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鏡頭中的阿里,揭開不為人知的一面

“無阿里,不西藏”

阿里,西藏最西邊的土地

它是“西藏的西藏”

充滿著神秘、神聖、神奇的景象

在攝影師的鏡頭下

這片蒼茫的大地

壯美、神秘、絢爛,風情萬種

(小技巧:點擊圖片會放大顯示,效果更好些)

攝影師鏡頭中的阿里,揭開不為人知的一面


轉山的人

Canon 6D,100MM,F8,1/500,IOS400

拍攝時間:2016年5月

拍攝地點:神山腳下河谷

有了人物參照,能夠顯示出山的雄偉

有了宗教活動,能夠顯示出山的神聖

這張能夠反應西藏文化特點的圖片

多次入選相應書籍

比如中國國家地理《發現西藏》

《進藏八線》等書

攝影師鏡頭中的阿里,揭開不為人知的一面


聖湖畔的人

Canon 7D,200MM,F5.6,1/800,IOS400

拍攝時間:2013年9月

拍攝地點:國道219聖湖畔

由於有了人物參照,能夠顯示湖和山的雄偉

將烈日下的枯草處理得更為明亮

與湖水形成鮮明對比

攝影師鏡頭中的阿里,揭開不為人知的一面


神山岡仁波齊

Sony Rx1r,35MM,F11,1/1600,IOS200

拍攝時間:2015年8月

拍攝地點:神山腳下色雄

巧妙運用宗教元素,將山的文化特點表現出來

通過前景框架構圖,營造空間感

攝影師鏡頭中的阿里,揭開不為人知的一面


神山與聖湖

Canon6D,200MM,F8,1/350,IOS400

拍攝時間:2016年5月

拍攝地點:聖湖畔

神山與聖湖交相輝映的景觀

阿里獨有

是不可多得的拍攝題材

攝影師鏡頭中的阿里,揭開不為人知的一面


神山岡仁波齊與納木那尼峰

Canon6D,200MM,F11,1/350,IOS100

拍攝時間:2014年6月

拍攝地點:拉薩-阿里航班

這張圖從攝影角度似乎平淡無奇

其實這裡展現阿里最為壯觀的特點

這是兩座山脈

前面是岡底斯山脈,中間是神山岡仁波齊

後面是喜馬拉雅山脈,中間是納木那尼峰

兩座山脈相距不過十公里

唯有阿里能看到這樣的景象

兩座山脈之間雜著聖湖和鬼湖

這張圖多次入選有關西藏阿里的文章

最近入選大熱書《這裡是中國》

做跨頁大圖

充分展示了阿里獨具特色的地理風貌

攝影師鏡頭中的阿里,揭開不為人知的一面


神山日出

SONY A7r2,35MM,F16,1/3,IOS50

拍攝時間:2016年6月

拍攝地點:神山北面

需要轉山到北面,才能拍到此景象

海拔在5000米以上

天空沒有云,任何到此地的人都能拍到日出

善於尋找前景、水面

形成的完美倒影讓構圖與眾不同

在阿里工作很多年的同事驚訝:

什麼時候神山的北面有湖?!

