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口,擁有這款APP就夠了……

在海口,擁有這款APP就夠了……
在海口,擁有這款APP就夠了……

“互聯網+政務服務”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關鍵舉措之一,但實踐過程中,部分地方出現政務APP建設一哄而上、數量過多、各自獨立等問題。對此,海口加強政務APP數量的“瘦身”,統籌打造“一站式”線上公共服務平臺——椰城市民雲,將城市多類服務統一納入,“一站式”滿足市民多樣化需求,有效提升了政務服務便利度。

7月23日,椰城市民雲入選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第四批制度創新案例,通過“一個APP生活在海口、旅遊在海口、辦事在海口”的智慧城市建設範例,引發廣泛關注。海口市委深改辦(自貿辦)常務副主任楊善華表示,海口主動作為、積極謀劃,把制度創新作為營商環境改善的重要推手,形成人人有責、比學趕超、合力推進的工作氛圍,切實扛起省會城市責任擔當,勇當先鋒、做好表率,爭當海南自貿區制度創新的“排頭兵”,全力推進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

在海口,擁有這款APP就夠了……

通過市民遊客中心大屏幕,可直觀地感受智慧海口建設。本報記者 蘇弼坤 攝

註冊用戶已突破百萬

對於市民遊客來說,椰城市民雲不僅是一款現象級的“網紅APP”,也是和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線上公共服務平臺。

統計顯示,截至今年6月中旬,椰城市民雲註冊用戶已突破103萬,約佔海口常住人口的45%。用戶使用椰城市民雲APP,實現了申請受理、材料提交、進度查詢全程網上辦,有效提高了辦事效率。

據介紹,椰城市民雲以百姓需求為導向,整合民生保障、家庭生活、交通旅遊、健康醫療等各類主題的數百項公共服務,將智慧海口濃縮到市民手掌心。以健康醫療為例,椰城市民雲目前已接入12家省、市級二甲以上醫院,讓百姓足不出戶即可享受預約掛號、在線繳費、報告查詢等智慧醫療服務。

讓市民遊客倍感便利的是,在交通旅遊方面,椰城市民雲提供港口預約購票服務,創新性地將瓊州海峽隨到隨排的過海模式轉變為網上提前預約,極大縮短了旅客等待時間,緩解了港口擁堵。今年春運期間,預約司機比非預約司機至少提前1小時過海。

多管齊下打通“信息孤島”

椰城市民雲受歡迎的背後,是海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建設,打通“信息孤島”,為市民遊客提供統一規範、高效便捷公共服務體驗。

海口成立以市委書記、市長為雙組長的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負責項目指導和監督。發佈《海口市人民政府關於政務APP建設相關問題的通知》,原則上不再單獨新建財政出資的政務APP,打造全市統一的超級APP——椰城市民雲。制定《椰城市民雲建設方案》《海口市政務信息整合共享工作方案》《海口市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加強椰城市民雲頂層設計和建設統籌。

為打破部門壁壘,海口結合相關單位信息化建設程度、經濟社會發展和市民生活需求迫切度等,逐一上門進行業務對接、開展服務上“雲”工作。截至目前,已接入省、市級單位60家,包括民生保障、交通旅遊、就業創業、健康醫療、家庭生活、文體教育、嬰幼服務、環境氣象等在線公共服務427項。與入駐單位建立全天候溝通協作渠道,全部服務統一接入標準、統一巡檢、實時預警。此外,藉助城市“大腦”對海量數據的收集、分析和共享功能,為用戶提供更優化的信息服務。

值得關注的是,海口打造全市統一身份認證體系,通過建立市民和企業法人身份信息權威數據源,彙集不同來源的用戶註冊信息,打造統一規範、權威的用戶身份庫,構建用戶實名認證體系。

打造惠民服務升級版

作為海南首個城市級公共服務一體化平臺,椰城市民雲實現跨層級、跨部門、跨業務的公共服務整合,解決了海口政務類APP多頭建設、重複開發導致的公共服務資源浪費問題,杜絕了“殭屍APP”出現。同時,有效解決了各部門信息平臺自成體系、數據沒有統一標準、系統之間互不兼容,形成了一個個條塊分割的信息孤島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椰城市民雲APP是海南首個實現電子證照互認互通的公共服務平臺,居民個人電子駕照、電子健康證、電子獻血證已經在區域範圍內試點電子證照應用場景,如海口市範圍內已試行電子駕駛證和健康證替代紙質證件;電子獻血證已獲得海南省血液中心的認可,在全省範圍內有等同於紙質證件的效力等,為電子證件的應用場景拓展提供了先行經驗和可行模式。

下一步,海口將繼續做好椰城市民雲流程優化、數據更新、服務保障等工作,加強與海口城市“大腦”的有機結合,為市民提供全生命週期的公共服務,讓數據多跑路、百姓少跑腿、企業好辦事。進一步實現本地區全人群覆蓋、全天候受理和“一站式”辦理,為優化海口人居環境、營商環境,助力海南自貿區建設提供全面的服務支撐,讓廣大市民、企業享受到海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成果和自貿區建設紅利。

在海口,擁有這款APP就夠了……

本報記者 蘇弼坤 攝

在海口,擁有這款APP就夠了……

海口率先推廣試點 “無稅不申報”制度

適用條件

當期無應稅收入或計稅依據為零;未做票種核定,即已申請發票票種核定、領購發票的納稅人不適用;屬於增值稅小規模單位納稅人,包括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

