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吓大”的企业家

网络上,常听到有人说“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这种情况,也许有可能。但不能成为嘲讽穷人的理由。

你没穷过,你不知道穷人的生活有多艰难!因此,如果你富了,不要拿你的经历,来想象穷人的过往,他们也曾努力过,也挣扎过,只不过没那么幸运罢了。

被“吓大”的企业家


当然,也有成功了的。比如地产大佬潘石屹。在甘肃天水长大的他,从小就直面贫穷和疾病,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沉重的阴影。

因为生存下来太不容易,所以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他总是小心翼翼,费尽心思去琢磨生存的技巧。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他与冯仑等人在海南闯天下,创办万通公司。经过四年的打拼,已发展到近五十亿的资产。而此时,他们内部产生了分歧,有人主张扩张,有人主张分家,于是六个意见不同的人,最后分道扬镳而去。

被“吓大”的企业家

后来,潘石屹在北京房地产业干得热火朝天,但他始终保持了一份清醒,从没头脑发热而一掷千金,在招标拿地的时候,他总是很保守地报出的“天价”,也总是比别人少几个亿,因此,他公司的土地储备也总是最少的一家。就因为这,常遭到他妻子的埋怨,他的这种行为与他小时候的经历不无关系,因为他穷过,所以,他常常会给自己留条后路,以防不时之需。

被“吓大”的企业家

山西海鑫集团钢铁大王李海仓,突然被人枪杀,远在澳大利亚读书的儿子李兆会被紧急召回国内,在家簇中威望最高的爷爷的主持下,22岁的他仓促接任家簇企业的掌门人。

在面对公司一干叔辈及万名员工的局面下,李兆会的心里压力也不是一般的大。在他的努力经营下,集团也曾出现了超越李海仓在世时的局面,但好景不长,最终,海鑫集团还是破产了。

被“吓大”的企业家

而对于史玉柱而言,1997年是他最艰难的时候,因一时的冲动要盖巨人大厦,背负了数亿元的债务,成为了“中国首负”,那段时间,最让他心惊的是门外讨债者的敲门声与谩骂声,他只能一个人躲在办公室内一声不吭,靠打游戏来缓解心头的巨大压力。

被“吓大”的企业家

常常听到:据保守估计…,这样的描述。在一定情况下,保守是一种防范措施,是为未来不确定的风险储存一份力量。保持适当的恐惧感,才能走的更稳,行的更远。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