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同事蹭車1個月,一天有急事提前開車離開,收到微信以為看錯了

最近在網上看到這這樣一則帖子:被同事蹭車1個月,有一天臨時有急事,提前開車離開了,收到微信後,還以為看錯了,讓人心寒!

大致內容是這樣的,樓主在一家互聯網公司上班,跟自己的一位同事小王關係比較要好,又加上兩人恰好住在一個小區,兩人平時在私下也經常聚會。

後來,樓主為了方便每天上下班,就買了自己的私家車,同事小王在第一時間送上祝福,還告訴樓主新車應該怎麼保養,怎麼熟悉車的各種功能,很是熱心。

不過自從樓主買了新車以後,同事小王也開始了自己蹭車上下班的日子,不過剛開始幾天,小王也覺得難為情,還時不時的買點早餐,小物件什麼的,後來乾脆就啥也沒有了。

上班的時候,自己有時候起得晚就讓樓主等著,下班的時候自己事情幹完了,就催著樓主趕緊下班,有的時候,還讓樓主把他送到其他位置,搞得樓主像專職司機一樣,就這樣持續了一個月。

被同事蹭車1個月,一天有急事提前開車離開,收到微信以為看錯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有一天,樓主臨時有急事,沒有直接回家,提前下班開車去了別的地方,在路上收到小王發來的短信:“你也太不夠意思了吧!自己先走了也不說一聲,我公交卡都沒帶,咋回去啊!”

樓主還以為自己看錯了,認真的讀了兩遍消息後,心都涼了半截,本來自己也擔心拒絕小王蹭車,影響兩人之間的感情,之前有空的時候,還一直等他,這下好了,就一次臨時有事,沒帶他就被噴了。

其實,這讓我想起了,一個45歲的職業經理人朋友曾經跟我說過得一句話:職場中,不要跟同事走的太近,否則害人又害己!

被同事蹭車1個月,一天有急事提前開車離開,收到微信以為看錯了

一、人性習慣“得寸進尺”

其實樓主的經歷,我相信很職場人都遇到過,本來在職場中,同事之間的互相幫助是應該的事,所以一般有同事開口請你幫忙的時候,你也不會拒絕,但是的長期縱容,最後就可能傷害彼此間的感情,甚至損害自己的利益。

心理學上有個現象,叫“進門效應(Foot In Door Effect)”,又稱得寸進尺效應。

指的是一個人如果接受了別人一個微不足道的請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是想給別人留下一個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極有可能接受其更大的請求。

同時,被幫助的人也會有“得寸進尺”的心理,他認為對方很願意接受自己的求助,對方答應的越爽快,被幫助的人就認為這種幫助來的很輕鬆,越是輕而易舉得到的,越是覺得不值錢。

慢慢地,被幫助的人就會覺得心安理得,理所當然,就會提出越來越多過分的要求,一旦對方實在難以接受,拒絕了一次,被幫助的人就會覺得對方是故意不幫忙,甚至產生憎恨、敵對的情緒,也就是我們上面講到的那個例子。

所以,我們也一直堅信:職場中,不要跟同事走的太近,無論你是助人一方,還是索取一方,都要注意同事之間的“邊界感”,否則害人又害己!

被同事蹭車1個月,一天有急事提前開車離開,收到微信以為看錯了

二、職場人際交往需要注意“邊界感”

1、不互相干涉私生活

注意邊界感的第一點就是不互相干涉私生活,不要隨意評價某位同事。

有些人特別喜歡傳播、談論職場八卦隱私,甚至把這種“小道消息”當做自己社交的資本。

原來我們公司有位同事就特別喜歡做這種事,公司裡有位經理是研究生畢業,還沒到30歲,沒結婚,跟公司的一位普通的女實習生走得比較近。

平時這位同事就喜歡在背後嚼舌根,說這位男經理“老牛吃嫩草”、“小姑娘還挺會來事”之類的話,結果讓當事人知道了,弄的女實習生在公司非常尷尬,經理也非常生氣,直接把這位同事調走了。

其實,只要在法律與道德的框架之下,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任何人沒有權力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別人。

被同事蹭車1個月,一天有急事提前開車離開,收到微信以為看錯了

2、清楚同事的底線

如果你不清楚你同事的底線在哪裡,那你就很難明確一個關係上的合理界限。

每位同事的成長經歷不同,生活的圈子不一樣,所以他麼的底線和能接受的事情都不太一樣。

有的人可能是單親家庭長大的,那你就不要在他們面前說單親教育的問題;有的男同事,收入沒有老婆多,那你就不要強調男人吃軟飯的事;有的同事,禿頂了,那你千萬不要去碰他的頭髮,拿頭髮說事等等。

清楚同事的底線,說話做事的時候,儘量注意一下,有的玩笑能開,有的玩笑開不得,這樣不僅不會疏遠你們之間的關係,反而能讓你們相處起來,更舒服。

被同事蹭車1個月,一天有急事提前開車離開,收到微信以為看錯了

3、堅持自己的原則

最後一點就是堅持自己的原則,前面的例子我們講到了,樓主自己的車成了別人的“順風車”,怕影響同事感情,就一直毫無原則的接受同事小王的蹭車要求,結果還是弄的關係破裂。

所以,我們自己做人做事也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從一開始就表明自己的態度,你一貫的忍讓和縱容,會讓對方覺得你是一個沒有底線和原則的人,時間越長,邊界越模糊,等到自己無法承受,想要改變的時候,就會兩敗俱傷。

最後,用一個小故事結尾:

從前有一群小刺蝟生活在一起,冬天來了,大家需要抱在一起互相取暖,抵禦嚴寒。 但是抱得太緊就會扎傷對方,不抱的話就會被凍死,就這樣,他們一次又一次的嘗試,最終找到了一個既不扎傷彼此,又能互相溫暖的距離,順利的度過了寒冬。

所以,我們在職場中,處理與同事之間的關係,也是同樣的道理,過於“親密”並不是什麼好事,保持一定距離,反而對雙方都好。

—— END ——

被同事蹭車1個月,一天有急事提前開車離開,收到微信以為看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