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用7張圖告訴你,千萬不要和負能量的人做朋友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踢貓效應”:

一個人在公司受到老闆批評,回到家就把沙發上跳來跳去的孩子臭罵一頓。

孩子心裡窩火,狠狠去踹身邊打盹兒的貓。

貓逃到街上,正好一輛卡車開過來,司機趕緊避讓,卻把路邊的孩子撞傷了……

人的不滿情緒和負能量,會沿著社會關係鏈條依次傳遞,像傳染病一樣擴散。

為什麼不能和負能量的人做朋友?

看看哈佛大學分享給學生的這組漫畫,或許你能從中找到最好的答案。

01

  • 負能量的人害怕改變,正能量的人歡迎新機會到來。
哈佛大學用7張圖告訴你,千萬不要和負能量的人做朋友

大家可能聽過硅谷鬼才肖恩·帕克這個名字。

但很少人知道,在幫助扎克伯格的Facebook大獲成功之前,他曾經開垮過兩家公司。

第一家公司是史上最早的音樂分享網站,雖然用戶突破千萬,但後來因為唱片版權問題,賠款太大宣告破產;

第二家公司雖然拿到了投資,可作為創始人的肖恩卻被投資機構聯合趕出了公司。

他一度身無分文,每天睡在朋友家的沙發上。

但是屢次受挫並沒有讓肖恩頹廢沮喪,相反他更加積極地去尋找下一個機遇。

他以敏銳的目光發現Facebook的前景,便主動找到扎克伯格,大力推銷自己的營銷模式。

當他提出Facebook可以實現上億美元的估值時,當時還是大學生的扎克伯格大跌眼鏡,差點沒把他當成騙子轟走。

後來的結果我們都知道,肖恩利用自己前兩次開公司積累的營銷技巧,以及在失敗中獲得的寶貴經驗,為Facebook的成功立下了汗馬功勞。

人們常說:“溫水煮青蛙。”

負能量的人,習慣一直呆在低層次的圈子裡不肯改變。

正能量的人,主動擁抱機會和變化,尋找廣闊的天地。

他們成為更好自己的同時,也會成全身邊的朋友。

02

  • 負能量的人覺得沒必要稱讚他人所做的事,正能量的人卻往往會看到並讚賞他人的好。
哈佛大學用7張圖告訴你,千萬不要和負能量的人做朋友

卡耐基說:“欣賞別人,是一種氣度,一種發現,一種理解,一種智慧,一種境界。”

一句簡單的稱讚,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聲臨其境》第二季的半決賽中,倪萍請董卿做助演嘉賓。

當主持人問倪萍,怎麼想起找這麼一位助演時,倪萍說:

“我給她發了條信息,我說,你有空就來,她就答應了。”

為什麼僅僅一條信息就能把大名鼎鼎的董卿請來呢?

董卿有些激動地告訴觀眾:

剛出道那會兒她和倪萍並沒有什麼私交,但是她從同事的口中聽到過倪萍的稱讚,這對她的職業生涯產生了巨大的鼓舞。

即便她並非專業的配音演員,但是倪萍竟然看重她,覺得她能行,她就願意站在她的身邊。

生命,是一種回聲。

你給出信任,就會收穫信任;

你給出讚美,就會收穫支持;

你給出愛,也必然會收穫到愛。

反之,亦然。

一個內心冷漠,充滿負能量的人,永遠也不會發現這個世界的美好。

03

  • 負能量的人往往覺得世界應該圍著他打轉,正能量的人卻會伸出手扶他人一把。
哈佛大學用7張圖告訴你,千萬不要和負能量的人做朋友

看過這樣一則寓言。

一頭馱著沉重貨物的驢,氣喘吁吁地請求只馱了一點貨物的馬:

“幫我馱一點東西吧。對你來說,這不算什麼;可對我來說,卻可以減輕不少負擔。”

馬不高興地回答:“你憑什麼讓我幫你馱東西,我樂得輕鬆呢。”

不久,驢累死了。主人將驢背上的所有貨物全部加在馬背上,馬懊悔不已。

負能量的人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只懂得索取,從來沒想過付出,最後害人害己。

很喜歡胡雪巖那段關於“打傘”的經典故事。

年輕的時候,作為小夥計的胡雪巖經常要幫東家四處催債。

一次,遇上了大雨,路邊的一位陌生人也被雨淋溼。

正好那天他隨身帶了傘,便幫人家打傘。

後來,每到下雨時,他便常常幫一些陌生人打傘。

時間一長,那條路上認識他的人也就多了。

有時,即便自己忘了帶傘也不怕,因為會有很多她曾經幫過的人為他打傘。

予人玫瑰,手有餘香。

和正能量的人在一起,你會收穫人生路上的一盞明燈,照亮了別人,也點亮了自己。

04

  • 負能量的人總將錯誤怪到他人身上,正能量的人懂得為自己的失敗負起責任。
哈佛大學用7張圖告訴你,千萬不要和負能量的人做朋友

前兩天,公司進行人事調整的時候,發生過一個插曲。

兩個新人競爭同一個項目主管的崗位,平時表現並沒有那麼突出,而且還因為幫別人“背黑鍋”被部門經理問責過的小A,竟然獲得了獨立帶團隊的資格。

小B自然憤憤不平,去找經理詢問緣由。

經理也沒多和他說什麼,只留給他一句話:

“不要總為自己的失敗找藉口,多想想自己能不能承擔起工作的責任。”

其實小B的個人能力比小A還要略勝一籌,但是每當團隊任務出現問題的時候,他都是第一個甩鍋,從別人的身上找藉口,嚴重影響了整個團隊的士氣。

而小A恰恰相反,寧可自己受點委屈,也不會逃避整個團隊的責任。

因此,大家都喜歡和小A合作,凝聚力更強,工作也更出色。

古語云:“良農不為水旱不耕,良賈不為折閱不市,士君子不為貧窮怠乎道。”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

但是能夠剋制這種本能,主動承擔責任的人,不僅能夠不斷地提升自己,還能夠帶動身邊的人共同成長。

05

  • 負能量的人只會想著個人利益,正能量的人卻不傷害到他人的感受。
哈佛大學用7張圖告訴你,千萬不要和負能量的人做朋友

曾經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段話:

你有一個兒媳,你嫌兒媳不懂事;你有一個女兒,你希望她掌管婆家大權。

你開車時討厭行人,你走路時討厭車。

你打工時覺得老闆太強勢太摳門,你當老闆後覺得員工太沒責任心沒執行力。

你是顧客認為商家太暴利,你是商人覺得顧客太挑剔。

面對任何問題,負能量爆棚的人喜歡從自己的利益為出發點考慮,而置別人於不顧,往往就會失之偏頗,甚至傷害他人。

而正能量的人,凡事都會設身處地,換一個角度為他人著想。

於是,原本疑惑不解的問題也好,困難重重的問題也罷,都可能會變得豁然開朗迎刃而解了。

林清玄在《送一輪明月給他》一文中寫道:

“我們時時保有善良、寬容、明朗的心性,不要說送一輪明月,同時送出許多明月都是可能的,因為明月不是相送,而是一種相映,能映照出互相的光明。”

一個懂得為他人著想的人,一定也能夠給身邊的人帶去溫暖,並且將這份溫暖不斷地傳遞下去。

06

  • 負能量的人想看到其他人失敗,正能量的人則希望看到其他人成功。
哈佛大學用7張圖告訴你,千萬不要和負能量的人做朋友

有人在知乎上問:為什麼有些人總希望身邊人失敗,尤其在自己失敗以後?

一位網友總結了一副對聯打趣道:

上聯:別人成功靠運氣,我成功則靠實力。

下聯:別人失敗他傻逼,我失敗則怪時運。

橫批:雙重標準不動如山。

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人嫉妒纏心,無法接受自己不如人的事實。

今年暑假,央視《第一時間》曾曝光多起“被好友篡改志願,致其落榜”的新聞。

其中有很多情況,都是因為自己考砸後,“不想見到別人比自己成功”引發的惡果。

東野圭吾說過:

“這世界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見不得別人好,是人性中最大的負能量。

很喜歡李嘉誠教子的那句名言:“假如他和別人合作,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只拿六分。”

人和人之間,互相成就,遠比互相詆譭,互相為對方穿小鞋要來得輕鬆快活。

你會發現,成就一個人,遠比毀掉一個人,意義更為深遠。

因為,成就他人,亦是在成就自己。

07

  • 負能量的人遇到任何事都先退縮,告訴自己不行;正能量的人卻會想辦法改變,讓自己活得更好。
哈佛大學用7張圖告訴你,千萬不要和負能量的人做朋友

有一句話說得好:這個世界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絕望的人。

有“掃地王”之稱的新東方優秀講師張少雲,出身貧困農村。

在新東方實用英語學院讀了兩年非正式的大專英語,畢業後就在新東方看教室、打掃衛生。

那時他並沒有滿足本職工作,而是把目標放在了近在咫尺的那些明星講師身上。

他在家裡掛了一個小黑板,模擬課堂,一遍一遍地講,一遍一遍地寫。

當時沒有人看好他的未來,甚至有些人還暗自嘲笑他的努力。

對此張少雲充耳不聞,整整堅持了一年。

後來當他把這小黑板帶到新東方大樓,直接給招聘主管老師模擬講課,並獲得教師聘請時,震驚了所有人。

如今張少雲還在用他的積極勇敢,指引著更多的學生向上攀登。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千萬不要給自己設置天花板,更不要還沒有嘗試就打退堂鼓。

和優秀的人在一起,勇敢地向上生長,你才會站在不一樣的高度,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久入芝蘭之室而不聞其香,久入鮑魚之肆而不聞其臭。

人生就是這樣:你和誰在一起,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很多時候,我們活得不開心並不是因為自己犯了什麼錯,而是身邊有了這樣一些錯誤的朋友。

人生苦短,請遠離那些充滿負能量的朋友。

做一個內心沒有陰霾的人,生活才能處處充滿陽光。

哈佛大學用7張圖告訴你,千萬不要和負能量的人做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