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祠堂通論》上海圖書館研究員譜牒學專家王鶴鳴,王澄合著


《中國祠堂通論》上海圖書館研究員譜牒學專家王鶴鳴,王澄合著

《中國祠堂通論》講述祠堂的前世今生

內容簡介

《中國祠堂通論》在廣泛收集、系統整理中國祠堂資料的基礎上,對中國五千年來祠堂的發展和變化進行了分析和總結。《中國祠堂通論》分經編和緯編兩部分:經編從縱的方面論述了祠堂起源、周代誕生、漢代墓祠、唐代家廟、宋代家祠、明清祠堂以及當代祠堂等七個章節,介紹中國祠堂的發展線索;緯編從橫的方面論述了祠堂種類、祠堂建築、祠堂祭祀禮儀、祠堂祭田、祠堂管理、祠堂文化以及祠堂功能等七個專題。《中國祠堂通論》的問世,對於進一步開發中國祠堂文化資源,傳承中華傳統歷史文化必將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中國祠堂通論》一書主要介紹了什麼是祠堂、中國祠堂的起源、祠堂的種類與功能等等。讀完這本書,讓我對祠堂有了一個更深刻、更深層次的瞭解。

風格古雄、氣勢宏偉的祠堂建築,是中華民族歷時數千年之久的偉大創造,也是中國傳統文化深層內涵的重要表徵。作為中國保存最多的一種古建築群體,祠堂留給後人許多珍貴的歷史、文化信息,直接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血緣倫理、宗教觀念、祖先崇拜、倫理道德、典章制度、建築藝術等方面的內涵,以及歷代人們在社會生活、審美情味方面的許多特點與個性。祠堂建築承載我們偉大祖國五千年曆史文化發展的印記,是我們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廣博浩瀚、形象生動、連綿不斷的古代文明最精華的部分,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古代文明的最高水平。

什麼是“祠堂”?

“祠堂”作為祭祀的廟堂,在歷史上有宗廟、家廟、祖廟、私廟、家祠、宗祠等稱呼,雖名稱不同,但實際的內涵是相同的,即主要是祭祀的場所。“祠堂”祭祀的對象有三類:一是同一血緣的宗族或家族祭祀列祖列宗的場所,明代以後在各地建立的祠堂大都屬於這一類;而是祭祀先賢名士的場所,這種類型稱為專祠、先賢祠、名人祠堂等,這些先縣名士包括有功於民的、為公務而死的、為大眾防止災害的、保衛民眾不使受苦的,凡是這些人死了,都要建立祠堂祭祀,永遠紀念他們;三是祭祀神靈的,包括山川、日明、天地等自然和神靈人物等。“祠堂”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原始社會晚期,已經有了祭祀祖先和神靈的場所,夏商時祭祀的宗廟已有一定的規模。周代宗廟的禮制更加完善,從而奠定了後世祠堂的基礎,標誌中國祠堂正式誕生。到漢代,“祠堂”稱呼已很普遍,但這時祠堂主要建立在墳墓旁邊,即所謂墓祠。唐代祭祀的場所稱為家廟,並且立法對廟製作了規定。宋代的時候,有不少人對宗廟建制開展了大討論,主要討論了祠堂建制、重要性等問題,這些理論對中國後世產生了重要影響。當代中國祠堂經歷曲折的發展,但是具有五千年曆史的中國祠堂是中華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祠堂通論》上海圖書館研究員譜牒學專家王鶴鳴,王澄合著

上圖為李家祠堂,河北十里店最大的姓氏家祠,攝於1948年

《中國祠堂通論》上海圖書館研究員譜牒學專家王鶴鳴,王澄合著

明代大學士王鏊的家祠堂懷古堂一角

《中國祠堂通論》上海圖書館研究員譜牒學專家王鶴鳴,王澄合著

陳家祠堂

人們為什麼要興建祠堂?

