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羅馬防禦體系:城牆、道路和軍團,如何成為帝國的三大倚仗?

羅馬帝國的邊界

  古羅馬帝國是歐洲歷史上最為強大的國家之一,但是在公元753年羅慕路斯建立羅馬城之時,羅馬城邦還只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國家,僅僅佔據亞平寧半島中部的一隅之地。然而就是這個不起眼的小國家,在隨後的幾個世紀之中卻征服了地中海附近的廣闊歐洲地區,在屋大維成為羅馬帝國皇帝的時候,羅馬帝國的疆域已經達到了極盛。


淺析羅馬防禦體系:城牆、道路和軍團,如何成為帝國的三大倚仗?


  因此,最初的羅馬很難說有明確的邊界。由於羅馬軍隊在擴張時期所奉行的策略不是防守而是進攻策略,因此他們傾向於使用暴力來鎮壓被征服地區的叛亂和抵抗,因此羅馬軍隊入侵不列顛群島之後,一位蠻族酋長這樣哀嘆羅馬帝國的統治:“羅馬人使用暴力創造了一片荒地,卻將其稱之為‘和平’。”

  然而在羅馬帝國初期,羅馬帝國的擴張已經達到了極限,帝國漫長的邊境線隨之成為了巨大的壓力線。伴隨著古日耳曼人、古斯拉夫人蠻族對羅馬帝國邊境的騷擾,羅馬皇帝意識到,帝國不可能長期維持對外擴張的態勢,維持現有疆域的穩定才是重中之重。那麼,古羅馬帝國的防禦體系是如何構成的呢?

羅馬防禦體系之源:簡單有效的羅馬城牆

  無論是在古代中國還是古代歐洲,以城牆防守遊牧民族的入侵似乎都是一種共識,在這一方面秦始皇所修築的萬里長城可以說是傑出之作,《資治通鑑》的作者司馬光這樣評價長城對於遊牧民族防禦的有利之處:“修築長城有五大益處:第一,防止遊牧民族的長驅直入;第二,居民放牧不會受到搶掠;第三,減少平時不必要的軍事防備;第四,登上長城可以居高臨下,以逸待勞,打擊遊牧民族;第五,長城經年累月都可以作為永備工事來防禦入侵。”


淺析羅馬防禦體系:城牆、道路和軍團,如何成為帝國的三大倚仗?


  而在古羅馬帝國的歷史上,長牆(長城)也發揮過極其重要的作用,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不列顛北部的哈德良長牆了。羅馬帝國入侵不列顛群島之後,很快征服了不列顛南部地區,但是對於北部的蘇格蘭人卻毫無辦法。對此,著名的哈德良皇帝曾經親自前往不列顛北境巡視,隨後動用了羅馬帝國三個軍團的兵力,花費了6年時間完成了這堵長達120公里的長牆。

  從建築格局來看,哈德良長牆的人工防禦體系可以說十分完備:長牆外圍是高達160餘米的石制瞭望塔,用於監視蘇格蘭人的動向;在瞭望塔的腳下,是一條寬約9米、深約3米的壕溝,在壕溝的後面是一堵高達6米、厚為3米的石質城牆,正是它將瞭望塔和壕溝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形成了哈德良長牆堅固的防禦體系。


淺析羅馬防禦體系:城牆、道路和軍團,如何成為帝國的三大倚仗?


  當然,再嚴密的防禦體系也需要有軍隊的支持和維護。哈德良長牆的背後就是羅馬軍隊的駐地,他們通過瞭望哨來嚴密監視蘇格蘭人的入侵方向,並且通過哨兵、道路巡邏等方式加強情報聯繫,可以說是古羅馬城牆防禦體系的典範之作、

  那麼古羅馬帝國其他地區的防禦體系是不是也和哈德良長城一樣堅不可摧呢?這一點就值得商榷了。舉個例子,在古羅馬共和國末期,帝國萊茵河附近的人工防禦體系十分簡陋,由於條件有限,羅馬軍隊在當地使用杉木柵欄、禁牧區以及簡陋的木質塔樓來防禦日耳曼人的入侵。


淺析羅馬防禦體系:城牆、道路和軍團,如何成為帝國的三大倚仗?


