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多多被同學爆料不快樂。作為父母,到底該給孩子什麼樣的童年?

最近,黃磊的大女兒黃多多(黃憶慈)被同學爆料。

  • 爆料人稱,黃憶慈(黃多多)很優秀也很溫柔,在學校的學習也特別的不錯,但是他卻感覺黃多多並不是很快樂,經常能看出有點不高興的樣子,和同學聊天有時候還會突然沉默。而且跟同齡人似乎話題並不多,像是經受過刻意訓練過。
黃多多被同學爆料不快樂。作為父母,到底該給孩子什麼樣的童年?


黃多多被同學爆料不快樂。作為父母,到底該給孩子什麼樣的童年?


且不論這個爆料是真是假,是同學寫的還是有他人故意抹黑黃磊和黃多多。作為明星子女,黃多多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和喜歡。從小黃多多就表現的特別懂事,知書達理,琴棋書畫感覺是樣樣精通。12歲時就登臺同何炅和黃磊等人一起出演話劇,11歲時就為斯皮爾伯格的影片《圓夢巨人》配音,在交流會上展現了極高的外語功底,幾乎讓不少大學生都自愧不如。畫畫很厲害,英語非常棒,鋼琴也能行,各種各樣的表現也無愧外界給予的“才女”稱號,這些年黃多多的成長跟背後黃磊和孫莉的教育是分不開關係的。

黃多多被同學爆料不快樂。作為父母,到底該給孩子什麼樣的童年?

  • 從古至今大多數人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培養孩子健康的性格、適格的行為、廣泛的愛好以及優良的品格,是所有父母共同的夢想。只不過很多父母,在時間和精力還有資源上,沒有辦法完全照顧的到孩子的各個方面。
  • 作為明星,黃磊和孫儷首先在財力上肯定是可以支撐黃多多受到最好最高端的教育的。但是相比於資源不多的普通人,明星家庭,可能會出現從小給予太多資源,導致孩子壓力過大。爆料的人,想必也是這個意思,想讓人覺得黃多多在學習這些才藝和行為的同時,缺少了14歲孩子該有的童真,並不快樂。
  • 這位同學爆料的點,我覺得也無可厚非。黃多多一看就是受到良好的教育,知書達理,說話做事懂分寸的乖巧的女孩,古代大戶人家的大家閨秀,不也是受過教育培訓出來的嗎?還有就是跟性格很有關係,黃多多明顯就是內向文靜類型的女孩子,這類孩子更懂得照顧別人的情緒,懂得迎合和滿足他人的期待。黃磊的小女兒就明顯比姐姐要活潑的多,這不能說是黃磊或者孫莉教育的差別,只是孩子天生的性格不同罷了。其實黃磊多次面對公眾表示自己的心願是讓孩子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長大。快樂長大的過程中,多學習幾種才藝和能力,能對將來有所幫助和鍛鍊,這也就足夠了。
黃多多被同學爆料不快樂。作為父母,到底該給孩子什麼樣的童年?

那作為父母的我們,又是如何培養自己的孩子的呢?

  • 前幾天看到個段子,大概意思就是說“你家娃1歲半會加減乘除算啥,我家的6個月會查100個數了!”
  • “雞娃”的父母處處可以見到,6個月上早教班。1歲開始聽古詩、英語,2歲報培訓班,3歲學繪畫、寫字,4歲是英語、舞蹈、跆拳道,5歲。。。恨不得孩子每天學一種,上小學之前,就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 朋友家孩子比我們家的大一些,跟她探討過這個問題,她說她之前也覺得自己可以很“佛系”的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一上幼兒園開始,看到別人家孩子會這學那,家長群裡天天曬娃,她這麼有主見的人都挺不住了,覺得自己孩子簡直就是個白紙,太平凡了!沒辦法就必須“雞娃”,而且真的是上學之後,尤其是初中之後,孩子學才藝的時間就沒有了,必須小學畢業前全部學完。
  • 我說那都必須學什麼?她跟我講:孩子首先字得寫的漂亮吧,得練字;男孩得會點拳腳吧要不然太娘,得學跆拳道;樂器必須會一個,否則音樂課老師讓輪著表演,孩子都不好意思上課,得學鋼琴;男孩子語言表達怕差點,得學口才;運動方面不能不會,球類必須學兩三個;繪畫可以培養藝術細胞,必須得學;游泳是必修課得學;樂高編程是現在流行的男孩課程。。。這些都是課外的必學技能,小學必須學會,精不精通沒關係。除了這些,就是從幼兒園一直堅持上的英語班,鍛鍊他的語感。
黃多多被同學爆料不快樂。作為父母,到底該給孩子什麼樣的童年?