這與中國古代傳統的自然崇拜特別是祖先崇拜有著密切的關係。

在原始社會,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情況下,對自然界的日明、雷電、風雨、土地乃至牲畜動物、花草樹木等自然現象,不能理解,也無力控制,於是產生了對大自然的恐懼和崇拜心理,將這些自然現象人格化,並想象他們有著超自然的偉大力量,人們反過來求這種超自然的力量給自己以幫助和保護,這樣就產生了對自然界的崇拜觀念。在早期氏族社會,人們崇拜自然,併產生某一氏族同某種自然現象如某種植物有血緣聯繫的幻想,從而把它作為自己氏族的圖騰,也就是這個氏族的祖先、保護神和標記而加以崇拜,即圖騰崇拜。由此可見,人們的崇拜是從崇拜自然開始的地位。

人類從崇拜自然逐漸轉向崇拜祖先,這是因為人們認為:人雖死但靈魂不滅,具有超人的能力,即可以保戶子,令子孫得福,也可以對活人施禍,因此人們畏懼它,依賴它。為了避禍趨福,人們便產生了祖先崇拜這種信仰。隨著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人民就開始產生祭祖的思想和祭祖的行為。祭祖的觀念就是將死人的世界看成活人世界的延續,認為死去的人也需要吃喝玩樂,並試圖滿足他們的需求。古人祭神、祭祀祖先的場所,實際上就是祠堂的前身。

《中國祠堂通論》上海圖書館研究員譜牒學專家王鶴鳴,王澄合著

(敖包,蒙古族人祭祀建築)

祠堂在當代有什麼價值呢?

第一:具有文物價值。祠堂作為文物建築,承載了諸多歷史人文科學藝術民俗等多方面的信息,也是我國珍貴歷史文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具有教化價值。在很多祠堂的牆壁上,往往會掛有家訓族規家法內容的牌匾,它包含了以忠信孝為核心的中國傳統倫理道德。這樣就能使這些觀念長期延續,代代相存,從而積澱為傳統倫理道德的重要內容。但是我認為族規家法中的內容要具體分析,其中有不少如“三從四德”等封建思想,應進行批判。但有些內容,如敬長老、孝父母、尊師長等倫理規範,包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的傳統美德,對今天形成愛國守法勤儉自勤的基本道德規範也能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第三:具有文娛價值。在祠堂裡,往往建有戲臺,逢時過節,為村民演出。戲曲為祠堂文化和農村文化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祠堂具有旅遊價值。由於旅遊業的需要,村落成為城市人口旅遊的特點,很多祠堂已經轉化為 旅遊景點或人文公園。由此可見,祠堂所具有的價值是非常大的。

結語

總而言之,祠堂承載著許多功能。在當代,我們要科學規劃修繕祠堂,引導開展正常的祠堂活動,保護歷史文物,弘揚民族優秀文化。


《中國祠堂通論》上海圖書館研究員譜牒學專家王鶴鳴,王澄合著

目 錄

緒論:什麼是祠堂
一、辭書類書籍的詮釋
二、當代學者的論述
三、兩千年前的歷史文獻關於祠堂的記載
四、古代學者對祠堂沿革的論述
五、《禮記》、《開元禮》和《家禮》
六、明代嘉靖十五年允許臣民祀始祖的詔令
七、家譜中關於祠堂的記載
八、關於祠堂的幾點認識
經編
第一章 中國祠堂的起源
一、自然崇拜與祖先崇拜
二、原始的祭祖行為
三、商代的祭祖活動
第二章 周代宗廟——中國祠堂的誕生
一、周代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二、周代將祭祀作為國家頭等大事
三、周代宗廟之法
四、周代宗廟祭祀
五、周代宗廟祭祖盛況
第三章 漢代墓祠
一、春秋戰國時期祭祀禮儀的變化


