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的少年感與奇怪的“中二病”

稀缺的少年感與奇怪的“中二病”

文/黃西蒙

與其他亞文化相似,所謂年輕人群體常見的“中二病”,也是來源於日本動漫文化,並在網絡文化的發酵下,成為不少人一種普遍的精神狀態。2013年,《中國青年》雜誌刊文《90後“中二病”大流行》,此話題算是進入了官方話語的視野,但此後多數評論觀點認為,所謂的“中二病”只是年輕人愛幻想、不切實際的一種表現,不足為道,也無傷大雅。然而,事實真的這麼簡單嗎?

“中二”的說法最初來自何處,各方有不同看法,據相關考證,多數人認為是由日本藝人伊集院光在其主持的廣播節目《深夜的馬鹿力》提出的,此後,“我剛得了中二病”這個說法從網上流行開來。網絡文化辭典《破壁書》對“中二”有這樣的定義:“中二病指的是某種自我意識過剩的精神症狀,中二是初中二年級的簡稱。雖然自命不凡、狂妄自大等精神症狀的確多見於青春期的少年,但這個詞其實更強調的是特定的精神狀態,而非特定的年齡段”。這個解釋比較客觀,說明“中二病”的幾個特點:其一,它多發於年輕人群體中,尤其是青春期荷爾蒙分泌旺盛的群體中;其二,它也不絕對是一個年齡的概念,有些人能把“中二”的精神一直帶入成年階段,而且不同程度的“中二”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現。

愛幻想和愛妄想是兩回事。比如,男孩子喜歡看武俠、歷史小說,喜歡把自己幻想成小說的主人公,這無可厚非,但如果真的想去做什麼“仗劍走天涯”“征戰天下”之類事,則未免入戲過深,有妄想之嫌。同理,女孩在青春期時情竇初開,沉醉於文藝小說和愛情電影中營造的氛圍,這天正常不過了,但如果過分沉浸其中,分不清現實與虛幻的區別,乃至陷入虛妄的情海中無法自拔,則會影響到日後的身心成長。圈子裡所謂的“中二病”,顯然指的是妄想的狀態,但很多人分不清幻想和妄想,或陷入自怨自艾的泥淖,或看不清自己正在臨近的危險沼澤,從而產生了些許“成長的煩惱”。

稀缺的少年感與奇怪的“中二病”

著名日本電視劇《我們都是超能力者》就講述了一個深陷“中二病”的高中男生的故事,他“成長的煩惱”便與此有關。在想象力漫無邊際的年齡裡,他經常自命不凡,認為自己要“拯救世界”,甚至渴望獲得“超能力”。耐人尋味的是,導演和編劇給他安排了另一個“妄想”是對男歡女愛的不著邊際的渴望,陷入這兩種妄念的男主角便發生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不過,大量觀眾卻為此劇的真誠叫好,因為它是為數不多的能直面年輕人“中二”心態的作品,既不因其瑣碎而逃避真相,也不因其羞澀而加以批判,因為真正直面並理解年輕人心理狀況的態度,才是會令人稱讚的。

“中二病”在國內語境的存在,也面臨上述的尷尬境地。一方面,很多已經走過青春期的人對這些“不靠譜”的東西看不上眼,覺得這是幼稚乃至無聊的東西,殊不知自己也曾為之迷狂,或因之迷惘。另一方面,一些人異化了“中二病”的概念,將之看成笑料,還在自以為是的“成熟”裡對那些葆有初心的人報以偏見。

要辨析其中的問題,還得搞清“中二病”產生的原因。從一般意義上講,青春期多發“中二病”,跟此時荷爾蒙分泌旺盛有關,因為此時不僅是精神“中二”的時候,也是身體發育和心理發育“野蠻生長”的時候,由過剩的精力衍生出漫無邊際的聯想,產生各種稀奇古怪的心態,倒也不令人意外。但“中二病”這種精神現象能在近年被具象化為一個概念,並在網上走紅,顯然有更細微和晚近的原因。

稀缺的少年感與奇怪的“中二病”

看著動漫尤其是日本動漫長大的90後、00後一代,是推動“中二病”話語從邊緣的亞文化走向輿論舞臺中央的主要群體。在這一代人三觀形成的最重要的時間裡,他們接受了很多講述“正義戰勝邪惡”“熱血鬥爭”“青春浪漫”之類的動漫敘事,其思維方式和知識結構也受到這些作品的影響。比如,著名動漫《七龍珠》《聖鬥士星矢》《數碼寶貝》《火影忍者》等,都講述了關於正義和勇氣的故事,其中的激揚情緒和戰鬥意志,很容易讓觀看者產生所謂的“中二”心理——比如,“變身超級賽亞人”“我的小宇宙要爆發了”“為我愛的人戰鬥到最後一刻”之類的經典橋段,會讓觀眾進入一種熱血澎湃、超越自我的精神體驗中。

而且,年輕人們不會把現實生活和動漫世界完全割裂開,強烈的代入感會讓人模糊現實與虛幻的邊界。只不過隨著歲月的流逝和現實的錘擊,大多數人會逐漸忘記曾經強烈的理想主義情懷,而漸漸“油膩”起來,他們一邊嘲笑著那些還在“中二”狀態裡的人,一面向自己曾經厭惡的形象飛速投靠,直到他們忘卻了自我,迷失了方向,最終在混沌的世事裡上下沉浮,再也無法回到那個簡單質樸的世界裡。

這些便是“中二病”的妙處。當然,也不是說“中二”的狀態都是好的,畢竟,不切實際的妄想一旦落入現實,往往會產生巨大的破壞力和糟糕的後果。在我來看,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以成熟心態和理性態度對待日常生活時,偶爾不妨“中二”一下,從而,便能對那些視為常態的庸碌生活多點反向的批判心,對那些毫不起眼的點滴歡愉與幸福多一些珍惜感。

(本文以本名首發於《中國青年報》。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