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搬出已故長子,為次子求情,賈政為何依舊不為所動?

《紅樓夢》中賈寶玉捱打時,一家人的反應都非常微妙。

賈政鐵了心要教訓寶玉,為防止賈母和王夫人前來阻攔,他吩咐一概不許往裡面報信。

王夫人搬出已故長子,為次子求情,賈政為何依舊不為所動?

王夫人聽到風聲之後急急忙忙趕來,連基本的迴避禮儀都完全顧不上,迅速嚇退原本在場的一干清客相公。

此後,王夫人是如何勸賈政的呢?

“老爺我求求你,別打了”這種三流電視劇裡沒有信息量沒有角色性格的臺詞,王夫人當然不會說。

她的行為看似太著急、太沒有分寸,實際上非常有章法。

王夫人搬出已故長子,為次子求情,賈政為何依舊不為所動?

第一點,提及已故長子。

賈政這一生,最大的傷心事是什麼?

書中沒寫,從來沒有從這位古板老父親的視角回答過這個問題

但從種種細節,我們不難看出,賈珠個性沉穩又上進,非常符合封建大家族對兒孫的考核標準,毫無疑問曾經是王夫人和賈政心中最適合繼承家業、最有可能為賈府續寫輝煌的人選

可惜,賈珠早夭,只留下一個遺孀和一個年幼的賈蘭。

王夫人搬出已故長子,為次子求情,賈政為何依舊不為所動?

對於為人父母的賈政、王夫人來說,失去一個完美的長子,這樣的痛苦是難以想象的。

所以賈政痛打寶玉之時,王夫人勸架最核心的關鍵就是賈珠。

她叫著兒啊賈珠啊嚎啕大哭,帶動她的一號神助攻人物(李宮裁)一同哭天搶地。

當然,此處王夫人的助攻團,遠不止這一位。

王夫人搬出已故長子,為次子求情,賈政為何依舊不為所動?

第二點,龐大的姐妹應援團。

王夫人急急忙忙跑出二門之後,跟著她一起來的是誰?

李宮裁、探春、迎春、惜春等諸位姐姐妹妹們,悉數到場。

王夫人提及賈珠,李宮裁放聲大哭,場景淒涼又誅心,換作別人換作別的事,這棍子早就停下了,但賈政沒停。

此情此景,追隨王夫人拋來的寶玉的姐姐妹妹們,是看熱鬧的嗎?

王夫人搬出已故長子,為次子求情,賈政為何依舊不為所動?

當然不是。

無聲的任務,來當神助攻。

女兒、侄女兒、兒媳婦(還是遺孀兒媳婦)聚齊,一家人哭哭啼啼求情,這樣大的勸架陣仗,紅樓夢中也僅此一回。

然而,縱使如此,賈政依舊沒有停手,王夫人的第三路大招,只好將話說得更決絕。

王夫人搬出已故長子,為次子求情,賈政為何依舊不為所動?

第三點,捆綁式求情。

賈政打賈寶玉時王夫人怎麼說?

她阻攔嗎?

從明面上看,她的舉動不是攔,而說請求加入被打行列,她說“一起打死我們孃兒倆”。

典型的以退為進說反話。

這看似是非常胡攪蠻纏的說辭,但實際上是在清楚明白向賈政表態:寶玉是她後半生唯一的希望,若有任何閃失、對她而言便是絕命一般。

王夫人搬出已故長子,為次子求情,賈政為何依舊不為所動?

賈政聽了嗎?

沒有。

王夫人只好將姿態放得更低:一起打死我們孃兒兩個,我們不敢含怨、在陰曹地府也好有個照應。

話已至此,實在不是王夫人的勸架水平不行。

她已經將所有能說的話,所有能轟炸的情感大招,都炸了出來。

她甚至將自己心底最可怕、能不能癒合、最噩夢一般的傷口,長子賈珠之死當做求情籌碼、擺放在眾人面前,可賈政依舊不為所動

王夫人搬出已故長子,為次子求情,賈政為何依舊不為所動?

最終賈母上線,才終於勸住了賈政。

賈母的話術更高明嗎?

其實也未必。

賈母完全是用自己的母親身份,用“你不聽就是不孝”這套邏輯、來變相壓制賈政。

從某種程度上說,賈母的話術相當無賴,既不講道理、也不合規矩,簡直是為了護住孫子而“無理取鬧”。

王夫人搬出已故長子,為次子求情,賈政為何依舊不為所動?

