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公佈蘇-57新武器K-77導彈,美媒:能否追上絕對領導者PL-15?

美國《軍事觀察雜誌》網站10月5日發表文章:俄羅斯公佈了蘇-57的新武器: K-77空對空導彈, 是什麼讓它成為遊戲規則的改變者?

俄公佈蘇-57新武器K-77導彈,美媒:能否追上絕對領導者PL-15?

俄羅斯蘇-57戰鬥機掛載K-77空對空導彈的畫面

文章稱,俄羅斯的新型K-77空空導彈的設計大致是基於目前服役的R-77導彈。最近它首次由蘇-57飛機攜帶公開亮相。K-77專為俄羅斯的蘇-57戰鬥機而開發,因此它比其他遠程導彈要短,並修剪了翼片,以便可以在蘇-57戰鬥機的內部武器艙中攜帶。

文章稱,蘇-57具有比其他第五代戰鬥機更大的內部裝載能力,能夠容納多達8枚遠程空空導彈和2枚短程導彈。它的競爭對手,美國的F-22“猛禽”戰鬥機和中國的殲-20戰鬥機只能攜帶6枚遠程導彈和2枚短程導彈,而新型的,體積更小的美國F-35戰鬥機(當今唯一還在生產的西方隱形戰鬥機)僅能攜帶4枚導彈。蘇-57的武器艙也比“猛禽”或殲-20上的武器艙更深,因此可以攜帶更大直徑的武器,例如巡航導彈,制導炸彈以及將來的小型高超音速彈道導彈。這些武器目前仍在原型發展階段。

俄公佈蘇-57新武器K-77導彈,美媒:能否追上絕對領導者PL-15?

K-77導彈的直接祖先是R-77空對空導彈

美媒表示,蘇-57戰鬥機是一個雄心勃勃的設計,它融合了其他第五代戰鬥機所不具備的許多技術,包括矢量推力引擎,側面和後向雷達以及激光防禦系統等。該飛機的原型機目前被用作第六代技術的試驗平臺,這些技術預計將被集成到以後的變體中。預計K-77導彈將彌合蘇-57與美國和中國新型戰鬥機之間的火力差距,而較舊的R-77導彈的性能與美國的新型AIM-120D導彈相比黯然失色,更無法和中國的新型PL- 15空空導彈相比,PL-15目前被認為是該領域的絕對領導者。

目前尚不確定K-77是否會使用更便宜,複雜度更低的無源掃描陣列雷達,就像其它俄羅斯導彈和美國和歐洲的導彈那樣,或者是否會像日本和中國那樣使用更先進的AESA雷達。俄羅斯將AESA雷達集成到戰鬥機上特別晚,其第一架配備AESA雷達的戰鬥機米格-35於2019年6月開始服役,但這種雷達為導彈提供了重要的優勢,尤其在鎖定敵機和反制敵人的電子戰方面。

而按照俄羅斯消息來源的報道,K-77的射程為193公里,比美國的AIM-120D 180公里的射程要遠,但比中國PL-15估計的250-300公里的射程要短。除了更緊湊的尺寸和更遠的射程之外,讓K-77的特別重要的是它採用的有源相控陣天線(APAA)引導技術,這使其即使面對極端射程內的小型和敏捷目標也具有極高的準確性。該導彈頭部的先進雷達系統可以克服雷達的“視場”問題,使該導彈能夠在自身周圍保持360度的鎖定,從而防止敵方戰鬥機利用其視場侷限進行躲避。這將為該導彈提供R-77導彈兩倍的“無法逃逸區”,並且比AIM-120D或PL-15的“無法逃逸區”更遠。

俄公佈蘇-57新武器K-77導彈,美媒:能否追上絕對領導者PL-15?

俄羅斯Su-57戰鬥機

俄羅斯媒體《今日俄羅斯》(RT)對K-77使用的APAA技術進行了如下解釋:“有源相控陣天線由大量錐形單元組成,這些錐形單元安裝在導彈“鼻子”上的對無線電波透明的罩子下。每個單元僅接收一部分信號,但是一旦進行了數字處理,所有單元的信息就會被彙總為一張“全圖”,這使得K-77導彈能夠立即對目標的急轉彎作出反應,使其擊中目標不可避免。

(作者:微胖 版權作品 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