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漵浦縣龍潭鎮的山水間,坐落著50餘座宗祠,各有千秋,各展風流。但最有名的,當數向家衝村的向氏宗祠,當地人稱之為紅軍宗祠。
8月22日,我們再走長征路來到這裡,穿過農舍間的巷道,路轉溪頭,便見一座規模宏大的建築矗立在溪邊高坎上,正中大門上方寫著“向氏宗祠”4
個大字。在宗祠的正廳裡,向家衝村長者向祚凡向記者講起了紅軍宗祠的故事。
1935年12月13日夜,寒風呼嘯,大雪紛飛。子夜時分,狗叫聲驚醒了族長向澤餘,“莫不是來土匪了?”白雪映著天光,向澤餘爬到自家二樓四處張望,清晰看見各家屋簷下有不少士兵,穿著清一色灰濛濛的衣帽,靠著壁板或坐或臥;遠處祠堂旁的風雨橋上,也是密密麻麻的人影。
“這些人既不像土匪,也不像國軍。”向澤餘活到50多歲從來沒見過這情景,悄聲返身下樓,屏聲斂氣坐等天明。
第二天天剛亮,風止雪停,山野一片銀裝素裹。向澤餘輕聲打開門,只見屋簷下躺著十幾個十七八歲的小戰士,衣衫單薄,帽簷上縫著一顆紅布五角星。好幾個人腳上的布鞋已破,腳趾露在外頭凍得紅紫。
“這是一支什麼樣的隊伍,寧肯露宿冰天雪地裡,也不打擾當地百姓。”眼前的景象讓向澤餘肅然起敬。他讓一名小戰士領著,來到祠堂旁的風雨橋上找首長。
“老鄉,你好,打擾你們了。我姓王,叫王震
,湖南瀏陽人。我們是工農紅軍,為窮人打天下的隊伍。”眼前的年輕人,二十七八歲,左邊挎著盒子炮,右邊揹著公文包,和戰士們穿著一樣的衣服,說話和氣。
所見所聞讓向澤餘大為折服。外頭天寒地凍,向澤餘趕忙打開祠堂大門,招呼王震和戰士們進去休息,搬來柴火在天井中燒了幾堆篝火。向澤餘拉著王震的手說:“首長,這祠堂現在歸你們紅軍用了,條件簡陋,容我再做些安排。”說完便轉身離去。
一會兒,祠堂倉庫的保管員來了,從倉房裡挑出一擔大米放到廚房,接著一位村民又挑來了一擔蘿蔔白菜,三位青年從倉房挑了3擔穀子去碾坊碾米,煮飯的大嫂來了四五個,洗鍋燒水煮飯,往日靜穆的祠堂頓時熱鬧起來。
村裡的鄉親們,也家家戶戶開門迎紅軍。一會
工夫,露宿屋簷下和風雨橋上的紅軍戰士,都被鄉親們接到了家中。家家戶戶的屋頂上升起裊裊炊煙。當天下午,蕭克率領的另一支隊伍,也來到了向家衝村。
在向氏宗祠的西廂房裡,擺著一張古舊的長方桌,桌上放著一盞鏽跡斑斑的馬燈,燈前的紅紙上用毛筆寫著:“蕭克將軍用過的辦公桌和馬燈”。“馬燈是老族長向澤餘送給蕭克將軍用的,紅軍隊伍開拔時,蕭克將軍物歸原主。”向祚凡告訴記者,如今,這張桌子和這盞馬燈,成了宗祠裡最為珍貴的紅軍文物。
“紅軍來了以後,發動群眾,宣傳革命,帶領大家打土豪、分田地。”向祚凡介紹,中午時分,祠堂前坪高高飄起一面繡著鐮刀錘子的紅旗,百姓家的牆上、壁板上,貼滿了“紅軍是窮人的隊伍”“打倒土豪劣紳”“歡迎農民朋友參加紅軍”的紅紙標語,格外醒目,給世代飽受剝削壓迫的貧苦群眾帶來曙光。
當地有兩家財主,聽聞紅軍來了,一家躲在高牆深院不敢露頭,一家逃往長沙。紅軍戰士抄了他們的家,把錢糧物資分發給窮苦村民。鄉親們拍手稱快,都說紅軍好,搭幫紅軍可以過個熱鬧年。
紅軍將士的一言一行,讓向家人深受感動和鼓舞。在祠堂前坪召開的群眾大會上,向家青年踴躍報名參加紅軍,“當時向家衝村參軍的有50多人。”向祚凡告訴記者,如今知道名字的有向基初、向祖亮等10多人。
12月18日,紅軍隊伍準備開拔。祠堂前,村民們自發前來為紅軍送行。蕭克對送行的鄉親們說:“請鄉親們相信我們共產黨人,我們一定會給普天下的勞苦大眾帶來光明,我們共產黨領導的軍隊一定會取得革命的勝利,我們一定會建立一個新中國,到時候,鄉親們人人都會過上好日子。”
“紅軍走了,革命精神和火種留了下來。”向祚凡告訴我們
,此後,抗戰時期,祠堂曾是中華藝專的臨時校舍,一批批青年學生,吶喊著“一寸山河一寸血”衝上抗日前線;解放戰爭時期,當地武裝部隊在這裡宣佈起義,和平解放龍潭;解放初期,農民夜校在這裡開辦,培養了一批批革命積極分子。紅軍祠堂名揚四方。
題材來源與網絡,如果有需要請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