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地價同比漲幅繼續收窄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價信息服務平臺17日發佈的《2020年第一季度全國主要城市地價監測報告》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全國主要監測城市總體地價較去年同期上漲2.66%,漲幅較上一季度下降1.11個百分點。其中,住宅地價同比漲幅為3.89%,較上一季度下降1.08個百分點,已連續八個季度收窄。

專家表示,地價漲幅收窄合乎邏輯,二季度地價走勢會繼續保持穩中有升,且走勢會強於一季度,但流拍現象可能增加。建議企業多關注3月份新增供地不多、尚未明顯加大供地力度的城市,二季度或有更多拿地機會。

環比上漲城市減少

克而瑞研究中心市場研究總監馬千里表示,融資渠道受限、商品房銷售相對低迷,一季度地價漲幅趨緩合乎邏輯。一季度全國地價增幅放緩,包括低熱度及高溢價地塊價格漲幅均放緩,甚至下跌。

報告顯示,住宅地價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明顯減少,地價水平下降的城市達到三分之一。一季度住宅地價環比增長的城市68個,較上季度減少16個。其中,住宅地價環比增速超過3%的城市3個,較上季度減少3個。地價環比下降的城市34個,較上季度增加16個。此外,84個城市的地價增速在-1.0%至1.0%。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地價漲幅收窄,表明土地交易市場降溫。“不同城市之間表現不同,基本面較好、開復工較順利的一些城市近期地價略有上漲。”

二線城市受關注

“地價受房企資金面等因素影響。從成交情況看,地價難言大幅反彈。”嚴躍進說。

馬千里認為,二季度全國地價將繼續保持穩中有升。國內疫情進一步得到控制,擴內需、穩投資等政策將進一步落到實處,提振企業參與土地市場交易的信心。同時,在要素市場化的推動下,土地是重點要素之一。從商品住宅市場成交看,3月房地產成交回暖。其中,杭州、合肥、成都等地率先實現成交規模同比上升,住宅銷售指標趨好,使得核心城市的土地市場關注度攀升。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國仕英預計,一些城市會推出部分主城區或熱點區域的地塊。

“土地供應節奏或加速恢復。從中指院監測數據看,截至12日,4月全國300城已經掛牌的住宅用地宗數和麵積均已超去年4月,且明顯超過3月。”中國指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瑜認為,供地量增加意味著企業拿地可選擇性增多。在資金尚有壓力的情況下,拿地將趨向優質地塊。

國仕英認為,房企拿地須謹慎,嚴格評估利弊。對於有能力的房企而言,今年或是拿地窗口期,可多儲備高質量地塊。馬千里建議,房企多關注3月份新增供地不多、尚未明顯加大供地力度的城市;關注樓市供求指標穩健、需求基數穩定的二線城市,如杭州、成都、合肥等。(作者:王舒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