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宋時候的女真人和明朝時的後金都稱呼漢人為"南蠻子"?

匿名用戶3567721


前言:自古中原大地由於文化、經濟等領先,自認為中央帝國。東夷、南蠻、北狄、西戎為四夷。《尚書·大禹謨》中說:“無怠無荒,四夷來王”;《孟子梁惠王》:“蒞中國而撫四夷也."

四夷是帶有的蔑視及侮辱意味的,”南蠻“字面上的解釋是:南方的野蠻人。古語是”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

宋時女真人(金)及明朝時的女真人(後金)由於軍事上的優勢,一直把漢人趕往南方,為了表示自己為正統,他們甚至自認為漢人,而稱漢人為”南蠻子“。

宋朝時漢人被稱"南蠻"

在北宋時,由於金國(女真人)和宋國(現在應該視為民族矛盾)敵對,相互歧視。宋人稱金人為”番“,金人稱宋人為”蠻“,特別的燕雲十六州的漢人,久在金國統治之下,都以正統自居,稱南方的漢人為南蠻。

隨著北宋滅亡,宋朝南遷,北方女真人及漢人佔領中原一帶,更是以漢人正統自居。稱南宋朝庭這邊的漢人為”南蠻子“。


後金稱明朝人為”南蠻子“的原因

到了明朝末年,東北三省的女真人慢慢強大起來了,建州女真人領導努爾哈赤為了統一東北及與明朝相抗衡,極需增強號召力及民族認同感 ,就亂認了宋明時女真人做祖宗。(其實兩者沒什麼關係)同樣為了增強打擊明朝的正當性,便也稱明朝人為”南蠻子“。

以前的”四夷“,現在很多都是中華大家庭中的一員,我們現在56年民族都是兄弟姐妹。中國的民族政策,應該是世界上最好的。 東夷、南蠻、北狄、西戎的稱謂都已掃進垃圾堆,成為歷史名詞。


淡忘憶


南蠻這個名詞是中國2000年以前的古人發明的,在尚書裡頭就有東夷西戎北狄南蠻的說法,後來隨著中華民族疆域的擴大和民族的融合,這個說法就不用了,說明民族文化在進步了。

因為從地理位置上說宋朝處在女真族的南方,明朝也處在後金的南邊,彼此之間相互仇視,所以他們也使用了南蠻這個帶歧視性的稱呼。


清朝建立幾百年以來,一直到現在,滿族人完全融合到了中華大家庭裡邊,這些不雅的稱呼也被扔進了歷史垃圾堆裡。大家同處於中華大家庭裡,和睦相處,共同進步,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開放包容的優秀品質。

宋朝歷史上一直受北方少數民族的侵略欺辱,是宋朝300年曆史上的奇恥大辱,明朝最後也滅亡於北方滿族,所以有人總結說中華中原政權的威脅大多數來自於北方。而我覺得這是一個冷兵器時代的現象。冷兵器時代軍隊的戰力主要來自於戰馬,而中原和南方的百姓不善於養馬,主要靠步兵,戰馬主要靠北方少數民族供應,所以有了千年的茶馬古道。從漢朝以來,匈奴等北方少數民族長期侵略掠奪中原的歷史就沒有停止過。現代社會,已經進入了火器時代,騎兵再也不是戰場上的佼佼者。所以重視國防,提防外族侵略,主要的威脅也不一定來自於北方了。


比如近代受到的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就是來自於東方。

我們努力地發展經濟,提高綜合國力,防止來自於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外族侵略,使中華民族立於不敗之地。


樓迷


大家好,不用聽別人胡說八道,請讓我一陣見血,殘酷的撕開歷史面紗。以大量歷史文獻簡述歷史。

宋朝時候的女真說的是金國,

金國大家都知道,整個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北京天津,湖北北部,安徽北部。整個以秦嶺淮河以北就是金國。

當時甘肅,寧夏地區是我國西夏,李元昊。也是一個李姓王朝。

四川西部,雲南貴州是大理國,段氏王朝。

我國古代新疆,西藏地區當時是我國古代的吐蕃諸部。

江西,廣東,廣西,還是不毛之地,因為流放嶺南,嶺南就不是一個有人煙的地方。

那麼問題來了,南宋在哪裡?浙江。阿拉司上海寧。儂曉得伐?

南宋從來不承認自己是漢人,自稱南人,或者南家。漢兒是遼國,金國兩國自稱,金國不光自己認為是中原正統,蒙古也認為金國是漢人,是中原正統。

蒙古三等人漢人說的就是遼國金國,四等人南人說的就是宋朝。

一直到今天,俄語等眾多國家中國這個字,就是音譯的Китай契丹。

至於南宋趙匡胤,是沙陀族有名貴族這件事,沒有確切文獻證明之前,就不多評論了。

但是趙匡胤祖籍河北清苑縣,趙匡胤的高祖趙眺是安祿山部將,其後代一直到趙殷弘,都在沙陀軍事集團中任職。北宋任用大臣都是後周的班底,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而近代考古發現,河北承德市平泉縣,是契丹祖源地,也就是說趙匡胤跟遼國祖源地真的不太遠。

但是,新中國的今天糾結什麼民族,都是不學無術,沒有文化的人。

因為新中國建國初期,普查申報400多個民族,其中契丹,鮮卑,沙陀,党項,女真,客家,都沒有通過申報成功。我想了解歷史的都知道。今天只有一個民族,中華民族!

宋朝其實少了一本五國演繹。否則那幾十萬個重騎兵對沖的時代,比三國更加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