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致用:老莊韓的“無為”思想

道德經致用:老莊韓的“無為”思想


一、老子的無為而治

老子所講的“無為”側重於為政之說。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為什麼作為聖人,要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呢?這樣就可以把天下治理好嗎?

老子說:是的。“為無為,則無不治。”

無為,在《道德經》一書,所蘊藏的含義相當豐富。在弄清楚什麼是“無為”之前,我們先要明白,老子所說的“道”。

道,在道德經一書中,不同的語境具有不同的含義,概括起來有三重:常道,天道,人道。萬物之源是為常道,萬物之序是為天道,人為之舉是為人道。

“常道”作為萬物之源,造生天地萬物,同時給天地萬物的運行設定了一套秩序,這套秩序便是天道。人本為天地萬物的一部分,所不同的是,人有智,能體道。當人不再遵循天道,而以自身智能去改造世界的時候,人為之道就出現了。

本來天下是一輛無人駕駛的汽車,循道而行,自然有序。不幸的是,人類自以為有足夠的智慧去駕駛這輛汽車,於是,天下之治從天道之為變為人道之為。以人道代天道,進而以人道滅天道。

老子早早就洞察了人類所強為的這一切,並且看到了人類歷史發展的進程。所以寫下《道德經》,闡明治理天下最好的方略,是效法天道來治理天下。

天地不曾干擾萬物的生長,萬物卻能生生不息。為何人類卻要以人道去改造萬物呢?關於如何改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究竟以誰的為判準呢?於是天下之爭,爭而大亂,亂而治,治而亂就交替出現。

既然人類已經走偏在了人道,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絕棄人道的妄為,復歸於天道之治。所謂的天道之治,就是老子所說的無為之治。

在道德經中,無為,“為”是為政之意,“無”是無為之以人道,而為之以天道。聖人治理天下,不以人為的智巧妄作妄為,而應該“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以天道治天下,以天治人,而不以人治人。這就是無為的真義。

“無為”一詞,在《道德經》中被老子作為治國方略而反覆闡明。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為什麼愛民治國要無為呢?因為“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為什麼能夠做到無為而無不為呢?因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無為之而輔天道之常然,雖不人為,但天為之,故無不為也。

老子所講的無為,並非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樣無所作為,消極避世,這樣的理解純屬庸人之智。老子作為得道聖人,是站在宇宙天下的高度,給出的一種治世為政之道。

無為而無不為,無為只是一種治世的手段,無不為才是真正的目的。“無為而治”作為治國理政的原則在中國政治史上有過非常重大的影響。比如漢朝的“文景之治”。

那麼,作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兩位傳奇人物——莊子與韓非子,他們又是如何理解老子所說的“無為”的呢?

二、莊子的無為自然

莊子所講的“無為”側重於為天之說。

莊子作為老子思想最傳奇的繼承者,不僅繼承、傳播、弘揚了老子的道家思想,還不遺餘力的鞭撻了所謂的諸子百家。諸子百家在莊子看來,都只是道的碎片,各執一端,各興己說而已。

莊子同樣反對人道之強為,反對把人的意志強加給天地萬物,隨意干涉和改變天地自然的規律。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去人復天,天人合一。

《莊子·應帝王》中講了這麼一個故事:“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混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混沌死。”

南海之帝儵和北海之帝忽一起去拜訪中央之帝混沌,混沌熱情周到地款待了他們。告別之時,南海之帝與北海之帝想回報一下混沌。

他們商量說,人人都有七竅,用來看、聽、吃和呼吸,可唯獨混沌沒有,我們來為他打開七竅吧!於是,他們一天給混沌打開一竅。七天後,七竅打開了,而混沌卻死了。

為什麼混沌會死了呢?因為被人為地改造了。

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天地萬物皆為一道所生,各有其性,各有其理。

事物本來的樣子,就是天地所賦予的最好的樣子。而人類卻試圖以自己的意志去改造自然,對抗天命,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因為悖逆了天道。

為什麼生活中很多人會出現“好心辦壞事”的情形呢?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不理解天地常然之理,只是一廂情願地自以為是。

人與天地萬物都有其自然的本性。莊子在《秋水》篇說到:“牛馬四足是謂天,落馬首、穿牛鼻是謂人。故曰:無以人滅天。”

