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以公證的名義!新時代的“半邊天”分外美麗

在中國,隨著“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的成立,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提出,女性的地位進一步提升。在象徵著女性獨立、男女平等的“三八國際婦女節”來臨之際,小編帶大家透過公證這個“小窗口”,來看看咱們新時代女性的魅力!面對不平等,法律保障女性享有繼承權“啥?嫁出去的女娃也能繼承房子?”這是家住本溪市的張大爺來到公證窗口諮詢房產繼承事宜時發出的疑問。原來,張大爺在老伴去世後,打算將名下的一套房產給兒子,但從房管部門瞭解到,房產屬於張大爺與他老伴兩人的夫妻共同財產,由於老伴去世,她的那份產權就成為了遺產,需要先辦理房產繼承才行,於是張大爺便來到了公證處諮詢。嫁出去的女兒沒有參與孃家財產分配的資格,這是張大爺的傳統思想,張大爺的女兒多年前已出嫁,在張大爺看來,女兒已是夫家的人,沒有繼承孃家財產的權利。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被繼承人的子女屬於第一順序繼承人,女兒儘管出嫁也沒有喪失繼承父母遺產的權利,也有權利去表示繼承與否。在公證員的解釋下,張大爺才瞭解到原來女兒也有繼承權,於是準備回家約女兒一同商量房產繼承的事。

我國憲法明文規定,婦女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國家保護婦女的權利和利益。面對家庭暴力,拿起法律的武器冷靜地說“不”“請問我臉上、手臂上的這些傷口能辦理保全證據公證嗎?我遭遇了家暴,需要留存一些證據,方便以後維權。”趙女士來到公證窗口詢問。原來趙女士的丈夫性格暴躁,稍有不順便對趙女士拳腳相加。遭遇家暴的趙女士並沒有一味地忍氣吞聲,而是查閱相關法律並冷靜地蒐集證據,預備通過維權來結束這段不得安寧的婚姻。由於皮外傷會隨著時間自然恢復,所以趙女士希望藉助公證將自己受傷的情況保留下來,形成有力證據。在瞭解趙女士的訴求後,公證員依照程序通過拍照記錄的方式,將當時傷口的狀況留存下來,讓趙女士的維權之路多了一份保障。女性在面對家庭暴力時,多為弱勢的一方,而忍氣吞聲只會讓家暴的氣焰更囂張,在如今的法治社會,《婚姻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等多部法律都是女性維權的“保護傘”。其中《反家庭暴力法》是我國於2016年開始施行的一部專門為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障家庭成員合法權益的法律,在這部法律中明文規定了面對家庭暴力的侵害行為時,受害方的維權途徑:1.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單位、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婦女聯合會等單位投訴、反映或者求助;2.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3.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通過民事強制措施抑制家庭暴力。面對家庭暴力,新時代的女性要懂得並敢於拿起法律的武器預防和制止不法侵害的發生,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面對夫家偏見,用能力展現自強獨立的真我“簽完這份補充協議,我們之間就兩清了。”王小姐與她的前夫在公證窗口簽字時說道。王小姐與前夫兩人於去年離婚,但離婚時沒有對房產歸屬進行約定,現在房產的按揭貸款已清償,王小姐打算把這套房產的歸屬也明確清楚,便找來前夫商量。“當年結婚時,你父母總擔心我是衝著房產來的,可婚後這套房子的按揭其實大部分是我負擔的,現在我的工資收入比你高,生活條件比你好,這套房子就歸你吧,畢竟夫妻一場。”王小姐對前夫說著,眼裡已經沒有了離婚時的憂傷。通過諮詢瞭解,當年王小姐跟丈夫結婚時,還是一個小職員,家中父親早逝,家裡經濟比較困難,母親獨自將她撫養長大供她讀完大學,結婚時孃家沒有什麼陪嫁,婆婆一直對她埋怨不已,嫌她家窮。現在王小姐經過自己的努力,得到公司的重用,成為了某外資企業的業務經理。丈夫平時的冷漠和婆婆的冷言冷語,讓王小姐鼓起勇氣提出了離婚。這次約前夫來到公證處辦理離婚補充協議公證,約定那套房產歸前夫所有,並配合前夫辦理了產權變更手續。“我們女生不是為了房產錢財才結婚的,我們自己有創造財富的能力,那些‘為房結婚’的陳舊觀念早就OUT了。”王小姐離開窗口時笑說到,果然自信的女性最美麗。面對艱難困苦,用堅韌勤勞撐起一個家“同志,我們要立遺囑把房產給兒媳婦,該怎麼辦理?”一對老夫妻相互攙扶著來到窗口前問道。老太太告訴公證員,他們的兒子早逝,早年喪子讓老人痛不欲生,也讓這個家風雨飄搖,女兒在國外定居,幾年也沒回來看望父母,好在兒媳不離不棄、任勞任怨,多年來靠她一人把家給撐了起來,讓老人也得以安享晚年。現在兩位老人打算將自己名下的房產在百年之後留給兒媳,來表達自己多年來的感激之情。今天,兩位老人特意過來問問立遺囑的事。公證員告訴老人辦理遺囑所需的相關材料後,沒隔幾日兩位老人在公證員的協助下順利地辦理好遺囑公證,將心意用公證的方式確定下來。賢良淑德、敬老慈幼這些傳統美德在當代女性的身上得到了延續和發揚,也讓女性的魅力愈顯韻味,更顯悠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