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例行”指責中國進行低當量核試驗

美國各個主要機構都喜歡用報告來折騰事兒,而美媒也總在這些其實每年都在前一年報告基礎上稍作增刪的報告來折騰事兒,今天他們又來了。美國華盛頓郵報稱,美國國務院出臺的新的國際核態勢報告中,指責中國2019年進行低當量核試驗——其實美國最近十來年一直在指責中俄進行低當量核試驗,但又拿不出證據。而《華郵》則聲稱這是中美關係又要變差了的象徵——這話說的,就好像美國打算再拿出一包洗衣粉說中國在搞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要上門核查似的。

那也沒辦法畢竟最近這些西方媒體天天喊要讓中國為新冠肺炎“負責”,那架勢,就好像這幫破落戶還打算再發動機一次八國聯軍進北京似的,我的娘耶。

或許這是因為在朝鮮和越南被中國狠狠揍過的那一代美國兵已經死得差不多了,他們的後人記吃不記打已經不知道自己姓啥了吧?

下面編譯路透社關於這個消息的報道,供大家一笑。

美國“例行”指責中國進行低當量核試驗

美國國務院發佈新的年度核態勢報告,華爾街郵報稱,這個報告可能讓中美間因為美國指責中國沒有提供新冠病毒肺炎真是數據導致其全球流行,已經出現的緊張關係更加緊張。

按照1996年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的協議,各國只能進行“零當量(亞臨界)”試驗,也就是說在試驗中不能造成鏈式反應而產生核當量。

而美國認為中國可能已經打破了“零當量”的承諾,並聲稱中國2019年在羅布泊進行了低當量核試驗。

“中國一年來進行了在羅布泊試驗場進行試驗的準備,他們啟用了地下試驗場,在羅布泊進行了密集的挖掘工作,中國核試驗活動缺乏透明度……引起了關於他們是否堅持零當量原則的擔憂,”報告中這樣說,但是沒有提供任何低當量試驗的相關證據。

《華郵》稱中國缺乏透明度的表現就是,阻止向國際組織發送地震監控數據。

1996年,各國簽署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以確保核武器的安全。

不過,全民禁止核試驗組織的發言人在接受《華爾街郵報》採訪的時候卻表示,他們接收中國境內5個傳感器站的數據從2019年8月開始沒有受到任何干擾和阻撓,不過2018年起一度出現干擾。

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對此沒有發表評論。

美國國防情報局去年提出了對中國是否遵守亞臨界承諾的疑問,並聲稱美國估計俄羅斯已經進行了“產生核當量”的核試驗。

不過針對美國的宣稱,國際全民禁止核試驗組織主席澤爾波在接受路透社採訪的時候表示,該組織從未發現任何俄羅斯進行低當量核試驗的證據。

美國新出臺的國務院報告,是一份提交給國會的年度全球核態勢和軍控態勢評估,其中更新的內容稱:“俄羅斯已經進行了產生核爆當量的核武器試驗”。

【路透社報道編譯完】

自1996年簽署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以來,各國都承諾只進行亞臨界試驗和計算機模擬試驗,但是由於核武器,尤其是氫彈扳機的部分原理即使是已經制造出氫彈的五大國,也並未完全掌握其所有過程和原理,因此如果要研製新型的核彈,只能進行增減彈頭當量這類的小幅度改進,或者改進其引爆電路等(美國B61-12就是如此)。但是如果要研製新型的核彈,尤其是研製涉及二級引爆原理的熱核武器,那麼就只能進行新的核試驗,亞臨界試驗只能用來改進氫彈裂變級的設計,無法涉及聚變反應(因為聚變需要裂變來引發)

1996年至今已有20多年,也是到了需要設計新一代彈頭的時候。當然,按照條約限制,應該只能進行模擬實驗,不過這也就意味著新一代彈頭的性能不可能有太多的變化。

所以如果中俄進行核試驗,表明與前一代但都有較大差異的新一代核彈正在研發之中。

美國“例行”指責中國進行低當量核試驗

準備進行W88彈頭試驗

俄羅斯這番比較容易理解,因為其彈頭小型化方面尚不如美國,而美國方面之前就認為中國已經掌握類似美國最先進的W88彈頭的技術,那麼要研製一種新型彈頭的話,自然只能是在這基礎取得更高的性能和當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