稅(費)種範圍

增值稅和消費稅及其附加稅費、土地增值稅、資源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環境保護稅、車船稅、車輛購置稅、菸葉稅、印花稅、耕地佔用稅、契稅、文化事業建設費等17個稅(費)種。

7月23日,記者從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第四批制度創新案例發佈會上獲悉,為進一步推進辦稅便利化改革,切實減輕納稅人和基層稅務人員負擔,省稅務局創新稅收徵管模式,從今年7月1日起在海口率先試點推廣“無稅不申報”制度。

據瞭解,“無稅不申報”稅(費)種範圍包括增值稅和消費稅及其附加稅費等17個稅(費)種,納稅人需同時滿足當期無應稅收入或計稅依據為零等3個條件。國家稅務總局海南省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無稅不申報”主要強調納稅人申報稅款的自主性,具體包括推行稅(費)種按次申報的減法措施和加強後續監管的加法措施,簡政放權,放管結合,促進納稅人自主申報、正確履行申報納稅義務。同時,明確已做發票票種核定的納稅人不適用,實現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還責還權於納稅人。

據統計,“無稅不申報”制度惠及海口無發票票種核定小規模單位納稅人約59000戶(約佔海口全部小規模單位納稅人的54%、全部單位納稅人的45%),每年將減少無發票票種小規模單位納稅人零申報約60萬戶次,有效促進了海口營商環境優化提升。

7個制度創新案例

●椰城市民雲

●無稅不申報制度

●建築工程施工許可告知承諾制

●優質農產品出口動態認證+免證書免備案

●打造全省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新體系

●建立全天候進出島人流物流資金流監管系統

●大數據集成創設旅遊消費價格指數指標體系

海南打出“組合拳” 加速優化營商環境

在7月23日發佈的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第四批共7個制度創新案例中,除了椰城市民雲、無稅不申報制度,其他五個案例同樣打出制度創新“組合拳”,加快推進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1

建築工程施工許可告知承諾制

海南創新審批模式,率先在全省範圍實行建築工程施工許可告知承諾制審批,通過優化施工許可條件、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實現施工許可證1個工作日發放,進一步壓縮了審批時限,提高了審批效率,實施效果走在全國前列,打造了建築工程建設審批“高速公路”。

截至7月22日,全省已有87個項目通過“告知承諾制審批”取得施工許可證。全省首張“建築工程許可告知承諾制”施工許可證,申請人從提交材料,到簽訂承諾書、領取施工許可證,前後僅耗時4小時,有效提升了政策紅利獲得感。同時,有效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經核查不符合施工許可條件、存在虛假承諾的,施工許可部門應採取相應監管措施;核查期內發生質量安全事故的,將建設單位直接列入誠信“黑名單”,並對其違法違規行為予以頂格處罰。

2

優質農產品出口動態認證+免證書免備案

海口海關探索創新農產品出口監管模式,全國率先對經省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動態認證的優質農產品出口免於出具檢驗檢疫證書和備案考核,進一步優化現有口岸監管體系,簡化出口流程和提交材料,將備案考核(註冊登記)時間由法定的20個工作日壓縮至7個工作日內,有效減輕企業的辦理時間和運行成本,推動海南省熱帶高效農業加快發展。

今年3月31日,海南省農業農村廳推薦首批經認證的優質農產品表單,海口海關已為表單內出口筍殼魚企業免於出境水生動物養殖場註冊登記,並對其9批次出口新加坡的筍殼魚(4655公斤、價值84978美元)免於出具檢驗檢疫證書。

3

打造全省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新體系

為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海南在全國率先以省級名義出臺《海南省不動產統一登記辦事指南》,搭建起全登記類型框架,將登記類型由原有的52種,擴展到57種,全部去除“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材料”的兜底條款,將受理材料清單具體化明確化,實現全省統一辦理時限,一套材料標準辦理登記,規範了政府服務行為,解決了市縣登記審查標準不統一等問題,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了優質、高效、滿意的服務。

4

建立全天候進出島人流物流資金流監管系統

著眼於自貿港建設“管得住,才能放得開”的基本要求,以大數據管控為基礎,著力建設全天候、實時性的人流、物流、資金流進出島信息管理系統,通過全面即時採集和共享進出島的人員、貨物、資金等信息,精準識別和管控進出島的“每一個人、每一件物品、每一分錢”,運用大數據分析感知社會態勢,輔助科學決策。

在此基礎上,建立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機制,提高施政效率。人流進出島信息管理系統自運行以來,預警人數12萬人,抓獲在逃人員1896名,確保了59國免籤人員正常往來;物流進出島信息管理系統自去年10月上線以來,核查出裝載貨物與申報貨物不相符的事件823起,發現1起在普貨中藏匿易燃易爆危險品的違法事件。

5

大數據集成創設旅遊消費價格指數指標體系

中國·海南旅遊消費價格指數是反映海南省不同時期與旅遊活動有關的商品、服務價格水平變動方向、趨勢、程度的重要指標,以週報、月報和年報的形式通過

政府網站等向社會定期公佈。同時,也是海南省運用大數據助推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大膽探索,填補了海南乃至全國旅遊管理與服務指標體系建設上的空白,對海南省大力推進旅遊消費國際化,系統提升旅遊設施和旅遊要素的國際化、標準化、信息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來源:海口日報

記者:曹馬志

編輯:禤達錦

審稿:陳璐

監製:陳新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