多久?


“懶人經濟”迎來大爆發


這是一個懶人的時代,自熱食品則是懶人時代紅利的產物。據淘寶發佈的《懶人消費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人為偷懶花了160億,較去年增長70%,其中95後的懶需求增長最快。


和速凍水餃等傳統速食比,自熱食品更方便,不用刷鍋,也因此格外受到年輕人的歡迎。據天貓2019年的數據,在自熱火鍋的消費群體中18-24歲的人群佔到47.75%,25-29歲人群佔到19.61%,大學生和剛入職場的白領階層佔比近五成。


百億級的消費市場,使得懶人經濟迎來“大爆發”,同樣也催生出巨大的懶人品類商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自熱食品市場規模已超30億元,且在持續增長中,從最初的自熱米飯,到現在的自熱小火鍋、自熱冒菜、自熱乾鍋.....多元自熱品類層出不窮,打開了自熱食品百億品類空間的市場遐想。


從百度指數顯示情況來看,自熱火鍋一改之前“週末上漲、工作日下降”的熱度規律。自1月24日起,自熱火鍋和自熱米飯搜索指數保持高位。自熱品牌莫小仙創始人王正齊認為,這次疫情打開了全國消費者對自熱食品的認知,自熱食品更深入地滲透到了消費者生活之中,逐漸完成從網紅爆款到日常消費品的屬性轉變。


“肯定很多人吃過自熱火鍋,但我自己經常囤積的反而是自熱米飯。軟糯的米飯吃起來才覺得是正經吃了一頓飯,我超愛他們家的廣式香腸飯,每次都吃得乾乾淨淨,渣都不剩。”經常出差的王企華一邊在淘寶上下單一邊說。


復工餐廳不開,無法外出聚餐,自熱食品成了首選“囤貨對象”。不用火、不用電,加杯冷水就能吃,這種略顯新奇的吃法受到消費者喜愛。投中新消費走訪華聯超市、銀座商城、物美超市看到,門店均在方便食品所屬貨架上擺放了自熱方便食品。


“自熱食品的口味經常不全,消費者有自己的偏愛,原先來買的年輕人比較多,現在也有很多爸爸媽媽來買了。”銀座商城一名正在補貨的工作人員介紹,其負責的方便食品區域,自熱火鍋、自熱米飯等品類的補貨頻次從3天一次增長到一天2-3次。


疫情之下,自熱食品的曝光程度,可能讓它收穫了新的消費者。這包括三全、自嗨鍋食企捐贈自熱食品、援鄂醫療隊帶上自熱鍋作為物資等消息見諸報端,以及電影《囧媽》裡的植入。“其中有部分新顧客嘗新,還有部分老顧客進行囤貨。”相關商鋪客服人員解釋其自家銷量情況。


巨頭入局,集中度高


投中新消費走訪發現,這個因“懶人經濟”衍生的產業,不僅吸引了海底撈、大龍燚、小龍坎、德莊等傳統餐飲龍頭入局,還培育出了自嗨鍋、莫小仙等專注自熱食品的新品牌。


企查查數據顯示,自熱食品從2016年下半年起開始進入大眾視野。2017年,自熱食品迎來爆發,企業註冊量比2016年增長了75%,並於當年雙十一賣出170萬份,徹底引起了市場的關注,除了海底撈等傳統線下火鍋品牌,百草味、三隻松鼠等休閒零食巨頭也紛紛入局自熱食品市場。


多方混戰自熱食品,高光時刻真來了?


疫情期間,各大廠家絞盡腦汁出奇招。2月17日,小龍坎品牌自熱火鍋凌晨開售,10分鐘,售賣超一萬盒。當天的銷售較去年同期增長超1200%。大龍燚旗下隨身鍋自煮火鍋等方便食品7天銷售額約3200萬元,同比增長300%。


據悉,由於自熱食品多為“代工”,食材、發熱包和包裝等都是其他工廠代為加工,多方整合而來,品牌方多為“組裝商”,所以總體註冊量較少,截至2020年2月26日,自熱食品企業的註冊量僅有149家。


多方混戰自熱食品,高光時刻真來了?


目前自熱食品的行業格局較為集中,生產自熱食品的企業包含專注自熱食品領域的新品牌,如自嗨鍋、筷時尚等;還有傳統線下餐飲龍頭企業如海底撈、小龍坎等;以及依託生產線進行產品橫向拓展的休閒零食品牌,如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等。


“疫情期間大家的生活方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一部分需求衰減,但另一部分需求提升,就如自熱食品這樣的消費,此刻就成了剛需,類似這樣的疫情經濟還有一些,隨著一季度報告的披露,更多的影響也將會顯現出來。”北京地區一家食品行業的分析師表示道。


如此一來,自熱食品賽道的競爭便逐漸白熱化。在還沒有出現一個擁有絕對優勢的王者之前,行業企業仍會挖空心思找突破口。王正齊對此表示擔憂“自熱食品一旦成為競爭紅海,許多投機主義者或許會採取低質低價策略來爭奪市場,這樣品類發展反受其害。”


快消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對投中新消費說道:“這個不是風口,只是疫情中特殊節點的一個品類而已,跟掛麵是一樣的。目前自熱食品行業缺乏國家標準,最關鍵的一個問題是它的安全性沒有保障。”


日前,自熱食品的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疫情過後,在與傳統方便食品和外賣行業的競爭下,自熱食品還會像現在一樣火爆嗎?這次疫情會不會像17年前非典期間的方便麵那樣帶來更多的自熱食品消費者呢?我們還需要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