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壩魚有多大?

用戶8452711610019


三峽大壩,全長3335米,高有185米,三峽大壩工程投資為954.6億元人民幣。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工程,而三峽水電站,在2012年就已經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站和清潔能源生產基地。所以,三峽大壩堪稱世界奇蹟,而我國也因此被稱為:基建狂魔。

三峽大壩的建成對於中國人來說是歷史性的,可以載入史冊的那種,就三峽水電站而言,每年的發電量可以造福數以萬計的人民,在2018年,三峽水電站年發電量突破1000億千瓦時,突破了世界單個水電站年發電量的最新紀錄。


三峽大壩魚有多大?

就三峽大壩來說,最大的魚應該就是中華鱘了吧,中華鱘是一種頭尖吻長,體態呈紡錘形的古代魚類。平均身長有40釐米,而目前發現的最大的中華鱘有1.3米身長,體重最重達1200斤。說到1200斤可能有很多人沒有這個是多重的概念,這麼說吧,10個成年人的重量大約有1200斤。

中華鱘生命週期較長,年齡可達40年歲,因為鱘魚是一億五千萬年前中生代留存下來的古代魚類,所以中華鱘是“活化石”般的存在,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著“水中大熊貓”之稱。


但是因為三峽大壩建成並沒有魚類洄游通道,所以在大壩截流後,三峽水庫區原有的四大家魚產卵場消失,雖然說中華鱘每次產卵能夠高達上百萬顆,但是魚卵成活率比較低,而能夠長成成魚更是少之又少。再加上三峽水壩的存在阻擋了魚類的洄游產卵,所以不僅很多魚種類消失,而中華鱘也成為了瀕臨滅絕的動物。

而三峽水壩最大的魚類除了中華鱘還有人聲稱見過巨大的墨魚,還有長的巨大能夠“吃人”的水怪鯰魚。但是這一切都無從考證。


因為三峽水壩沒有洄游通道,魚類無法洄游產卵,所以對於魚類來說是影響巨大的,因此有人否定了三峽大壩的建立作用。

其實,有得就有失,就三峽大壩來說,雖然對魚類存在了影響,但是三峽水電站對國人來說卻是貢獻巨大的。三峽大壩發電站,每年都要發很多電,而水力發電多就可以減少碳排放,從而保護環境。並且因為三峽大壩的存在,可以在水多的時候蓄水,水少的時候洩洪,就光這一點就減少了很多次的旱澇和洪澇。


而針對於保護魚類洄游產卵,國家也考慮到了這點,在三峽大壩的兩頭建立了魚梯,是一種連續性階梯性的水槽。而需要洄游產卵的魚類,就可以通過魚梯,一點一點往上跳,往上游,中間還有可以休息的平臺,這樣魚類就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遊過三峽大壩,回老家產卵。

並且,還建立了稀有魚類保護區,把稀有的珍稀魚類保護起來,人工飼養,繁殖,避免滅絕的發生。並且在人工繁殖後,長出正常的魚苗然後再把這些人工繁殖的魚苗放到魚類的產卵地,這樣可以大大的降低三峽大壩對魚類生態的影響。

因此,雖然三峽大壩的存在影響了魚類的洄游和魚類正常的遷移,但是也做出了相對的應對措施。並且,三峽大壩對於國人的貢獻是巨大的,在世界乃至歷史上都是豐碑級別的,所以我們不能因噎廢食。


媽媽不好惹


昨天我看到有條478.26斤的魚在離岸201.5米的地方遊。


在0777


三峽大壩,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發電工程,位於湖北宜昌三鬥坪鎮境內。

三峽大壩距下游的葛洲壩僅有38公里,大壩工程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主壩工程,二是導流工程,全長有三千多米。

大壩壩頂高度為185米,水電站大壩高度為181米,長度為2335米,正常蓄水175米,目前的裝機容量為2240萬千瓦。

通俗的講,人工修築起來的擋水壩體工程,我們就稱之為大壩或水電站,而將水電站建成後形成的湖泊稱之為水庫。

也即是說,三峽大壩蓄水而形成的人工湖就叫三峽水庫。這個水庫總面積為1084平方公里,涉及湖北和重慶21縣市。

如果蓄水高度達到175米,則水庫總容量將達到393億立方米,水深將超過一百米。那麼這麼深的水中有多大的魚呢?

