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視力是怎麼定義的?

低視力最新定義指患者即使經過治療或標準的屈光矯正後仍有視功能損害,其視力小於0.3到光感,或視野半徑小於10度, 但仍能應用或有潛力應用視力去做或準備做各項工作。

(來自百度百科)

一,分級

盲:

一級盲:最佳矯正視力低於0.02;或視野半徑小於5度。

二級盲:最佳矯正視力等於或優於0.02,而低於0.05;或視野半徑小於10度。

低視力:

一級低視力:最佳矯正視力等於或優於0.05,而低於0.1。

二級低視力:最佳矯正視力等於或優於0.1,而低於0.3。

低視力是怎麼定義的?

二,成因(不分年齡)

根據中國的調查結果,佔低視力病因第一位的是高度近視 ,第二位的是視神經萎縮,第三位的是先天性小角膜及小眼球,第四位的是原發性視網膜色素變性,第五位的是先天性白內障 術後無晶體眼,其次是黃斑變性、青光眼 、先天性眼球震顫、老年性白內障及先天性白內障 等。

低視力是怎麼定義的?

三,疾病的特點

低視力是怎麼定義的?

老年發病的特點

心理上許多老年人視力逐漸降低,本人及其家屬常認為是年老必然產生的現象,加上老年人無論在各種活動及社交上,均比一般人,特別是年輕人為少,缺乏康復要求的強烈願望,對治療及康復的要求不 高甚至拒絕治療與康復; 生理上,不少患者除了是功能減退外,常伴有聽力減弱,神經、呼吸及消化系統功能減退,還有全身性疾病如神經系統疾病、關節炎、心血管及呼吸道等嚴重疾患,老年人有時不太靈活,再接受檢查及訓練時易出現疲勞。

低視力是怎麼定義的?

兒童發病的特點

1、雖然低視力兒童所得的眼病可能與成人一樣,但結果可能完全不同,因為許多低視力或盲童可能僅有短暫的或根本無視覺經驗,缺乏進一步建立視覺記憶的基礎。

2、年幼兒童往往意識不到自己有視覺缺陷,他們的活動範圍受到明顯的限制,這對患兒以後的發育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另外,這些兒童由眼部及頭部的先天異常造成外貌受損,如再有智力或肢體殘疾,上述情況更加嚴重,因而會成為其他兒童嘲笑的對象。這樣會使他們離群索居,精神苦悶,這對兒童心理及全面成長都會產生不利影響。

3、有些兒童出生即為盲,經手術治療後 ,他們常常不像預期那樣即刻就有視力的恢復,往往需要較長時間的訓練。

4、兒童調節力較強,一般可保持8~10D甚或14D的調節力。

5、兒童與成人不同,他們往往能很自然的利用其殘餘視力。兒童對注視器的反應敏感,但如其對他們幫助不大,他們便會立即拒絕使用。

6、低視力兒童常合併其他生理缺陷,因此對他們的特殊教育與訓練將是綜合性的,比較複雜,花費也較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