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妄唯真 不一不異

以下是參照古印度的一篇記敘文,一個心理學系主任對一個資質聰明、頑皮的學生的誡勉談話


了妄唯真 不一不異

人的一生,或者稱之為命運吧,主要是受內心活動的主導和影響,即使知道了也總是難以把握,一個人,要想實現頂天立地、健康幸福、走向成功,就必須瞭解、學習、掌握自己的內心活動,只有做到心意相通,才能最終掌握自己的命運。

雖然人的內心活動是難以描述或無法準確描述的,但首先確定無疑的是:內心活動都可以、也會變化的,“逝者如斯乎,不分晝夜”。要如何理解呢?今天暫且通過對我們看得見的物質世界來比喻吧。

了妄唯真 不一不異

逝者如斯乎,不分晝夜

一個做到心意相通的人,即覺悟的人,按閩南話叫“抱蚤”,佛教裡稱之為菩薩,按基督的說法,他已經把握了人性的原始罪惡,可以說已經沒有了偏見、傲慢及至不會暴怒,且心懷慈悲,他是如何做到的呢?俗話說,勝人不如勝己,知人不如知己,勝己必先知心,而我們因為原生家庭、求學的過程、與朋友相處,不可避免的產生了許多錯誤的思想觀念,頭腦變得僵化,脫離實際的想法,虛妄的念頭,貪婪的慾望,矛盾的心理,以及頑劣的習性,等等。總之,因不合規律的思維定式和習慣而後所做之事等都是“心中之賊”之果,導致在現實生活面前遭到挫折失敗,自己卻又不瞭解、不知道,即你的潛意識沒有進入到你的意識的時候,這時人就鬱悶、痛苦了。

了妄唯真 不一不異

你這潑猴

所有我們認為客觀存在的物質,包括以後的所謂科學認為的物理形態等現象,其實也是處於變化之中,但也因環境而異,很簡單地例子,你現在未成佛,所以你在地面上行走時就受到了地心引力的作用,你的認知就是隻到這一層級,而我已經成佛,進入了大氣層,我受到的地心引力就較小,我就無所掛礙了,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還有,講一個笑話,由於我周圍的氧氣濃度較低,所以我就需要戴著氧氣罩,遠處的人就以為我頭後面是一輪圓月、或是頭頂太陽……

了妄唯真 不一不異

還有,比如你看見一朵花,你眼睛裡看到是紅色的花,而對於色盲一類的人就不是紅色了,即使不是色盲的人,對於“紅色”也有一定的差異性,但這真的是“紅”色嗎?其實,我們眼睛所看到的顏色,從科學的角度定義,人的視覺感觀是通過光的折射作用反射到人的視網膜中,之後經過感官神經傳輸到到大腦,而最終通過大腦的“翻譯”才得出對色彩和物質的判斷。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們看到的並非是物質或顏色本身,而我們接收的只是光的反射,最終通過大腦將這些折射構建成幾何圖形才形成了物質。那麼我們真實的看到物質本身了嗎?其實並沒有,我們得到的只是自我主觀的構建。如果將這樣的認知歸於真實,那麼當我們做夢之時所看到的場景與形態是否也是真實存在的呢?很顯然夢中的景象誰都會否認其真實性,但如果人在夢中不醒的情況下,人便會認定夢境即真實。再打個簡單的比喻,二十一世紀初期,將會有手機的出現,不同手機的製造商由於使用不同的屏幕和內部算法,對於同一幅圖片,有些略為暖色,有些略顯鮮豔,這些現象大家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體會。

了妄唯真 不一不異

上面的比喻較容易理解,雖然心中賊也如同理解物質、顏色的知識一樣,但因為內心活動難以捉摸,實際做起來更難,所以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但是鷹子,你要無論如何要謹記:不同的事情、不同的人、不同的時間、地點,效果完全不一樣。當你知道了變化是一切事物的真理後,你就會慢慢地減少痛苦,遇到不平等的事也不再矯情。


了妄唯真 不一不異

天龍八部 貪嗔痴三毒

鷹子,再告訴你一個定律:物質守恆定律。在任何與周圍隔絕的物質系統(孤立系統)中,不論發生何種變化或過程,其總質量保持不變。用我們古印度話表達即: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如果把宇宙當作一個最大的孤立系統來看待的話,我們所處的就是一個熵增的階段,無論是你通過眼耳鼻舌身感受到物質層面上的東西,或者我們人類比其它生物有的那種所謂的意識,還是我們通過外界的色聲香味觸感受到的以及這些感受在我們腦海裡形成的記憶,這些在內部最終因熵增而達到一種完全均勻的熱動平衡的狀態,都會完全分解,成為沒有任何形狀和結構、不再發生分化的死寂狀態,沒有任何生命可存活,最終完全死亡。這種情景就是被稱為“熱寂”的狀態。我記得我的老師告訴過我四聖諦“苦集滅道”也是如此,不要停留在小聰明的層面,包括文字表述、科學技術的層面,不要給別人的言論框住,如什麼“凱恩斯主義”、“民主”等,要如張無忌的“無招勝有招”。