  直到馬克·安東尼擔任高盧總督之後,這裡的簡陋防禦工事才被強制要求“哈德良長牆化”,對此安東尼還在原先的防禦工事外修築了60公里的安東尼城牆,但是隨著安東尼在後三頭爭霸之中的落敗,這段新修的城牆也很快就被羅馬軍隊所廢棄了。除此之外,在北非佔領地,羅馬軍隊的城牆防禦也是使用木柵欄和木質哨塔所組成的線性防禦工事,這些簡陋的防禦工事被羅馬軍隊稱之為“牆”。

  雖然修築得越堅固的工事,其所能達到的軍事防禦能力越好,然而當時羅馬帝國漫長邊境線上所採用的大部分城牆模式卻十分簡陋。不過從實際情況上來說,它們所發揮的軍事作用也簡單有效:由於當時馬上游牧民族的軍事發展水平並不高,因此只需要木質柵欄以及少量的羅馬軍隊就能有效威懾入侵者;與此同時,這些簡陋的防禦城牆能夠很好地限制遊牧民族的機動性,使得羅馬軍隊在面對蠻族的小型騷擾時能夠更加得心應手。

羅馬帝國防禦體系之基:條條大路通羅馬

  “條條大路通羅馬”這一典故,出自於西哥特國王阿拉里克。公元407年,西羅馬皇帝霍諾冤殺名將斯提里科之後,阿拉里克興奮之下說出了這句著名的諺語:“All Roads Lead to Rome!”(條條大路通羅馬!)可見當時的羅馬帝國內部有著極其發達的交通運輸基礎,而羅馬帝國寬闊的大道也對羅馬邊境防線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淺析羅馬防禦體系:城牆、道路和軍團,如何成為帝國的三大倚仗?


  由於羅馬帝國的不少地區的防禦體系都是以道路、柵欄和瞭望塔所構築的,駐紮在防禦工事之中的羅馬軍隊需要強大穩定的後勤供給,因此當時的羅馬帝國十分重視對商業和軍事道路的基礎建設。從羅馬道路的修建方式上來說,羅馬帝國對於道路的設計要求十分之高,其設計之精密也在世界古代歷史上首屈一指。在設計道路之前,古羅馬軍隊的測路員需要使用複雜的儀器測量道路,比如說使用日晷是用來確定道路方位的,還需要使用地層儀和量角儀來測量地形下面的剖面,以此來確定地基的深度。


淺析羅馬防禦體系:城牆、道路和軍團,如何成為帝國的三大倚仗?


  而在確定基本的架構之後,羅馬人修築道路的材料和過程也十分精細,首先工人們要照著事先已經刻畫好的基線,使用深犁在土地挖出一個深約1.5米的路基;隨後,羅馬工人們要在路基填充4種路基材料:首先最下面需要使用碎石混合砂漿作為基礎,而第二層使用砂漿混合鵝卵石做成不透水的隔層,確保地下水和地上水不會破壞路基;第三層使用石灰和沙土混合,確保路基的平整,並且隨後還要使用重物壓實;而最後一層更是體現了羅馬人高超的修路水平,他們使用碎石塊將整座道路鋪成中間略微凸起的路面,使得雨水能夠沿著石塊流向路邊的排水道。正是這樣的道路保證了羅馬軍隊輜重運輸和情報傳輸的效率,並且其中一些道路直到今天也依然被歐洲國家沿用。


淺析羅馬防禦體系:城牆、道路和軍團,如何成為帝國的三大倚仗?


