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說“走開”,孩子卻還要去擁抱,這樣訓練讓孩子看懂他人表情

通常人們的喜怒哀樂都會表現在臉上,就是我們所說的表情。我們可以通過一個人的表情,知道他的情緒,也能通過一個人的表情,來判斷自己該以怎麼樣的狀態去和別人相處。


別人說“走開”,孩子卻還要去擁抱,這樣訓練讓孩子看懂他人表情


有的孩子心思非常細膩,他們知道一起玩的小夥伴很開心,自己也會很開心的和小朋友玩;當小朋友不願意和他玩的時候,他能感知得到,於是就會選擇默默的站在一邊;如果小朋友難過了,他會上前去安慰。

但是,有的孩子在感知他人情緒方面就會差很多,他們看不懂別人的情緒,也不知道如何去應對,常常在與小朋友的社交活動中,做出讓別人不愉快的事情。


麗麗小朋友

麗麗在遊樂場的海洋球池子玩耍的時候,有三個小朋友也在裡面一起玩。剛開始,那三個小朋友會邀請麗麗和她們一起玩傳遞小球的遊戲,但是,每次小球傳遞到麗麗手中的時候,麗麗都不會將小球傳遞給下一個小朋友,而是把小球扔到遠處去了。因此,遊戲不得不重新開始。這樣的次數多了,另外三個小朋友也覺得無趣,於是就不和麗麗玩耍了。


別人說“走開”,孩子卻還要去擁抱,這樣訓練讓孩子看懂他人表情


小朋友們重新找了一個地方坐下來繼續玩遊戲,麗麗也跟了上去,卻總是在遊戲中“搞破壞”,終於有位小朋友開始不耐煩了,她對正準備來拿小球的麗麗說:“你走開。”麗麗不但沒有走開,反而笑嘻嘻的上前去抱這個小朋友,惹得大家很不開心。

麗麗的媽媽趕緊過來把麗麗抱走,避免小朋友們之間發生矛盾。看著麗麗總是無法學會和其他小朋友正常社交互動,媽媽也非常擔憂。

像麗麗小朋友這樣的情況,就屬於典型的看不懂他人表情,讀不懂他人情緒的一種社交障礙。

這樣的小朋友,由於不能根據他人的情緒和表情作出正確的反應,很容易引起其他人的反感,嚴重的情況下,小朋友們之間還會發生衝突,給孩子造成身體傷害。


表情模擬訓練

我們平時在家裡要加強孩子這方面的訓練,讓他們能夠正確的辨別他人的表情和情緒,更順利的和其他小朋友進行遊戲互動。


別人說“走開”,孩子卻還要去擁抱,這樣訓練讓孩子看懂他人表情


爸爸媽媽可以在家裡與孩子進行表情模擬訓練:

爸爸先做一個開心的表情,並且張開雙臂表示擁抱,媽媽就給孩子示範:也用開心的笑臉和擁抱去回應爸爸,並且告訴孩子,爸爸笑是開心,願意和我們玩。媽媽示範結束之後,還需要指導孩子去擁抱爸爸。這樣,孩子就知道,對方帶著笑臉,張開雙臂是表示友好,我們也應該用友好的笑臉和擁抱回應別人。

接著可以讓媽媽做一個哭的表情,爸爸給孩子你做示範:走到媽媽身邊,輕輕的拍媽媽的背,表示安慰。並且爸爸要告訴孩子,媽媽這樣子的表情是難過,她難過了我們可以輕輕拍她的背或者手臂,這樣是在安慰她,讓她不再難過,再引導孩子去安慰媽媽。這樣,孩子就會知道,哭代表難過,我們需要用輕柔的動作安慰對方。

爸爸做生氣的表情,同時用手做不要的動作。媽媽給孩子做示範:離爸爸遠一點,和孩子單獨在一起玩。然後爸爸再對孩子做生氣的表情,媽媽引導孩子離開,在旁邊單獨和媽媽玩。這樣孩子就能學會,別人生氣的時候,不願意有人靠近,我們可以在一旁和其他小朋友玩。

我們在訓練中,可以相互對換角色,這一次是爸爸主動做表情,媽媽和孩子回應;下一次就換媽媽做表情,爸爸和孩子回應;我們也可以讓孩子先表達情緒,爸爸媽媽給予正確的回應。


大賽爸爸說

訓練的時候可以先從簡單的開心,難過,拒絕開始,讓孩子熟悉如何對他人的這些表情情緒作出回應,順利的參與小朋友之間的社交互動。


別人說“走開”,孩子卻還要去擁抱,這樣訓練讓孩子看懂他人表情

關注“大賽爸爸說”,

專注探討兒童發育遲緩、

孤獨症譜系障礙和家庭康復訓練,

傾聽您的困與惑,解除您的育兒焦慮,

私信“大賽爸爸說”,

為您答疑解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