在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簡單的瞭解一下長江流域都有哪些魚類資源。

長江水系現有魚類400餘種,其中有350多種是淡水魚類,河海洄游性魚類有11種。

在洄游性魚類中又有9種是溯河洄游性魚類,如中華鱘、鰣魚(shí)等。還有鰻鱺、松江鱸等降河洄游性魚類。

長江中的鯉形目魚類有260多種,鯰形目魚類有41種。

據統計,長江中的特有魚類有147種,佔長江魚類種類的42%,僅上游的特有魚類就有117種,剩下的分佈在中下游。

長江盛產青魚、草魚、鰱、鱅、長吻鮠(wéi)、黃顙(sǎng)魚、鯰、鯉、鰣、圓口銅魚、鯽、刀鱭和鰻鱺。

達氏鱘、中華鱘、白鱘(已滅絕)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花鰻鱺、貝氏哲羅鮭、胭脂魚、金線䰾、松江鱸屬二級。

近年來,長江流域中特有的一些野生魚類數量和種類都在持續減少,其中不少大型洄游性魚類的減少趨勢最為明顯。

比如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白鱘,就在去年底被宣佈滅絕。白鱘體重可以達到300公斤,體長最長可達7米左右。

這種魚主要生活在長江宜賓至江口的干支流中,春季溯江而上至上游進行產卵,白鱘是僅次於中華鱘的古老大型魚類。

葛洲壩截流蓄水後,白鱘上溯繁殖的通路被阻攔,儘管在葛洲壩壩下江面曾出現過新繁殖地,但最終未能挽救其滅絕。

三峽庫區蓄水後,中下游銅魚的捕撈比例從33%下降到十年前的6%,而上游的比例變化不大,這一數據來自西南大學。

據專家介紹,三峽水庫蓄水後,庫區的急流險灘消失,水文環境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對流水性魚類來說,影響非常大。

像圓口銅魚、黃顙魚和長吻鮠等流水性魚類急劇減少,鯉魚、白鰱等靜水性魚類明顯增加。庫尾魚種要比庫中心豐富。

還有一個現象就是,長江魚類產卵地的變化。據西南大學姚教授介紹,三峽庫區的蓄水主要對半洄游魚類影響比較大。

三峽庫區重慶段的魚類產卵場幾乎消失,流水性魚類繁殖需要水流速度。當流速減小到一定程度後,魚卵會沉底腐爛。

據不完全統計,自2003年以來,重慶三峽庫區已組織數十次大規模的魚類人工增殖放流活動,共計放流魚種700萬尾。

目前庫區的魚類主要有鰱魚、鯉魚、草魚、鱅魚、胭脂魚等,大部分都是人工增殖放流的魚,野生魚的數量不容樂觀。

像中華鱘這種大型的野生洄游性魚類已經很難尋覓,與白鱘一樣,中華鱘也是在夏秋季洄游到上游金沙江一帶去產卵。

葛洲壩和三峽大壩先後蓄水後,中華鱘的產卵通道被阻攔,雖然有洄游通道,但對於這種大型魚類來說就是有去無回。

如果三峽庫區中還有中華鱘,不論是野生的還是人工放流的,都會是庫區中最大的魚。

中華鱘被稱為“長江魚王”,通常能長到300公斤,體重最大可達600公斤。中華鱘不但體型大,而且壽命長,能活40年。

中華鱘一千多斤的體重,絕對是三峽水庫中的龐然大物。

中華鱘在長江上游繁殖,幼魚順江而下,在長江口稍作停留,後在大海中成長。產卵一次需要往返洄游5000多公里。

2012年後,中華鱘的自然產卵未被監測到,直到2017年才再次發現魚卵,據聲吶監測,洄游壩下產卵的魚僅有個位數。

如果三峽大壩中還有中華鱘,那無疑它就是水庫中最大的魚,保護中華鱘刻不容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