了妄唯真 不一不異

熵增

“抱蚤”(菩薩)就是做到了心意相通,掌握了自己命運的人,不僅知道自己的意識層面,也瞭解自己的潛意識層面,生老病死誰也不可避免,沒有了恐懼感,掌控自己的慾望,“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這都取決於一心,一念起萬水千山,一念滅滄海桑田。只有做到了就心無牽絆,心做心是,不再捨近求遠、捨本逐末,與內心的自己和解,所以一生幸福。以前在幸福榜上的有燃燈、尼泊爾藍毗尼的小王子,即我的祖師、將來還有一位肚子還大的名叫阿勝的人,他們都是做到了心意相通,都上了榜單。所以要讓心意相同,最重要是做到“知行合一”,這才是最重要、最根本,只要你真正努力了,雖然“人生不如意事情十有八九”,只要無愧於心,你就不會痛苦,真實不虛。所以平常在心裡多念:“快快行動,快快行動,知行合一、知道了更要有行動,才能成為一個心意相通的人”。


了妄唯真 不一不異

一念起萬水千山,一念滅滄海桑田。

今天我和你的交談,我告訴你的方法也僅適用於你或者類似於你的人,不同人應該用不同的方法去開導,不能僵化,在遙遠的東方,與我的祖師同一個時代的人叫孔子,他曾經也表態過“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由求聞斯行諸也,譬如書本的知識,都是白紙黑字,但同一個課堂裡的人為什麼成績都不一樣呢?如果簡單地歸於學習是否勤奮這恐怕有失偏頗,至少有三種人不適宜讀書,第一種是鑽到書裡出不來的人。如看了《西廂記》,相思崔鶯鶯,鑽到書裡出不來了,什麼書裡自有黃金屋,書裡自有顏如玉……這種人不能讀書;二是讀了書幹壞事的人,這種有文化的人幹壞事,比沒文化的人更毒,如身材高大有福之流;第三種就是天分過高的人。這人天分過高了,讀書不僅不能幫他,反而能誤了他的事業,像劉邦和朱元璋,他們沒讀過書或者書讀得少,書本里的條條框框反倒不會阻礙到他,但也要注意,這種人很少,真的非常非常的少。我的祖師就曾經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學習不要僵化,“法尚應舍”也是這個道理。

了妄唯真 不一不異

這裡我很抱歉,由於漢語不是我的母語,雖然“色即是空”和“色聲香味觸法”都有同一個“色”字,這個地方實是我說錯了,第一個“色”我想表達的是物質,就如同在另一個東方的國度裡有一篇文章《禮記·大學》的“格物致知”裡的“物”,許多年後,閩南語系裡還有一個詞語叫“物件”,這才是我想表達的意思,而第二個“色”即英文裡的“COLOUR”。

鷹子,因為你母親的名字為“鷹”,所以我稱你為鷹子,但偏偏有一些所謂高手在翻譯時就寫成了“舍利子”,“舍利”是我們古印度話裡“海上的鶖鷺鳥,也就是鷹”,但後來人在閱讀時就以為是火化後的結晶體,太搞笑了,從中我們也能看出世上某些有心人是多麼的無恥,某些無心人是多麼的喜歡以訛傳訛。所以當年我的祖師也再三強調,最後無奈之舉弄了一個“三法印”的憲法,如果有其它的文字、說法、文章與之相違背,以上位法為準。多麼睿智的一個老人啊,這麼多年前就預計到了後世有這種結果,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誠不欺我。

了妄唯真 不一不異

三法印

祖師當年從不立文字,後來祖師傳位於摩訶迦葉,這是很正常、普通的一件事,因為他是大弟子,大家習慣了傳長不傳幼而已,但後來卻在遙遠的東方給一些有心人說是“拈花一笑”,後來,鮮花店的老闆娘一拈花,一群顧客都哈哈大笑起來,老闆娘心裡都毛了,不知道誰要買花,所以又得搞出一個“心心相印”的詞,這其實都是為了騙取無明眾生、多收幾個香火錢而編出的故事,這樣的低級伎倆,還美其名曰“以幻制幻、以貪制貪”的善巧,還說是八萬四千法門之一,連一點點的節操都沒了。當年祖師用過真正的善巧,他的目的是為了沒飯吃的窮苦百姓,為了讓他們能有乞食的渠道弄了個名詞叫“供養”,給富貴人家洗腦,而且也只是填飽肚子而已,有節有度,而現在的和尚,哪個還需要乞食?哪個不是肥頭肥耳?你要香火錢也罷,不能拿平民開刀啊,而且要將賬目公開,而且你的香火錢只要達到最低伙食標準就不能再接受捐贈,將來的“區塊鏈”技術不知能否抑制住他們的貪心。唉,這些禿驢,氣煞我了。政府再不管,將來的武帝滅佛恐怕還要再現。