她說什麼?她人還沒到、聲音就先到了,嚷嚷著要打死寶玉先打死她,冤枉賈政“你嫌棄我們”,進而說氣話我老婆子要帶著寶玉回南京。

如此這般,才終於憑藉母親身份控制住了賈政。

終止了這場體罰。

按照賈政的邏輯,當然應該懲罰寶玉。

縱使是在彼時的封建語境下,體罰也不能完全等同於教育。

賈政的體罰已經超過教育責罰的界限、變成了一場情緒洩憤。

王夫人搬出已故長子,為次子求情,賈政為何依舊不為所動?

為何賈政不能好好控制體罰的程度,不能好好和寶玉講道理呢?

為何王夫人的勸告也不能“以理服人”呢,為何賈母同樣“不講道理”胡攪蠻纏式勸阻呢?

這一家連一個理性的人都沒有嗎?

當然不是。

他們每一位都可以好好說上幾大車道理,但這件事情不能說,更不能如此這般當著所有人面說。

歸根結底,寶玉被打的理由,於內於外、於公於私都不能明言。

王夫人搬出已故長子,為次子求情,賈政為何依舊不為所動?

寶玉被打是因為金釧兒和琪官。

對這兩件事,王夫人、賈母和賈政這幾方的認知有差異,但不論是參照誰的認知,事情都屬於“絕對說不得”的範疇。

金釧兒的事情,不論是王夫人逼死她的版本、還是賈環向賈政告密時加油添醋瞎編的版本,都涉及非常要命的桃色問題。

在當時賈府的語境中,豪門公子哥的風流韻事本不算什麼。

王夫人搬出已故長子,為次子求情,賈政為何依舊不為所動?

但這套扭曲的話術的重點在於,做得,說不得。

說出來,對家族而言是有辱門風,對個人而言是影響前途。

更何況,這其中還牽涉人命官司,活活逼死了無辜少女金釧兒。

縱使是在賈府那套不講究平等的、將人命分三六九等的語境中,淫辱母婢、逼死人命,也依舊是讓人震驚的傷天害理之事。

王夫人搬出已故長子,為次子求情,賈政為何依舊不為所動?

琪官的事情更是如此。

忠順王府來人態度很是傲慢,書中又說素日並無來往,可見寶玉這起禍事惹得不小。

這背後複雜的勢力糾葛,會不會影響到宮中的元春都未可知。

利害關係非同一般,機密且微妙。

不論是琪官還是金釧兒,沒有一件事可以掰開了揉碎了、攤開在大庭廣眾之下好好說。

王夫人搬出已故長子,為次子求情,賈政為何依舊不為所動?

因為不能說,賈政這一腔火,越打越憋屈、越氣越嚴重。

因為不能說,王夫人打出的感情牌,越聽越像糊塗妻子阻礙教育兒子的情感要挾,非凡未必有效果、反而可能產生副作用。

因為不能說,心裡明鏡一般的老太太以一副“不管不管我不管我就是要護短”的姿態上線。

這樣的場合裡,最有可能勸住賈政的是誰?

誰最有可能迴避敏感問題、同時又以體面的方式顧及各方顏面、息事寧人?

探春。

王夫人搬出已故長子,為次子求情,賈政為何依舊不為所動?

迎春老實、惜春小,李宮裁已經因為提及賈珠而哭到七暈八素了、更何況她素來不以聰慧著稱。

薛寶釵和林黛玉都是親戚家的姑娘,某些場合中不方便說話,更何況林黛玉關心則亂、恐怕也說不出完整的一二三四來。

唯有探春,心思機敏、才智過人,她能迅速分析判斷局勢、也能迅速看出賈政的癥結在何處。

但為什麼探春什麼都沒說呢?

老太太盛怒之下大罵王夫人,眾人都不敢說不能說,探春款款而來、三言兩語擺平婆媳之間最難堪的問題。

如今父親賈政盛怒,探春為何不說了?

王夫人搬出已故長子,為次子求情,賈政為何依舊不為所動?

有意思的是,翻遍整本《紅樓夢》,前八十回探春和賈政這對父女、幾乎就沒說過話。

縱使有,也是賈政訓話、探春回答“是”。

唯一的例外名場面,大約只有一家子猜燈謎,賈政猜中探春所寫是風箏,探春和迎春等人一樣回覆“是”。

連溝通都幾乎沒有,談何相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