  • 我說:“孩子這些都學不累嗎?”她說:“別說孩子,我都累,每天下午放學,每個週末,就是在接送孩子上各個輔導班,他沒有自己的時間玩,我更沒有!但是沒有辦法,一想到別的孩子比我們上的班還多,會的技能更多,我就真像是打了雞血的人一樣,超級興奮,活力四射。其實孩子到底會了多少,我心裡也沒底!反正別人孩子去的輔導班他也去了,我就放心點。”
  • 這還只是學前教育,小學初中開始,孩子要學文化課,也得參加輔導班,語數外,物化地,是不是天天上輔導班?一線城市的孩子,有幾個不輔導文化課的?再“佛系”的家長,看到孩子期中期末考試排名時,家裡也得雞飛狗跳,然後就淪陷了,開始送去輔導班。送了可能成績也沒好到哪裡去,但是不送去,家長總覺得虧待孩子,感覺沒給他跟別人一樣的教育。
  • 這只是大多數普通家庭教育的常態模式。更有甚者,像全國聞名的海淀家長,那可不僅僅是送孩子去輔導那麼簡單,家長們都得跟孩子學一樣的課,然後回家再提問,預習,複習,再繼續輔導孩子!這樣孩子能快樂嗎?能不累嗎?
黃多多被同學爆料不快樂。作為父母,到底該給孩子什麼樣的童年?


作為父母,怎樣才能讓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其實教育這個話題,從古至今一直都有人在探討。孟母三遷值得推崇,美國人的散養有人稱讚,海淀區的雞娃家長大家效仿,但是我們能制定出一套統一的方案嗎?答案是不能!

因為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教育方式結對存在千差萬別。相信孟母三遷被推崇,也是因為那是孟子,她對自己的孩子用對了方法,換一個孩子,可能“十遷”也改變不了什麼。

雖然每個孩子個體都不相同,但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卻是一致的,就是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北大才女武亦姝就是在快樂教育中健康成長,成為詩詞滿腹,文采飛揚的才女的。是沒有錯,教育和快樂並不矛盾,可以並存!

黃多多被同學爆料不快樂。作為父母,到底該給孩子什麼樣的童年?


快樂教育總的來說就是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1. 讓孩子在玩耍中好奇,對事物,對文字,對數字,對所有的知識產生好奇心,激發他的求知慾望,才能讓他建立學習的興趣。
  2. 培養他的興趣,不管是對文藝還是體育或是文化知識類,讓他自己找更喜歡的一類去學習,選擇權交給他,讓他選最喜歡的,才能堅持下去。
  3. 鼓勵孩子堅持,選擇了就別放棄,快樂教育並不是不教育,只是不強制,不逼迫。當他做出選擇,就得對這個選擇負責到底。有句話說的好:“選擇前選擇你所最愛的,選擇後最愛你選擇的!”不論是興趣還是特長,不堅持是看不到結果的。當堅持到最後,取得成績的時候,孩子也會體會到快樂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4. 當更多的獲得感,成就感成為一種人生追求時,就是鍛鍊孩子自律的最好時機。孩子習慣於從鼓勵中學會堅持,從付出和汗水中得到收穫,從收穫中得到快樂和滿足,那就是最好的自律。自律不是痛苦,相反自律的人覺得自律很快樂,因為可以獲得滿滿的收穫。
黃多多被同學爆料不快樂。作為父母,到底該給孩子什麼樣的童年?

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但是千萬不要把這種責任當成負擔,變得激進,用強制的手段逼迫孩子,那樣太容易讓孩子叛逆。用快樂教育,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才是父母教育子女的最佳方式。#我愛你不只在520# #陪寶寶那些事# @頭條育兒

@JC媽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