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澗西人物】“澗西最美子弟兵”人物榜(三)

二等功臣:比武場上的“拼命三郎”——張建

【澗西人物】“澗西最美子弟兵”人物榜(三)

張建,男,漢族,河南省洛陽市澗西區長安路街道人,1998年2月出生, 2016年9月入伍,2019年11月入黨,下士軍銜,現為火箭軍某部軍體教員。先後榮獲“優秀義務兵”2次,“軍事訓練先進個人”1次,被評為該部“十大礪劍之星”,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


【澗西人物】“澗西最美子弟兵”人物榜(三)

自入伍以來,他始終堅持“見第一就爭,見紅旗就扛”的信念,努力學習業務知識、練就過硬本領,注重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處處發揮模範帶頭作用,曾多次參加各級各類大項任務,均出色完成任務。2019年參加火箭軍“群眾性練兵比武”競賽,面對比武競賽中對手強手如林的情況,能否在一幫參賽的精兵強將中脫穎而出,是擺在他這名入伍才3年的年輕同志面前一道現實而又令人頭疼的問題。面對重重的困難,他仔細研究了比武競賽細則,選擇了“矇眼識別油品”的比武項目,並給自己制定了“自我壓榨式”的訓練計劃。


【澗西人物】“澗西最美子弟兵”人物榜(三)

在每天白天的訓練中他堅持反覆嗅聞數十種未知油品十數遍,晚上在所有人休息時他又主動自我加練。由於每天近百遍的嗅聞帶有毒性的油品氣味,在訓練期間他每天平均流鼻血在5次以上,有時在聞油中不知不覺的鮮血就流入了量杯中。高強度的訓練讓他經常性的感到頭疼、噁心,經常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但是任何事情都阻攔不了他爭第一、扛紅旗的決心,通過他不懈的訓練,在“矇眼識別油品”的比武項目中,他把對數十種油品的平均識別時間控制在了1分鐘以內,識別速度名列前茅。與此同時在其他比武科目的高強度訓練中,他的腰傷加重,肩峰骨和右側踝骨被磨變形,但絲毫沒有動搖他競賽奪冠的信心和勇氣。

【澗西人物】“澗西最美子弟兵”人物榜(三)


“寶刀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最終辛勤的付出換來了豐碩的成績,他在2019年火箭軍“群眾性練兵比武競賽”中奪得了“油品識別”項目的第一名,被評為“油管之星”榮譽稱號並榮立個人二等功。

【澗西人物】“澗西最美子弟兵”人物榜(三)


來源:區人武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