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鉴定青花

青花是大家喜欢和热捧的瓷器品种,笔者认为最美的青花瓷不过元青花。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元青花瓷龄最大,自然玉化感是青花中最强烈,即藏友平时所说宝光最足。元青花的宝光产生的根源在于瓷器产生的皮壳和包浆。包浆就是环境物质包裹在青花瓷表面的物质,环境好产生好包浆,环境差产生污垢包浆。

先来解释下什么是好包浆,首先好的包浆使得釉面富有宝光。其次好的包浆反射光泽与新瓷区别度大。墓道环境产生的包浆最珠光宝气,光泽如釉面包袱了一层晶莹剔透的硅质薄膜,给人的视觉感受光泽内敛,莹润,硬挺,很强的玻璃质感。如下图所示。

手把手教你鉴定青花

▲墓道玻璃包浆(馆藏品,来源于网络)

手把手教你鉴定青花

▲窖藏出土玻璃包浆(杭博馆藏)

究其原因为青花瓷深埋于地,整器被土壤包裹。由于墓道环境有机和无机物含量较其他环境最为丰富,并且土壤中富含硅酸胶质溶液。青花瓷长期浸泡在硅酸胶质溶液下,环境中的物质与胶质溶液结合产生了硅质胶结最终形成墓道特有的玻璃包浆,所以请读者记住,玻璃包浆基本都是出土的墓道包浆。

手把手教你鉴定青花

手把手教你鉴定青花

▲给读者看下生坑玻璃包浆细节图

传世包浆的物质来源一般只有空气中的微粒,那么传世包浆可以理解为污垢包浆。其包浆的特点是釉面光感油润细腻。传世环境产生的传世包浆影响青花瓷的美观,使得青花偏暗对青花表现稍有影响,也就是笔者常说的传世旧气影响瓷器开门成度的原因之一。油润感主要是空气中的氧与釉面发生氧化反应使釉面发生氧化、重结晶等,釉面质变生成皮壳,皮壳的反射光泽莹润并兼顾油脂光泽。

手把手教你鉴定青花

手把手教你鉴定青花

▲土耳其托普卡匹宫传世元青花(来源网络)

一般情况元青花都是有出土环节的,那么传世元青花的生坑包浆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出土包浆的氧化层,加上空气中的微粒在表面附着,使得老传世的元青花的包浆层相较于生坑状态的包浆光泽偏柔和,但是光泽依旧保持着光感内敛,莹润的光泽特征。

手把手教你鉴定青花

▲元青花老传世包浆特征,光泽坚挺莹润,微微带油性

元青花距今年代十分久远,所以国内的元青花不论馆藏或到代的民间藏品离不开出土环节,绝大多数墓道或窖藏环境都是有一定的破坏坍塌,地下水的渗入、土壤的包裹。那么陪葬的青花瓷基本是暴露在潮湿的土壤环境中,至少是水汽十分丰富的环境。墓道是个密闭环境,墓主人及其陪葬的腐败物质让环境中充满了有机质。水汽丰富让青花瓷的釉面发生水解氧化。水汽又是物质的溶剂,是墓道内的有机或无机物溶解其中并包裹在青花瓷的周围。随着时间的积累,缓慢的水解反应以及重新化合反应,使得青花瓷的釉面质变产生了皮壳,笔者认为是一层极薄的隐晶质层,它是釉面质变的产物。存世极少的传世元青花的皮壳上文已经涉及到,是釉面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产生的釉面氧化层,也是釉面质变的结果。他们的共性特征都是微微的油脂感,整体光感滋润内敛。

笔者鉴定元青花不看胎骨那是为什么呢?元青花基本是出土的,胎骨相较于釉面缝隙多颗粒粗更易吸附包浆物质,所以真正的胎骨极多数情况是被污垢包裹,看不出真正的面貌,所以笔者遵循“一老全老”的原则,选择开门程度更高更可靠的釉面进行分析,只要釉面老整器就是老的。

笔者介绍了墓道包浆,传世包浆,和皮壳,那么怎么看元青花是否到代呢?元青花瓷龄大、包浆厚,所以看的是元青花包浆的光泽特征。出土包浆是莹润,聚光,光泽坚挺,具有密度感。传世包浆的光泽内敛,油润,具有密度感。总结两种包浆概括为光泽内敛,有密度感。假使环境差,元青花的开门程度低,寻找其开门点,找其包浆最薄位置看其皮壳光泽特征,皮壳的光泽特征是微油,滋润,光泽有厚度感最关键的是光泽密度紧。在实际鉴定中,根据包浆皮壳的共性,看极小点的反射光,光泽密度紧、微微起油,光泽密度紧则可断老。鉴定是件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笔者这里只能用形容词和图片来描述包浆和皮壳的光泽特征,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读者只能靠实践中学习。这里强调的是实践标本必须要对,错误的学习样本得出错误的结论,最终导致收藏学习的失败。

手把手教你鉴定青花

▲元青花极小点的反射光,一点点反射的光泽坚挺,微厚微油感

本期元青花的鉴定笔者谈到这里,如果读者只能记住一点,我希望是元青花的鉴定看其包浆和皮壳,包浆无非传世与出土(水环境等特例另当别论),包浆和皮壳的共性特点是莹润、聚光,极小点的反射光泽坚挺。下期笔者谈谈明代的瓷器

(以上内容由老妖学生小沈原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