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閱讀的方法

我們傳統的觀念認為,“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是讀書最好的辦法,講究“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在知識總量越來越多、信息十分發達的今天已經成了一種少、慢、差、費的辦法。現代的生活節奏要求我們必須提高閱讀的速度,學會在信息的海洋中快速游泳的高超技術。那種騎在馬上,冥思苦想究竟是用“推”,不是用“敲”的典故只能留給後人某種意義上的一點啟發,如果再真的那樣去推敲,恐怕沒有那麼多的時間。

快速閱讀的方法


1、目錄閱讀法

閱讀者反覆琢磨閱讀材料的章、節、目、分析各標題應包含的內容,以及標題之間的想通關係等,在此基礎上,只閱讀那些陌生或重要標題下的內容,以免浪費時間。現在某些辦公室人員看報只看大標題大概也算此類。如果是一杯茶、一包煙、一張報紙看半天的,則不屬此類。如果是連廣告都要認真分析研究的,則更不屬此類了。因為他們不是沒有時間,而是多得只能用看報紙來打發了。

2、楔入閱讀法

閱讀者不是從一本書的第一頁讀起,而是根據個人學習工作的需要,從書中某處直接插入,然後逐漸拓展閱讀。閱讀的過程始終以解決某一問題為目的,閱讀的過程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解決了,這本書也就讀完了。

3、挑讀法

閱讀時避開那些非實質性的套語或繁瑣的舉例,避開自己已經掌握的部分,重點閱讀自己所需要的部分。

4、交叉閱讀法

完全不必顧及原書的節章順序,從眾多處隨意交叉進行閱讀,然後通過綜合、分析、歸納、比較、從混亂中理出頭緒,重新結構,創造性地進行加工、再造,將書中的知識與思想據為己有。這完全不是有些人所說的剽竊,剽竊乃抄襲之意也。將他人的著作的思想、觀點、方法及至材料,吸收到自己的知識結構中,使之成為自己知識結構中的組成因素,在整個結構中起作用,這是經過了自己創造性的加工與篩選的,是一種創造過程。這種閱讀方法在有一些人看來很像小雞吃米,隨便啄,其實不然,它靈活、實用,對人極為有利。

5、“一目十行”閱讀法

各國科學家經過大量探討發現,人們只要明白了自己的腦和眼在閱讀中的運動規律,經過認真地訓練,就不難成倍地提高閱讀速度。一般人都認為眼睛在看書時是順著字行在紙上流動,實際上,這僅僅是一種假象。其實人在閱讀時,眼睛是以一種“蛙跳”式的推進方法在書上運動的。只要我們認真訓練自己眼睛的靈活性,加強閱讀的節奏感,就可以達到一目十行的快速效果。

6、追蹤問題閱讀法

追蹤問題是提高閱讀效率的基本方法,它的具體運用是:

①循題而讀。以書中所要解決的問題作為引導,推動閱讀的步步深入。當然要注意閱讀的漸進性和整體性。既要對一個一個問題探幽索微、尋根究底,又要弄清它們之間的依存、因果、遞進、交叉和對立關係,這樣才能從整體上把握全書的精髓。

②挈“題”索知。針對日常學習與工作所遇到的問題,找有關的書刊進行閱讀。著名作家夏衍告訴人們說,建國以來因為工作忙,他主要是採用這種挈“題”索知的辦法來閱讀積累知識的。據說,愛迪生也常用這種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