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喜歡看“十分鐘講完一部電影”是什麼心態?

黃韜銘


首先非常榮幸能被頭條官方邀請回答此次問答,這裡我根據自身的真實感受,言表自己的個人觀點,總結有以下幾點。

一、電影解說混剪類自媒體的火爆興起:

無論是今日頭條還是抖音,都能看到很多優秀的電影解說視頻,影視解說作為一個泛娛樂領域,在自媒體平臺都非常受歡迎的,受眾人群也非常廣。

二、能節省時間,快速瞭解新電影:

快節奏生活,對於很多上班族的群體來說,能抽出點時間完整看完一部電影,變成一件很難的事情,通過“十分鐘講完一部電影”,這種形式比花時間去看完整版的電影來的更省時間。

三、有助於自己判斷是否決定看完整版的電影:

各種電影滿目玲琅,“十分鐘講完一部電影”該類型的解讀時間短但講述完整,有助於短時間內通過電影解說了解一部影片,用混剪電影片段的形式,保留了電影的精華部分,剪掉了不太重要的情節。我看過很多優秀的解說剪輯電影,看完感覺比較充實,邏輯比較清晰,能剖析出電影背後想表達的道理乃至細思極恐的事。

最後感謝平臺,鄙人不慧,望能在頭條平臺結交更多能人異士共同學習成長。


藝芳影視剪輯


“十分鐘講電影”的心態並沒有什麼,只是當今社會快節奏下發展的結果。

對於電影院放映電影來說,一部電影平均需要兩個小時,實際上一部電影主要核心內容很短,但是它這樣長的篇幅主要是通過畫面來塑造一個完整的電影世界,通過對話和情節來豐滿人物推動事件發展,從中給人予感動和思考等等。

但是現在快節奏生活下,我們沒有很多時間去細細品味這些電影。如果我們只要用幾分鐘就能縱觀全貌,那也未嘗不是一種好的選擇。

因此“十分鐘電影”這樣的“快餐文化”便應運而生了。

在這樣的模式下,我們只需要短短几分鐘便能清楚這個故事的起因經過發展結果,瞭解核心內容,並不需要我們有太多思考。

“十分鐘看電影”有個缺點,當然這也是大部分“快餐文化”的缺點,創作者在把電影濃縮的講解過程中,它的剪切片段,配合它描述的東西,簡單填鴨給我們的,這些東西只是電影剪輯創作者自己思考的產物,正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萊特”那樣,並不一定完全符合原著原意。

畢竟魚和熊掌是不可兼得的。如果覺得“十分鐘看電影”裡面有些電影不錯,可以自己去看完整版。

如果是恐怖片,我八成會選“十分鐘看電影”這樣的剪輯來看。



鐵牛說歷史


這不是什麼心態的問題,而是你不願意把更多的時間花在一部劇的身上。你希望看到更多的劇。

所以你會想要加速看完一部劇。這是一種正常現象,不然電影解說,電影剪輯這個行業也不會這麼發展迅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