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還是第一嗎?》——不,日本不是。但中國可以從日本學經驗

時任上海市長的朱鎔基,率領一個代表團訪美。有人問他:“中國是否能從日本學到一些經驗?”

朱鎔基回答稱:“這個問題,你應該去問傅高義教授。”

現場哈哈大笑起來。原來,提問者就是傅高義教授本人。

傅高義教授是美國研究日本的專家,1958年去日本生活、做研究,之後出版過《日本第一》這本書,之後保持對東亞的接觸、研究,對日本有深入現場的接觸認識。

朱鎔基對這個問題現場幽默的回答,充分說明中國領導人對外的學習與思考,肯定閱讀過這些書籍,瞭解傅高義對日本問題的研究內容。

之後,日本經濟陷入困難,傅高義又出版了《日本還是第一嗎?》這本書,下面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

《日本還是第一嗎?》——不,日本不是。但中國可以從日本學經驗

日本還是第一嗎?

《日本第一》,是對日本二戰後經濟發展變化的觀察;而《日本還是第一嗎?》,則是之後日本經濟陷入困難時期,作者對日本的一些觀點。

其實,這兩本書的內容,都不能簡單按照書面意思去理解。

《日本第一》說的是日本很有潛力發展。雖然日本不是第一,但日本的精氣神,讓作者感覺有些地方比美國做的還好,充滿活力。這書也讓日本人深受鼓舞,本來戰後迷茫、不自信,原來在別人眼中也有可取之處

《日本還是第一嗎?》說的是日本並未一蹶不起。雖然日本騰飛的經濟發展,美國為使美元貶值,牽頭簽了“廣場協議”,讓日元升值。加上日本政府的寬鬆貨幣政策,最終導致經濟泡沫,此後很長一段時間經濟停滯。但日本仍有強大的發展潛力。

所以,這兩本書,時間上具有前後關聯,適應不同歷史環境,都在揭示日本不可小覷的發展潛力,而這些情況,容易被日本表象所迷惑。這就是傅高義教授出書想提醒大家的關注點。

《日本還是第一嗎?》——不,日本不是。但中國可以從日本學經驗

中國可以從日本學到什麼經驗?

書上讚美了日本的可取之處,但也提出了對日本的幾個觀察:

第一,是對美日同盟的態度。傅高義站在美國學者的角度,分析認同了美日同盟對亞洲事務的影響力,也提出了日本必須保持美軍基地,這是對雙方都放心的舉措。日本省下軍事費用,可以大力發展經濟。

第二,對日本二戰態度的批判。作者認為,日本對二戰歷史只是簡單的置之不理,以為時間久了大家就放下了。這是極其錯誤的做法。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開誠佈公,可能會有對惡行批判的陣痛,但只有這樣,日本才能像德國一樣,融入當地的發展圈。

第三,對教育多元化的思考。如果沒有開放性、國際化的多元化教育,就無法培養面向全球的企業家,也就無法滿世界做生意。美國就是移民國家,有足夠大的多元化,才能處理全球事務。

通過作者的這些觀察,就能為我們更好的瞭解日本這個鄰居,更好的開展溝通聯繫;研究日本潛力,可以為中國的發展提供經驗。

《日本還是第一嗎?》——不,日本不是。但中國可以從日本學經驗

這本書講的是日本,但因為出書時間是2000年,那時的日本,跟現在的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所以還是有很多有益思考和可借鑑之處的。

比如理解美日同盟,美國人的亞太地區戰略,要拉中國一起“玩耍”;在駐日軍事基地問題上,是不會因為日本民眾抗議而根本改變的,美國的手段,最多是在長時間內,稍微讓出一小塊地給周圍居民做公園。

而對於教育多元化,中國與日本,對下一代的教育都很重視,補習班、培訓班更是你追我趕,但這樣對學生精力是低效的浪費,同時沒時間接觸多元化了。

沒有多元化思維,就沒法世界各地的人打交道。崛起中的中國,不能夜郎自大,要有多元化的思維,對接好國際上的事務,這樣才能理解世界各國,發展良好的國際關係,生意遍佈全球。

《日本還是第一嗎?》——不,日本不是。但中國可以從日本學經驗

我學到的一些知識

在這本書,我看到了傅高義看待亞洲事務的思維,那就是要中國融入“現有秩序”,在2000年的時候,他已經提出未來在中美日之間,緊密聯繫的雙邊關係。

在處理與日本和中國的雙邊關係時,美國必須考慮如何維持三邊的信任。


——《日本還是第一嗎?》

這就是大國之間的博弈論,沒有永遠的敵人,需要的是平衡。而從我的角度來看,就是美國需要中國“跟他一起玩”。

這就像最近有專家說我們的製造業,要爭取全球的信任,這樣才能繼續做生意,保持領先優勢。

這需要有大刀闊斧的領導力來減少正規學校和課外補習班的重複學習,同時將日本的大學轉變為動態制度,為新的全球化社會準備青年人才。


——《日本還是第一嗎?》

《日本還是第一嗎?》——不,日本不是。但中國可以從日本學經驗

教育方面,我感覺與書中說的情況完全相同,那就是重複學習教育,就為了提高一些分數,比如數學從90分努力到95分,但對於沒有涉獵的學科,則可能一直是0分。

如果我們將人才定義為多元化,那就應該花更少的時間,去提升0分學科,這是最優的選擇。

最後,雖然日本不是第一,但它很有值得世界敬重的地方,更有很多我們要學習借鑑的優良做法。

希望大家保持謙虛,現在國家越來越強大了,切不可在有些許成績就妄自菲薄,我們還要虛心向優秀學習,讓優秀為我所用。

(完)

作者:王五同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