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為何最後饒鰲拜了一命?聽我細細道來

清朝是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這個朝代出現了很多權臣,最為知名的有多爾袞、鰲拜等人,這些人對清朝的貢獻都非常大。看過金庸小說的人都知道,康熙在智鬥鰲拜之後,殺死了鰲拜,可是歷史上的康熙並沒有殺死他。

現如今的很多關於清朝的小說中,鰲拜都是被康熙帝囚禁了。歷史上的鰲拜確實被康熙囚禁了。當初康熙冒著非常大的風險的擒拿鰲拜,這其中的風險是非常大的,弄不好會搞得鰲拜逼康熙退位,這完全是有可能的。

康熙帝為何最後饒鰲拜了一命?聽我細細道來

那麼到底為何康熙擒住鰲拜卻又沒有將他殺死呢?

首先,鰲拜戰功赫赫,為大清建立立下豐功偉績。鰲拜聲稱"大清第一勇士"絕非浪得虛名,而是真刀真槍拼殺得來的,其充滿全身的刀疤就是最有力的證明。

1637年,皇太極久攻皮島不下,且部隊減員嚴峻,此刻鰲拜立下軍令狀:"我等若不得此島,必不來見王。誓必克島而回。"

康熙帝為何最後饒鰲拜了一命?聽我細細道來

然後,鰲拜率部冒著明軍的炮火渡海進犯,不料明軍早已嚴陣以待,一時炮矢齊發,清軍進攻受挫,局勢緊急。此刻,鰲拜持續奮勇殺敵,身先士卒,與敵人打開肉搏戰,皮島由此而克。松錦會戰時,鰲拜率領的鑲黃旗護衛軍五戰五捷,連續打敗吳三桂、唐通等名將。

清軍入關後,鰲拜充任追擊農人軍的前鋒,在武昌大北李自成;隨後,鰲拜又在西充戰爭中擊斃張獻忠,迫使名將李定國、孫可望退守滇黔鴻溝。

所以,鰲拜被拘捕後,便當即解開上衣,顯露身上之傷痕,聲淚俱下,康熙亦是於心不忍。 

 

康熙帝為何最後饒鰲拜了一命?聽我細細道來

其次,鰲拜不僅是皇太極的救命恩人,還是將順治帝扶上皇位的恩人!1643年,皇太極突然死亡,此時多爾袞對皇位虎視眈眈。鰲拜當時是鑲黃旗護軍統領,他與索尼等人一起宣誓,集結重兵包圍了崇政殿,而此時清朝的宗室諸王正在崇政殿舉行會議。

鰲拜等人在會議召開前,就放出話來,只接受皇太極的兒子繼承皇位。

正是在鰲拜等人強大的軍事壓力面前,多爾袞在會議上沒有接受稱帝的主張,而是做出讓步,由年幼的福臨繼承皇位,即順治帝。鰲拜對順治帝忠心耿耿,順治帝親政後,對他也非常信任,委以重任,"授議政大臣,累進二等公,予世襲"。

順治帝臨死前,確立了四位輔政大臣,鰲拜名列其中。

康熙帝為何最後饒鰲拜了一命?聽我細細道來

所以康熙不殺鰲拜一方面是為了穩住人心,另一方面是能夠在歷史上留下美名。這就是為何康熙擒住了鰲拜,卻能夠饒他一命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