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長:個別巨頭將支付與互聯網信貸交叉嵌套引發跨市場風險

央行副行長:個別巨頭將支付與互聯網信貸交叉嵌套引發跨市場風險

央行副行長警告,一些互聯網巨頭將支付業務和互聯網信貸業務交叉嵌套,極易引發跨市場風險。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範一飛9月24日在第九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表示,

一段時間以來,一些互聯網企業利用旗下機構將支付業務與信貸等其他金融業務交叉嵌套,形成業務閉環,業務過程難以被穿透監管,極易引發風險跨市場蔓延。


希望這類機構提高站位,積極配合監管,切實整頓超範圍信貸業務,消除利用支付拓展交叉金融業務的風險隱患。下一步要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建立商業銀行、互聯網聯合貸款專項統計制度,將該類業務納入商業銀行宏觀審慎評估,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企業納入金融控股公司監管。

點評:這裡的一些互聯網企業是誰?擁有支付業務,又猛搞互聯網信貸,互相嵌套,規模龐大,信息不透明,指的是誰很清楚了。巨頭很大,央行也很無奈,只能喊話,要求自覺,問題是在利益面前,巨頭會有這麼高的覺悟嗎?


以下為演講全文:


一是數字化頂層設計加速推進。黨中央、國務院高點定位,規劃新技術與經濟社會的融合發展,從頂層設計上力推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人民銀行積極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前瞻性開展個人銀行賬戶分類改革,鼓勵運用新技術優化賬戶服務,發佈《金融科技發展規劃》,催化金融業科技應用,加快跨部門數據共享和融合應用,努力實現數據多向賦能,推動金融數字化轉型。


二是數字化支付服務全面發力。在頂層設計指引下,產業各方積極響應、快速行動,在數字貨幣、數字化開戶、數字票據、數字銀行卡、基於區塊鏈跨境匯款、數字化網點等方面均有所斬獲。以央行數字貨幣為例,數字人民幣是運用新技術對M0的數字化,旨在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通用性的技術貨幣。目前數字人民幣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正在進行內部的封閉測試。


三是數字化基礎設施更加健全。傳統支付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長足進步,以大額支付系統為核心、零售支付系統參與的批發支付生態系統,有效支持移動支付高頻廣泛應用。今年3月以來,數據中心作為新型基礎設施得到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人民銀行積極響應,加快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今年8月人民銀行貴安數據中心建設達成協議。另一方面,人民銀行制定發佈管理辦法明確數據中心和數據交換管理平臺的數據安全責任,保障數據基礎設施安全高效運行。


四是數字化監管轉型初顯成效。人民銀行啟動非現場監管系統建設,實現功能、行為、過程監管,強化資金流向流量和支付風險監測。同時人民銀行推動實施包容審慎監管,研究設計富有彈性的創新試錯容錯機制,打造與國際接軌、符合我國國情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截至目前9個試點地區共發佈60個試點項目,標誌著我國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全面落地。


五是數字化標準規範成果豐碩。人民銀行用標準規範為市場創新留足空間,涉及技術應用、安全風控等方面,明確基礎性、普適性要求,打造既有利於金融數字化發展又能滿足金融治理需要的金融科技監管基本規則體系。截至目前已經制定50餘項金融行業標準規範,支付數字化風險防範能力顯著增強。


範一飛指出,數字化浪潮、“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數據安全都給支付產業數字化轉型提出更高更嚴要求,要加快支付產業數字化發展步伐。


一是加快轉變數字化發展理念。數字化不同於傳統支付業務辦理和管理,許多情況都是新事物、新問題。加快數字化發展要理念先行,鼓勵“試試再說”,破除“等等再說”。要去除佔有數據生產要素等傳統慣性思維,向數據共享要效益,讓“數據礦產”發光發熱。


二是加快完善新發展格局支撐。產業各方要提高政治站位,聚焦銜接產供銷,暢通流通體系,促進“雙循環”。人民銀行將繼續深化與其他部門的數據合作,推動數據自由充分流動。加快數據商用步伐,讓產業各方能找到數據、用上數據,形成用數據管理決策的行業氛圍。要堅定不移繼續深化支付行業全面開放,助力國際要素資源流入國內市場,加快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與境外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


三是加快優化數字化協同治理。數字化發展跨界融合對協同治理提出更高要求。要以大力整治跨境網絡賭博為靶向,不斷深化支付產業數字化協同治理。政府部門、自律組織、持牌機構以及產業鏈上下游各方要繼續攜手前行,在治理跨境賭博資金鍊方面共商共治。支付清算協會要切實擔起責任,運用支付清算數據,加大對無證經營特別是非法第四方支付平臺的監測,採用全鏈條、全流程、穿透式分析方法,有效監測資金轉移,為打擊治理跨境賭博等工作提供支撐。


四是加快提升數字化發展應用。首先要提升數據整合共享能力,樹立面向持牌機構的數據採集,堅決推進數據共享,加快建設共享所依賴的數據中心、數據交換平臺等基礎設施,讓數據資產動起來、用起來。二是提升數據融合使用能力。在保障數據質量前提下,依託數據基礎設施加快分佈式計算資源共享,加大基於深度學習、知識圖譜等技術的數據模型和分析算法供給,支持多主體提升數據挖掘能力和洞察能力。三是提升數字化國際競爭能力。努力打造更多國際一流支付產品,培育更多國際一流企業,加快數據安全國際標準建設,提升數據治理國際話語權,推進跨境數據安全有序流動。


五是提高數字化的安全水平。支付產業數字化發展雖然具有融合性、智能化特徵,但絕不是任性發展、無序融合,必須堅守安全底線,從事金融業務必須受監管、必持牌照,持牌機構務必迴歸業務本源、聚焦支付主業。


一段時間以來,一些互聯網企業利用旗下機構將支付業務與信貸等其他金融業務交叉嵌套,形成業務閉環,業務過程難以被穿透監管,極易引發風險跨市場蔓延。希望這類機構提高站位,積極配合監管,切實整頓超範圍信貸業務,消除利用支付拓展交叉金融業務的風險隱患。下一步要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建立商業銀行、互聯網聯合貸款專項統計制度,將該類業務納入商業銀行宏觀審慎評估,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企業納入金融控股公司監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