  公元4世紀末,羅馬帝國已經形成了以29條主幹道為主、320條聯絡道路為輔、全長7.8萬公里的完備道路體系。發達的交通運輸不僅保障了羅馬軍隊邊防的後勤供應,還使得羅馬帝國與各個行省的經濟和文化交流更為密切,無形之中鞏固了羅馬帝國的穩定。

羅馬帝國防禦體系之本:羅馬軍團的部署方式

  如果說羅馬道路是羅馬帝國防禦體系的基礎,那麼驍勇善戰的羅馬軍團就是羅馬帝國線性體系的防禦根本,因為在古代歐洲軍事技術尚不發達的年代,沒有什麼基礎設施能夠完全取代人在戰爭之中所發揮的作用。在古羅馬帝國初期,帝國已經擴張至版圖領域的極限,因此羅馬帝國的皇帝們開始修築線性防禦工事使讓長期征戰在外的羅馬軍團的士兵們在邊境上穩定下來,因此羅馬軍隊全部被統治者部署在帝國邊境,國內只剩下了禁衛軍和少量城市軍團。


淺析羅馬防禦體系:城牆、道路和軍團,如何成為帝國的三大倚仗?


  固然,這種將軍隊全部部署在邊境的方式使得羅馬帝國能夠維持後方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但是這樣的防禦模式也並非無懈可擊。在帝國興盛的前提條件下,這種防守模式無疑是最為科學合理的,羅馬軍團長期遏制著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的入侵,使得羅馬帝國的統治維持了數百餘年的時間。然而一旦帝國內部爆發起義,或者遭遇統治危機,這樣的防禦模式就很難繼續維持下去。

  其實早在羅馬共和國末期,這種防禦模式的弊端就已經彰顯出來:在斯巴達克斯起義之時,由於羅馬軍團的大部分兵力全部被部署在邊境,因此羅馬元老院只能讓兩位沒有帶兵經驗的執政官帶著不滿2萬人的羅馬軍隊去鎮壓12萬人的起義軍隊,如果不是斯巴達克斯的決策出現問題的話,就連羅馬城鹿死誰手也尚未可知。


淺析羅馬防禦體系:城牆、道路和軍團,如何成為帝國的三大倚仗?


  由斯巴達克斯起義對羅馬防禦體系的影響我們可以得知,這種依靠城牆體系,將大部分軍隊部署在帝國邊境的防禦模式,只有在帝國穩定時才能依靠強大的國家財政得以維持,而一旦羅馬帝國內部出現衰落和分裂時,這種防禦模式就會迅速失效。公元3世紀起,羅馬帝國內部爆發了“五十年內亂”,連續更換了26位皇帝,在內亂之中羅馬帝國內部消耗了大部分的力量,,北方的日耳曼人趁機對發動多次入侵戰爭,使得羅馬帝國很快丟失了高盧等廣大領土。

  君士坦丁大帝在位時,羅馬軍隊進行了地方化改革,給予了邊境上的軍團更大的權力,使得他們擁有了在當地募集士兵的權力。雖然有學者指出,羅馬軍團的蠻族化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但是不可否認這種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因為這個時期羅馬帝國軍團的戰鬥力十分低下,藉助蠻族士兵的力量可以立竿見影地提升羅馬軍團的戰鬥能力。


淺析羅馬防禦體系:城牆、道路和軍團,如何成為帝國的三大倚仗?


  不過從長遠方面來看,羅馬軍隊的改革也加速了羅馬帝國原先以“城牆、道路和軍團”為核心的線性防禦體系的崩潰,因為這隻軍隊一來不能很好的保護平民的利益不受侵犯,二來他們只為帝國的最高權力機構——確切的說是羅馬元老院以及羅馬皇帝服務,而帝國又缺乏強有力的監督機制,使得羅馬軍隊的存在只是為了滿足羅馬統治階級貪得無厭的需求。在吏治敗壞、貪汙成風的羅馬帝國後期,這種改革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羅馬帝國財政體系的徹底破產,失去了財政支持的帝國防禦體系也隨著日耳曼人的入侵而迅速土崩瓦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