意思是說,牛馬生來就長了四隻腳,這就叫天然;而用繩索套住馬頭,拴住牛鼻子,這就叫人為,以人智毀滅天性。

所以莊子啟示人類,不要以人為之智去毀滅萬物之自然,不要以造作去損害性命,不要以有限之得去殉無窮之名。而要循天自然,順天應人。

然而,世人往往違背自然本性,偏要強行人道,賣弄智巧聰明,迷戀繁文縟節,追求浮躁虛華,不僅傷物害物,也使得自身喪失天性本然,成為迷途的羔羊。

在莊子看來,人類以其智巧所制立的種種制度、禮法、主義等,雖然構成了人類的文明,但這種所謂的文明,不僅是對自然和人的本性的破壞,更是對天道的擾亂與毀滅。

莊子繼承了老子的無為思想,提倡“無以人滅天”,以無為之道,順應自然的變化。“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三、韓非的無為之用

韓非所講的“無為”側重於為君之說。

韓非子是戰國末期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引用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方略,提出了千古不易的治國理念。

明君無為於上,群臣竦懼乎下。明君之道,使智者盡其慮,而君因以斷事,故君不窮於智;賢者敕其材,君因而任之,故君不窮於能;有功則君有其賢,有過則臣任其罪,故君不窮於名。是故不賢而為賢者師,不智而為智者正。臣有其勞,君有其成功,此之謂賢主之經也。——《韓非子·主道》

明君在上無為而治,群臣在下竭能盡職。君主在上怎麼無為呢?讓智者慮事而君斷其事,讓賢者使才而君任其能。能夠駕馭群臣的智能,所以君主的智能是無窮的。

有了功名則君可顯其賢明,有了過錯群臣來擔當,所以君主的名望是無窮的。因此君主不賢能卻可以做賢能臣子的老師,君主智慧平常卻可以做智者的君長。群臣盡職使能,君主享受其成,這就是賢明君主治國的法則。

最突出的正面例子,就是劉邦。劉邦戰略謀劃不如張良,政務治理不如蕭何,帶兵打仗不如韓信,這些才能都不具備,但最後卻能得到天下,關鍵在於他用“無為之道”駕駛了群臣的“有為之術”。

韓非無為思想的淵源是“援道入法”,以道張法。他將“無為”與“有為”結合起來,闡述上無為下有為,“君道無為,臣道有為”的思想法術。

韓非闡述老子的“無為”思想,著重強調盡人之智能的理念。

“君道無為”並非君主無所作為,而是“使智者盡其慮,而君因以斷事;賢者敕其材,君因而任之”。

“臣道有為”,是指群臣“效功於國以履位,見能於官以受職,盡力於權衡以任事”。

臣民各展所長,使君主無為而國強。當君主能夠使臣民各展所長時,臣民也只需發揮自己特長就能建功立業利國利身,可避免歷盡艱辛而一事無成。

“夫物者有所宜,材者有所施,各處其宜,故上下無為。使雞司夜,令狸執鼠,皆用其能,上乃無事。”——《韓非子・揚權》

使臣民各施所長,可使臣民無為而功立,使君主無為而國強。那如何才能使臣民“皆用其能”呢?

韓非認為關鍵在於以法用人。君主用法而無為,是從一定程度上將君主的意志排斥在具體的執法過程之外,從而保證法律的可信度,減少政策隨意性。

“故至治之國,有賞罰而無喜怒。”——《韓非子・用人》

老子在《道德經》裡面說到: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禮再失就只有用法了。道、德、仁、義、禮皆失,治理天下就只能靠強制性的法律來約束。

老子與莊子都倡導無為自然,循天自化,去人復天,與天為一。但後世之人都不聽,把道德仁義禮都拋諸腦後。韓非看見天下大壩之水即將決堤崩潰,馬上用“法”去堵住。

韓非堵住了嗎?失法而後鬼,法在逐漸地被人為的踐踏,現在很多人寧願事奉胡鬼,不惜毀人害己,也不把法看在眼裡。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道不遠人,而人自遠道。遠道喪道者,自然無法長久。最後我們用《素書》裡面的一句話作為總結:“夫人之所行,有道則吉,無道則兇。吉者百福所歸,兇者百禍所攻。非其神聖,自然所鍾。”

推薦閱讀:《道德經》經世致用的四個法則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