了妄唯真 不一不異

拈花一笑

還有,我說的“心意相通”,可能還需要加上一個例子方便他人理解,就舉一箇中國醫生徐文兵講解的玻璃棧道吧。棧道玻璃的硬度,錘子都錘不爛,這是客觀事實,意識層面上我們也知道玻璃不會爛,但沒用,有些人走在這上邊還是會心驚膽戰,因為大腦管不了心。大腦說別怕,別怕,很安全。心說去你丫的,廣東人的心說“丟”。這裡面其實有兩套系統,各管各的。如果你未能做到“心和意相通”,就是“為什麼你知道了許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的原因。

了妄唯真 不一不異

人不能懶惰,除非你是一個天分很高的人,淨土宗太懶惰了,提出了觀想念佛、稱號信佛,這些都是懶,還有一些佛棍想通過偷換概念的方式來糊弄,說什麼“顯宗與密宗”的翻譯方式,鳩摩羅什更勝一籌等,真的是“外來和尚好唸經”?這其中沒有一些“歪嘴的有心人”?試想一下,你連“揭諦揭諦”、“ARE YOU OK”是什麼意思都不知道,你就是念一輩子,你能悟到什麼?因信而得救是基督耶穌的生意,你來湊什麼熱鬧?既然唸佛無法印證,那為什麼淨土宗在中國這麼流行呢?它至少滿足了兩個維度的無明眾生,一是滿足了懶惰的底層人的妄想,一念成佛;二是補充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特別是儒生們信奉“自強不息”後卻無法擠身儒棍行業寫諂媚文章時,無法“混吃等死”,也不想“殺身成仁”,又不想“捨生取義”時的困惑:他力。這裡再補一下“揭諦揭諦”的讀音,不知是讀作jiē dì 還是gā dì?只有懂梵語的人才知道吧,這又有何妨?據說資本論原著是德語版的,即使先翻譯為英語版本或者先翻譯為俄羅斯版本再轉為中文,這其中不是也有許多不盡相同的地方,不也難掩其光芒嗎?即使聽說當年要求其將武裝革命和暴動的字眼移除方可繼續研究,但遙遠的東方人不是也樂此不疲、前仆後繼地學習?這其中只有一個農民的兒子做到了“見諸相非相”,真正的印證了其中的般若,我們心目中永遠的活菩薩啊,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蜜了波羅。


了妄唯真 不一不異

慧能不識字卻是禪宗六祖?因不識字反而沒有條條框框,什麼“父母在,不遠行”、“百善孝為先”等,從廣東跑到湖北暫且不論,單單問一句弘聽得懂“丟”這句廣東話嗎?木綿袈裟、紫金衣缽,我們都被知道是在夜晚帶走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幡動風動仁者心動”,證明了一個人不識字沒關係,要會槓,而且要槓得精彩(槓精的修養),也能成事,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雖是方便巧門,卻也在碓房踏碓八個多月,這八個多月給許多人給忽略了,就想著在市場賣個豬肉後放下屠刀。當然,證到這點還不究竟,“丟”為什麼就比神秀牛,他會“傾偈”?“丟”是廣東話,廣東人的營銷手法最國最高超,或者你瞭解過牧師與神父的區別就可觸類旁通了,“丟”即“耶穌”,有了新約,沒有了“贖罪劵”,也沒有中介。

了妄唯真 不一不異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心經是關於人類精神的學說,是關於人的靈魂淨化、昇華,人的行為高尚、正典的學說。一味地攻擊或捍衛神的真實性與否,都是愚昧的表現。前者沒有理解佛教的歷史價值和社會價值,後者沒有理解佛教的真正境界。一旦你蜜波羅了,佛就會告訴你,我是不存在的,你自己即是佛;西方極樂世界在哪呢?在你的心裡。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眾生皆苦,唯有自渡。


了妄唯真 不一不異

唉,“袈裟本無清淨,紅塵不染性空,悠悠古剎千年鍾,都是痴人說夢”

瞭解歷史,才能知道結果、才能接近真相。


了妄唯真 不一不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