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箇中醫帶教者的追求,從知之者,到樂之者!

一箇中醫帶教者的追求,從知之者,到樂之者!


有人說:“興趣是成功的嚮導!”孔子早有論斷:“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知”是知道,知識大都通過書本上獲得,多是別人的,不一定能變為自己的智慧。如果是為了某種功利和任務去讀書學習,一般是淺讀,沒有用心,這種人只能算“知道分子”,還不能算“知識分子”,因為他僅“知道”而缺“見識”,效果極差。


“好”是愛好,有興趣,“拿到書就睡著與“睡著都拿到書”,雖然都曾讀過書,但兩者的讀書效果截然不同。前者是本不願讀而佯裝,後者是按自己的意願刻苦學習,雖困仍卷不離手。“樂”是以學為樂,是最高的學習境界。樂此不疲,任何艱苦環境下都不會影響其孜孜以求的學習毅力與決心,古今中外成大家者多曾有過這種經歷。


上述可見,在當今中醫傳承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應努力使青年中醫成為學習與實踐的“好之者”,甚至達到“樂之者”的理想狀態。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老師的責任是要為他們搭建一座橋,推開一扇窗,讓他們找到學中醫的快樂與自信,獲得患者的認同與鼓勵,親眼看見中醫藥的療效與價值,在正確的價值觀中品味中醫的質感與魅力。


怎樣努力去成為中醫學的“樂之者”?筆者有如下幾點體會:


一、在讀書中培養樂趣


一箇中醫帶教者的追求,從知之者,到樂之者!


中醫學是從中華文化這塊沃土中成長起來的一朵奇葩!中醫之花要開得燦爛奪目,國學經典之書應該首先閱讀。《論語》首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以及“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論語·述而》)、“未若貧而樂”(《論語·學而》)。儒學中突出的“悅”“樂”二字,體現了華夏傳統的精神核心,那就是“樂感文化”,相比西方的“罪感文化”、日本的“恥感文化”具有很大的優越性,通過讀書,引導人們去實現終生的成長快樂(李澤厚《論語今讀》)。


筆者在帶教的實踐中,是以南懷瑾《原本大學微言》為引導的,通過這本書,上溯《易》《論語》《老》《莊》,再學《中庸》、諸子百家等,從而初步瞭解傳統文化的概況,建立傳統的思維方式。也只有這樣,才能讀懂《內經》等中醫典籍,體悟書中微言大義,把讀書作為一種享受,變“苦讀”為“樂讀”。


同時,通過讀書可以培養正確的價值觀,練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科學精神,成為品學兼優、人格完善的醫者。


二、在臨證中獲得樂趣


一箇中醫帶教者的追求,從知之者,到樂之者!


不少年輕中醫,他們的志趣被西醫學的“便”與“利”所吸引,要想把他們從歧路上拉回來,只有靠中醫藥獨特的“療效”,從療效中獲得信心,培養志趣。在跟師臨證中,對那些疑難久病,特別經西醫診治乏效的患者,帶教者應認真對待,精心辨治,往往一個成功的病例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觀念,激勵醫者終生!


這就要求帶教者在臨證時,尤其要注重思想的傳、幫、帶。思想重於具體的方藥,因為沒有思想的指導,所謂經方、秘方很難用得靈驗,更難舉一反三。當學生把老師的方法帶到他自己的臨床上,並出現意外療效時,必然會獲得極大的樂趣與享受。


三、在總結研究中發現樂趣


一箇中醫帶教者的追求,從知之者,到樂之者!


帶教過程中,需要經常寫小結,更要在總結中磨鍊寫作能力。老師應注意從讀書筆記、醫案按語、臨床實錄等作業中發現學術亮點,特別是那些不被傳統重視的,搞錯了的,甚至是前人沒有涉及的臨床問題,這些點點滴滴都是亮點,亮點雖小,但很可能就是一個有意義的值得探討的選題和研究方向,通過它或許可以寫一篇論文、申報一個科研項目,甚至寫一本書。


在帶領學生分析、詮釋、質疑、論證的過程中,逐步提出立新、創新的觀點。這種學術方向的形成,往往就是學生的熱情和動力的起點,幫助學生在為攻克某一難題而努力中獲得無與倫比的快樂。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科學》主編布魯斯·艾伯茨曾說,他在年輕時喜歡看愛因斯坦的介紹:“科學研究是做自己喜歡的事,而且又可以拿到錢,真的很不錯,實現了個人的價值和社會價值。”


四、在日常生活中享受樂趣


一箇中醫帶教者的追求,從知之者,到樂之者!


作為師父,在學習生活中應全方位地關心學生,構建平等、輕鬆、愉快的師徒關係。筆者認為,名義上是師徒,但生活與學術上應該是弟兄與朋友,“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師說》)。


老師不能太過嚴肅,當今的青年中醫,生活成本比較高,各方面壓力大,我們時刻都要關心他們,幫助他們解除後顧之憂,使之愉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學習。


幾十年後,當學生們真正感受到學中醫所帶來的快樂時,也就證明帶教老師的任務完成得不錯了!當然要實現這個目標很難,但我們可以努力去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