二、漢代宗廟祭祀制度
三、漢代出現墓祠
四、墓祠結構
五、墓祠衰落
六、廟祭禮制逐漸恢復
第四章 唐代家廟
一、樹立以皇族為核心的新的士族群體
二、《開元禮》關於家廟禮制的規定
三、家廟建築
四、家廟祭祀禮儀
五、家廟繼承相續
第五章 宋代家祠
一、宋代宗族群體
二、朝廷對家廟制度三次討論
三、廟制不立
四、家祠——士庶祭祖的新形式
五、朱子《家禮》
六、元代家祠向宗祠演化
第六章 明清祠堂
一、明清宗族組織日益強化
二、明代初年祠廟祭祖規定
三、夏言奏疏和嘉靖十五年允許臣民祭始祖的“推恩令”
四、明清宗祠遍天下
五、徽州地區祠堂
六、廣州地區祠堂
七、北方祠堂

八、少數民族祠堂
第七章 當代祠堂
一、大陸祠堂遭受三次重大沖擊
二、歷經磨難保存下來的祠堂
三、當代祠堂價值
四、港澳臺等地區祠堂
緯編
第一章 祠堂種類
一、祠堂類別與分佈
二、皇家宗廟
三、宗族祠堂
四、宗祠、支祠、家祠
五、孔廟、文廟
六、名人祠堂
七、“生祠”、“行祠”、“合祠”、“群祠”
八、神祠
九、寺院
十、祠堂群
第二章 祠堂建築
一、祠堂建築類型
二、祠堂建築元素
三、祠堂構造舉例
四、祠堂裝飾
五、祠堂環境
六、建造祠堂資金
第三章 祠堂祭祀禮儀
一、常祭、專祭和大祭
二、祭祀準備工作

三、祭祀儀式
四、祭後相拜、會餐和分領祭肉
五、祠堂祭祖目的
第四章 祠堂祭田
一、朱子《家禮》中的“祭田”主張
二、祭田來源
三、祭田用途
第五章 祠堂管理
一、祠堂神主安放
二、族人人祠規定
三、祠堂規章
四、族長管理
第六章 祠堂文化
一、祠堂堂號
二、祠堂楹聯
三、祠堂戲劇
第七章 祠堂功能
一、祭祀功能
二、修譜功能
三、教化功能
四、興學功能
五、司法功能
六、撫卹功能
七、活動功能
附錄一 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祠堂簡介
附錄二 中國祠堂研究論文目錄(1888—2012年)
後記

《中國祠堂通論》上海圖書館研究員譜牒學專家王鶴鳴,王澄合著

講述祠堂的前世今生 《中國祠堂通論》在滬出版


2013年05月01日16:3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上海2013年5月1日電(記者張建松)風格古雅、氣勢恢宏的祠堂是中國保存最多的一種古建築群,也是中國傳統文化深層內涵的重要表徵。一部全方位展現中國祠堂發展沿革、祠堂文化、祠堂價值等方面的專著《中國祠堂通論》近日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中國祠堂通論》由王鶴鳴、王澄合著。上海圖書館研究員王鶴鳴是我國著名的家譜研究學者,曾經主編過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家譜總目》,出版了《中國家譜通論》等著作,填補了中國家譜研究的空白。

  《中國祠堂通論》堪稱《中國家譜通論》的姊妹著作。在體例上分為經編和緯編。經編從縱的方面論述了我國祠堂起源、周代誕生、漢代墓祠、唐代家廟、宋代家祠、明清祠堂以及當代祠堂等,介紹了中國祠堂的發展線索;緯編從橫的方面論述了祠堂種類、祠堂建築、祠堂祭祀禮儀、祠堂祭田、祠堂管理、祠堂文化以及祠堂功能等。

  祠堂是我國保存最多的一種古建築群體。據統計,我國具有重大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2351項,其中人們祭祀祖先、先哲或神靈的房屋建築249項。也就是說,祠堂作為意蘊豐富的民俗建築,佔了全國重點文物單位近九分之一的比重。

  中國文化促進會副主席、譜牒學專家邱家儒認為,中國祠堂以其深刻、豐富的內涵成為中華傳統歷史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中國祠堂通論》的出版,對於進一步開發中國祠堂文化資源、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