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彎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歸路。”——李白愛國詩七首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我欲彎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歸路。”——李白愛國詩七首


永王東巡歌·其一

唐代:李白

永王正月東出師,天子遙分龍虎旗。

樓船一舉風波靜,江漢翻為燕鶩池。


永王東巡歌·其二

唐代:李白

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淨胡沙。

此組詩當作於唐肅宗至德二載(757)正月。當時李白隨永王李璘水師東下尋陽(即潯陽)。此詩宋本題下注雲:“永王軍中。”這組《永王東巡歌》即在永王幕府中所作。

“我欲彎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歸路。”——李白愛國詩七首

魯中送二從弟赴舉之西京

唐代:李白

魯客向西笑,君門若夢中。

霜凋逐臣發,日憶明光宮。

復羨二龍去,才華冠世雄。

平衢騁高足,逸翰凌長風。

舞袖拂秋月,歌筵聞早鴻。

送君日千里,良會何由同。

此詩通過為送從弟至西京長安應舉的鋪敘描寫,表現出詩人懷才不遇的苦悶和玩世不恭的不平心理。

“我欲彎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歸路。”——李白愛國詩七首

送族弟綰從軍安西

唐代:李白

漢家兵馬乘北風,鼓行而西破犬戎。

爾隨漢將出門去,剪虜若草收奇功。

君王按劍望邊色,耳頭已落胡天空。

匈奴繫頸數應盡,明年應入葡萄宮。

我大唐兵馬乘北風出征,軍鼓壯行色,向西擊破萬惡的侵略者。

你跟隨大將軍出門去,殺虜就如揮鐮刀割草,一定會立下奇功。

君王在宮中按劍,神情肅穆瞭解邊情,敵軍的命星已墜落下胡疆上空。

匈奴侵略者的命數已盡,繫頸投降吧!明年你就能驅馬入宮報捷。

“我欲彎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歸路。”——李白愛國詩七首

荊州賊平臨洞庭言懷作

唐代:李白

修蛇橫洞庭,吞象臨江島。

積骨成巴陵,遺言聞楚老。

水窮三苗國,地窄三湘道。

歲晏天崢嶸,時危人枯槁。

思歸陰喪亂,去國傷懷抱。

郢路方丘墟,章華亦傾倒。

風悲猿嘯苦,木落鴻飛早。

日隱西赤沙,月明東城草。

關河望已絕,氛霧行當掃。

長叫天可聞,吾將問蒼昊。

全詩對“洞庭”的自然景物沒有作精細的刻畫和描寫,只是選擇了“荊州賊亂”這一客觀事實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感受和強烈的愛憎,達到“言懷”的目的。詩中運用神話傳說作比喻,使詩意增添了浪漫主義的情調和色彩。

“我欲彎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歸路。”——李白愛國詩七首

在水軍宴贈幕府諸侍御

唐代:李白

月化五白龍,翻飛凌九天。

胡沙驚北海,電掃洛陽川。

虜箭雨宮闕,皇輿成播遷。

英王受廟略,秉鉞清南邊。

雲旗卷海雪,金戟羅江煙。

聚散百萬人,弛張在一線。

霜臺降群彥,水國奉戎旃。

繡服開宴語,天人借樓船。

如登黃金臺,遙謁紫霞仙。

卷身編蓬下,冥機四十年。

寧知草間人,腰下有龍泉。

浮雲在一決,誓欲清幽燕。

願與四座公,靜談金匱篇。

齊心戴朝恩,不惜微軀捐。

所冀旄頭滅,功成追魯連。

全詩共分五層,每六句一轉,結構井然,氣韻流動,有力地抒發了愛國的豪情。詩中先敘安史之亂,次述永王的率軍平亂;再次讚美諸侍御的清正嚴明;最後表明自己渴望為平定叛亂貢獻出一切力量,並勉勵大家盡力報國,表現了詩人的愛國思想。

“我欲彎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歸路。”——李白愛國詩七首

金陵新亭

唐代:李白

金陵風景好,豪士集新亭。

舉目山河異,偏傷周旋情。

四坐楚囚悲,不憂社稷傾。

王公何慷慨,千載仰雄名。

這首懷古詩在感情的抒發方面,不是平鋪直敘的,如果直白自述,則易陷入板滯。作品感情顯現的不同節奏是:首聯淡淡引出,次聯接觸矛盾,三聯矛盾有深化,末聯解決矛盾。達到審美高潮。

“我欲彎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歸路。”——李白愛國詩七首

獨漉篇

唐代:李白

獨漉水中泥,水濁不見月。

不見月尚可,水深行人沒。

越鳥從南來,胡鷹亦北渡。

我欲彎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歸路。

落葉別樹,飄零隨風。

客無所託,悲與此同。

羅幃舒捲,似有人開。

明月直入,無心可猜。

雄劍掛壁,時時龍鳴。

不斷犀象,繡澀苔生。

國恥未雪,何由成名。

神鷹夢澤,不顧鴟鳶。

為君一擊,鵬摶九天。

此詩共分六節(樂曲的章節),初讀起來似乎“解各一意”、互不相屬,其實卻是“峰斷雲連”、渾然一體。從時局的動亂,引出客中飄泊的悲憤;從獨佇空堂的期待,寫到雄劍掛壁的嘯吟;最後壯心難抑、磅礴直上,化出神鷹擊天的奇景。其詩情先借助五、七言長句盤旋、摩蕩,然後在勁健有力的四言短句中排宕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