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有兩大方面值得重視研究…這場發佈會為中醫藥防控劃重點

4月1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中醫藥有關專家介紹新冠肺炎疫情中醫藥防控工作進展和成效,如中西醫結合救治、湯劑推廣使用、中醫藥治療效果等。

仝小林:中醫藥非藥物療法在新冠肺炎救治中作用顯現

中醫藥非藥物療法在新冠肺炎中得到了很好應用。比如針刺、艾灸、八段錦、穴位貼敷、隔物灸、熱敏灸、拔罐等,在治療上主要針對改善症狀。

仝小林說,現在承擔的科技部恢復期治療的相關課題剛開始,很多數據有待於最後統計。但是,現在已經顯示出來,無論對輕型、重症,配合這些非藥物療法的時候,都會發揮一定的作用。

王琦:預防方藥有明顯抑制病毒感染引起炎症反應的作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北京中醫藥大學王琦說,在研究中發現,預防方藥有明顯的抑制病毒感染引起炎症反應的作用,靠香囊佩戴的揮發物質能夠刺激血清IgA、IgG水平,提高免疫力。

王琦介紹,對聚集環境中的人群,給予內服藥和佩戴香囊以及口鼻噴劑保護的方法,可以形成一整套預防方法。中醫藥的作用表現在三方面:一是扶正氣,調節機體的內環境,提升免疫力。二是通過外用藥作用於黏膜,降低接觸病毒的危險度。三是通過中藥的揮發性物質,芳香避穢,改變病毒依附的生存環境。

王偉:清肺排毒湯是治療新冠肺炎特效藥

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教授王偉表示,通過各項臨床觀察和初步基礎研究,可以表明,清肺排毒湯是適用於輕型、普通型、重型新冠肺炎的通用方劑,具有速效、高效、安全的特點,是治療此次新冠肺炎的特效藥。

王偉表示,目前已經對該方進行了初步的基礎研究,有一組專家對其物質基礎做了研究,已經完成了300多種化學成份,還有200多種入血成份的鑑定工作,通過網絡藥理學的方法初步預測有790多個潛在的靶點。這初步說明,該藥物可以通過多個成份、多個環節,對新冠肺炎起到調控作用,可以有效抑制內毒素的產生,避免或者延緩炎症風暴的發生。

王偉介紹,該處方已經納入了第六版、第七版診療方案當中,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個通治方劑。現在已經在全國28個省市廣泛使用,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截至4月12日零時,收治的病人有1262例,現在已經有1253例治癒出院,佔99.28%。其中,57例是重型患者,治療效果也不錯。1262例病例沒有一例輕症轉為重型、普通型轉為危重型,阻斷了患者向危重方面發展。

王偉還表示,在湖北武漢的主戰場,該方是使用最多的方劑,多家企業積極參與,免費製備了大量的方劑發放。2月5日以來,為武漢地區定點醫院、隔離點等等,總共配送了39萬袋,另外為湖北省配送了50萬劑複方顆粒劑。

葉永安:中西醫聯手救治危重症大有可為

北京東直門醫院黨委書記葉永安表示,中西醫聯手救治危重症,大有可為。三版重症、危重症的診療方案,以及推薦的4個方劑和8箇中藥注射劑,在這次重症及危重症救治中均發揮了良好作用。具體表現為,減緩、阻止了重症向危重症的轉化,促使危重症轉為普通症,從而提高了治癒率,降低了病死率。

葉永安以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的救治經驗為例介紹,一般病人都有發熱、咳嗽、氣喘、乏力的症狀,以及氧飽和度降低的表現。採取中醫及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治療以後,這些病人的症狀都有明顯好轉,發熱、乏力、咳喘緩解率都在90%以上。

葉永安說,在治療的80例重型患者中,綜合治療有效率為92.5%。對於危重症,經過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治療,能夠有效地改善肺功能,糾正休克,有效改善患者的感染狀態,併為有些機械通氣患者,即插管患者拔管提供了有利條件。

推進中醫藥融入國家傳染病防控體系

4月1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新冠肺炎疫情中醫藥防控工作進展和成效。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王琦表示,要推進中醫藥融入國家傳染病防控體系,做好一線支撐信息化平臺建設。除此之外,下一步中醫藥科研還要圍繞另外三個大方向不斷推進,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疾病防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來講,第一,做好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臨床總結,為下一次應對突發傳染病做出規律性的探索。同時,更新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第二,對臨床救治有效的方案、方劑,開展機理研究,回答為什麼有效。第三,在機理研究方面,加快成藥性研究和臨床適應症的研究。

下一步中醫藥有兩大方面值得重視研究

王偉表示,中醫藥有兩大方面非常值得重視研究:第一,中醫藥抗病毒的研究。加大對中醫藥的研究,對應對突發性傳染病可能有好處。第二,中醫辨證論治是非常獨特的,跟現代醫學有很大區別。但是,對這種診療模式的深入系統研究依然非常不夠。建議將來在國家的重大科技項目部署裡,把辨證論治的科學規律、科學基礎進一步深化研究,這將對發展中醫藥能夠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

王琦:中醫藥科研要圍繞四大方向不斷推進

王琦表示,下一步中醫藥科研要圍繞四個大方向不斷地推進,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疾病防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一,要做好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臨床總結,為下一次應對突發傳染病做出規律性的探索。同時,更新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

第二,要對臨床救治有效的方案,有效的方劑,開展機理研究。我們要回答為什麼有效,這就是機制的問題。

第三,在機理研究方面,加快成藥性研究和臨床適應症的研究,現在國家藥監局已經加快了對疫情有效的中藥製劑的審批過程。對中藥的一些複方和中成藥,進行嚴格的篩選。

第四方面,推進中醫藥如何參與融入國家傳染病防控體系,做好一線支撐的信息化平臺建設。

音:楊真宇

審核:陳會揚 曹政 閆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