其實,只有一小灘水而已

這是考驗攝影師的眼力

攝影師鏡頭中的阿里,揭開不為人知的一面


神山星軌

SONY A7r2,16MM,F5.6,堆棧,IOS3200

拍攝時間:2016年4月

拍攝地點:神山腳下色雄

此張圖參數供參考

單張曝光約90S,總共24張堆棧

星空星軌需要有意思的前景

甚至可以採用景深合成

分別對星空和前景對焦拍攝

最後在Photoshop內堆棧合成

不僅需要構圖,也需要後期技巧

攝影師鏡頭中的阿里,揭開不為人知的一面


古格倒影

Canon 6D,16MM,F16,1/4,IOS100

拍攝時間:2015年6月

拍攝地點:古格王國都城遺址

古格日出是阿里最富盛名的拍照處

很容易變成千篇一律

由於多次到古格拍照,希望能有不一樣的角度

走到古格遺址旁邊深溝裡

恰好發現一窪水池

藉此拍到古格倒影

也算不一樣的古格遺址吧

攝影師鏡頭中的阿里,揭開不為人知的一面


雲上日土宗

Canon 5D3,200MM,F8,1/640,IOS100

拍攝時間:2013年10月

拍攝地點:日土宗

正是因為阿里之高,高入雲霄

才能看到這樣獨特的風光

用特寫表現出如在雲端的遺址

攝影師鏡頭中的阿里,揭開不為人知的一面


日出託林寺

Canon 6D,35MM,F16,1/20,IOS100

拍攝時間:2015年5月

拍攝地點:札達縣託林寺

構圖上,對稱、居中、框架

近、中、遠三重景

使用超焦距,確保從近到遠都清晰

攝影師鏡頭中的阿里,揭開不為人知的一面


月落天降塔

Canon 5D3,200MM,F3.5,1/250,IOS100

拍攝時間:2015年6月

拍攝地點:札達縣

由於工作原因經常下鄉

總會碰到最好的時機

那天從賓館出來就發現此景

馬上奔跑尋找合適位置

讓月亮剛好與天降塔尖對齊

由於來不及用三角架

手持拍攝忘記再提高IOS,導致圖片略虛

攝影師鏡頭中的阿里,揭開不為人知的一面


古格壁畫

SONY Rx1r,35MM,F2.8,1/80,IOS3200

拍攝時間:2015年8月

拍攝地點:古格王國都城遺址

古格壁畫距今800餘年

擁有鮮明的克什米爾、西域風格

顯示出文化交融的特點

壁畫下半部

則顯示了古格王與眾臣奉佛法的故事

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極高

攝影師鏡頭中的阿里,揭開不為人知的一面


Canon 5D3,135MM,F5.6,1/800,IOS100

拍攝時間:2013年10月

拍攝地點:日土縣

高原上空氣透明度極高

清晨時分,雲層很低

陽光透過雲層形成極為壯觀的景象

幾乎隨手一拍都是大片

後期轉製為黑白

突出光線四射的效果

攝影師鏡頭中的阿里,揭開不為人知的一面


水天一色

Sony Rx1r,35MM,F5.6,1/800,IOS100

拍攝時間:2013年10月

拍攝地點:日土縣瑪嘎爾草場

阿里眾多的美景就在道路邊

這一景觀位於219國道

緊臨班公湖

如果季節合適,雨水較多

風平浪靜,陰晴不定

陽光透過雲層把山丘照亮

光、雲、山丘與水形成完美倒影

簡直如同夢幻般場景

在高原上,隨處都可遇到

攝影師鏡頭中的阿里,揭開不為人知的一面


Sony A7r2,16MM,F8,1/160,IOS200

拍攝時間:2016年4月

拍攝地點:噶爾縣朗久地熱

這是本人最喜歡的照片之一

儘管算不上阿里最美的地方

朗久離獅泉河鎮不遠

夏天是水草豐美景觀怡人的溼地

冬天地熱噴發被凍結成冰柱

春天裡又不斷融化

從冬到春,變幻著不同景觀

與周圍的荒涼原野、水面形成不同造型

這張圖拍攝的是一張消融的殘冰

如同花瓣

又與水面形成隱約的倒影

如同貝殼

再遠處有個石塊

彷彿是貝殼奉獻出的珍珠

這幾個元素構成了一幅有意境的圖

這裡面涉及了幾個攝影因素:

眼力:能否發現隱藏在無序環境中的秩序

想像力:亞當斯一直強調要有預想畫面的功力

後期:通過後期將倒影強化出來

可以看看我拍的朗久冰柱其他圖片

有機會去拍拍你心目中的朗久


攝影師鏡頭中的阿里,揭開不為人知的一面


山谷的流沙

Sony Rx1r,35MM,F8,1/500,IOS100

拍攝時間:2015年8月

拍攝地點:獅泉河河谷

這是真正意義上的航拍

是在阿里飛往拉薩的航班

從昆莎機場沿著獅泉河河谷飛起

山谷流水留下的流沙

堆積成銀色的河流

這樣奇特的景觀非常罕見

航班上拍攝需要注意的事:

為了避免被機翼遮擋

最好選定最後排的座位

因為基本沒人會爭這些座位

坐定後祈禱窗外比較乾淨

用溼巾把內窗擦乾淨

相機的快門速度稍微快些

儘量使用中焦到廣角

長焦很難保證不虛

攝影師鏡頭中的阿里,揭開不為人知的一面


鳥瞰高原:獅泉河鎮

Sony Rx1r,35MM,F8,1/800,IOS100

拍攝時間:2015年8月

拍攝地點:獅泉河鎮

這是一張完整的獅泉河鎮鳥瞰圖

是在拉薩飛阿里的航班上拍攝

往返數十次阿里拉薩

唯有這一次可能是天氣原因

航線飛經獅泉河鎮

留下這張極為珍貴的照片

獅泉河鎮很小

在荒漠高原上,沿著河谷展開

右上方(東南方)是燕尾山

穿鎮而過的是獅泉河

這是阿里的行政經濟中心

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良好

遊客可以在此休整


攝影師鏡頭中的阿里,揭開不為人知的一面


鳥瞰高原:晨光中的湖泊

Sony Rx1r,35MM,F8,1/400,IOS200

拍攝時間:2015年7月

拍攝地點:阿里高原

飛過阿里高原大北線無人區

航班上看到晨光中的高原湖泊

阿里拉薩航班會飛過西藏大北線

能夠拍到荒原、雪山、湖泊、村鎮

還有拉薩市、拉薩河、獅泉河等

是一條壯美的風景航線

儘量避開7-8月的雨季

否則雲霧繚繞

什麼也看不到……


攝影師鏡頭中的阿里,揭開不為人知的一面


雲與晚霞

Canon 6D,21MM,F16,1/2,IOS100

拍攝時間:2015年3月

拍攝地點:獅泉河扎西崗

包圍曝光,參數供參考

雲、光,是阿里最為出神的畫筆

能夠描繪出萬千氣象

是不可多得的拍攝題材

某天,天空烏雲像幕布遮住半邊天

夕陽落下,映紅一角

從扎西崗獅泉河岸望去

驚人的美麗與壯觀

風光攝影的技巧之一

就是尋找有趣的前景

這裡的前景是巨大石塊

與彎曲的河流、流動的烏雲和天邊的晚霞

構成一幅美麗的風景畫

因為光線較暗

為了充分表現雲彩、天空和石頭

採用包圍曝光,後期合成

保證暗部細節與亮部細節

採用小光圈、超焦距

讓前景的石頭和後面的河流雲彩

全部都清晰

攝影師鏡頭中的阿里,揭開不為人知的一面


眺望

Canon 5D3,200MM,F5.6,1/320,IOS100

拍攝時間:2013年10月

拍攝地點:日土宗

一隻老鴉在經幡上瞻望

背景是漫天的雲朵

翻流的流雲與靜止的鳥、幡

形成了緊張的氛圍

本人非常喜歡這張圖

將宗教元素引入畫面

使自然風光有了非同尋常的含義

以上文章來源於一邊看一邊走 ,作者老土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