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老,身為晚輩的我們的心理建設

家有一老,身為晚輩的我們的心理建設

家有一老,是什麼感覺?老人的言行、性格會影響到我們嗎?和老人相處需要注意什麼?我對老人的言行、生活習慣很看不慣,該怎麼處理?

心理學有個概念叫原生家庭。我們的一言一行與原生家庭有著一定的聯繫。不少人會在成年以後進行心理諮詢,重組對過去的解讀,減少原生家庭給人的負面影響。網上有句流行話叫“幸福的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童年一生治癒”。原生家庭的影響有時候可能持續一生,擁抱內在的小孩,你的身體裡擁有成長的力量。

無論與誰相處,他人的言行與我們的言行總是有著一定的同化。詞彙、表情、動作、習慣,你覺察到的,不能覺察到的,都在潛移默化。夫妻相,隔代遺傳,父子母女複製粘貼版,看著一張張記錄的照片,你有沒有一種遺傳的強大性的感覺?

年少的時候,我們總覺得我才不要長成你的樣子,在青春期的時候否認權威,在每個人的心理發展歷程中,反抗父母是走向獨立的一個里程。有句話叫長大後我就成為了你。誠然父母希望子女過得比自己好,一代比一代強。我們總要成長,學習父母的優秀品質,警惕父母的不良習慣帶給自己的影響。對於70歲以後的父母,每年專門抽出3-5天的時間陪伴他們,高質量的陪伴、適當的禮物、常回家做飯、為家人的服務可以讓你們之間的愛箱更加豐盈。

對父母的言行、生活習慣要表示理解,孝的表現是順,和父母爭吵強行糾正,即使爭出對錯,父母生氣最後導致生病,最後麻煩的還是自己。接受不可改變的,專注你可以改變的,比如你的態度,你的語氣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