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早讓孩子住宿越好?這個答案,要在孩子的安全關係中找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閨蜜前兩天跟我抱怨他們家兒子小寶上學回來之後,變得對家裡人好冷淡,一點都看不出當年那個喜歡黏媽媽的糯米糰模樣了。我一番詢問,才知道閨蜜為了早一些回到職場,也為了讓孩子更早地學會獨立,早早地就把五歲的小寶送到了寄宿學校讀小學。

剛開始送去的時候,小寶還覺得挺新鮮,一個星期回來後就哭鬧著不肯再去了。但是閨蜜兩夫婦一想到昂貴的學費和住宿費,一狠心,一咬牙還是把孩子半騙半哄送回了學校。一個學期下來,小寶確實能夠獨立完成許多事情了,也會幫著家裡洗碗、疊被子,但是孩子卻不愛和父母親近了。

據調查,不少孩子認為,寄宿式教育可以幫助孩子更早地學會獨立,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執行力和責任感。所以不少父母從小學甚至幼兒園開始,就讓孩子接受寄宿式教育。但是,就目前的研究調查來看,過早地讓孩子寄宿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

越早讓孩子住宿越好?這個答案,要在孩子的安全關係中找

一、 過早地讓孩子住宿可能會導致以下問題

1、過早地寄宿式教育可能會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

孩子過早地接受寄宿式教育,可能會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的執行力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但是這樣的潛能卻是被"逼"出來的,是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的。

20世紀4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恆河猴實驗",實驗結果表明,人類和動物具有與生俱來的的對母親的依賴,這種精神上的依賴甚至超越了物質上的需求。由此可知,安全感缺失造成的不利影響,將有可能伴隨孩子的一生。

2、過早地讓孩子寄宿可能會導致孩子和家長關係疏離

過早地讓孩子參加寄宿生活,家長長期在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的階段缺席,缺乏和孩子的親密接觸,極度容易導致孩子不願意和家長親近,家庭關係疏離。

3、不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

孩子參加宿舍生活後,一般是幾個甚至幾十個孩子陌生住在一起,老師照顧不過來也是有的。陌生的關係,陌生的成長環境,可能會導致孩子形成冷漠、暴躁等不好的性格。

4、過早地讓孩子住宿可能會導致形成不良的依戀關係

研究顯示,孩子一生中有三個階段是最為重要的:第一個階段,是0~3歲,這一個階段是孩子感情撫養的重要時期,也是培養孩子"安全依賴"的重要階段;第二個階段則是3~6歲,這個階段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重要階段。第三個階段是7~13歲,這個階段主要是培養孩子的能力。

然而過早地讓孩子接受寄宿式教育,家長和孩子相處的時間缺失,可能會導致孩子形成不良的依戀關係。

越早讓孩子住宿越好?這個答案,要在孩子的安全關係中找

二、 什麼是依戀理論?

依戀理論首先是由英國精神病學專家John Bowlby提出的,現在研究者普遍認為,依戀是人類適應生存的一個重要方面,它不僅提高孩子生存的可能性,而且構建了嬰兒終生適應的特點,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生活。一般依戀的類型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安全型依戀、迴避型依戀和焦慮型依戀;其中迴避型依戀和焦慮型依戀並稱不安全依戀。

1、安全型依戀

這一類型的孩子表現為在母親身邊時能夠舒心地玩遊戲,但是不對母親過度依賴。當母親離開時會表現出一定的不捨和不悅,但是當母親回來後,他們會立即尋求母親的接觸和安慰,並且能夠比較快速地平靜下來。

2、迴避型依戀

這一類的孩子對自己的母親可能不會很親近,當母親離開是不會過分的焦慮或者依賴,甚至不太關心。當母親回來時,他們可能不予理會或者短暫接觸一下就走開,不會表現出喜悅,和母親關係疏離。

3、焦慮型依戀

這一類型的孩子在面對母親離開時,會表現出極度的焦慮和不安,會以一些比較過激的行為反抗母親的離開。當母親回來後,他們會迅速尋求母親的安慰,同時表現出生氣、不滿和焦慮的情緒。

越早讓孩子住宿越好?這個答案,要在孩子的安全關係中找

三、 安全依戀對孩子的影響

1、

健康的安全依戀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一定程度的、比較合適的依賴感

這類型的孩子,把母親當作自己的安全基地,能夠信任母親和較好地向母親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求,能夠較好地適應環境。據研究顯示,這類型的孩子,長大成人後思考問題比較迅速,反應能力敏捷,自信大方,能夠較好地和他人相處。

越早讓孩子住宿越好?這個答案,要在孩子的安全關係中找

2、不安全依戀的迴避型依戀和焦慮型依戀的孩子對父母無法正確合理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迴避型依戀的孩子對母親表現冷漠,對母親缺失依戀的情結,無法發揮母親在孩子人生中溫暖和慈愛的作用,會導致孩子形成比較冷漠的性格。

焦慮型依戀類型的孩子會以比較極端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在對母親表達自己的需求時感情色彩很重,可能會導致表達和理解上存在偏差。這一類型的孩子可能會形成比較暴躁的情感表達方式,長期以往可能導致形成比較急躁的性格,不能較好地和他人相處。

四、 如何構建和穩定安全型依戀關係

1、構建良好的家庭氛圍

研究表明,家庭環境和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成長和良好性格的養成至關重要。

根據調查表明,在許多人回憶起小時候的恐懼時,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父母吵架的場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不可言喻,如果父母頻繁地吵架甚至打架,可能會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從而表現為對父母缺乏信任感,難以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家長盡最大的努力營造溫暖的、輕鬆的家庭氛圍,這不僅是為了家庭的和諧,也是為了孩子更健康的成長。

越早讓孩子住宿越好?這個答案,要在孩子的安全關係中找

2、重視孩子內心世界的需求,給予孩子儘可能多的陪伴

提高父母對孩子的積極關注度有利於孩子的內心世界發展,在孩子最需要的時候給予陪伴就是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送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

阿德勒曾經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孩子的童年階段是人生中極為重要的一個階段,這一個階段內心能夠得到滿足的孩子,會在未來面對未知和困難時擁有更大的承受能力。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有利於增強孩子的安全感,在面對未知用會更加敢於探索和思考。

同時,重視孩子的內心世界會有利於家庭成員關係和諧,也會讓孩子形成善解人意、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品格。

3、提高孩子的自我認知能力和溝通能力

孩子對世界的認知是有限的,對自我的認知更是有限的。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時,我們要著力提高孩子的自我認知能力,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麼,自己內心想要的是什麼,自己對家人對世界的看法是怎麼樣的。

在孩子提高了自我認知能力之後,就會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糾正自己的迴避型依戀人格和焦慮型依戀人格,這對孩子的成長是極為有利的。

提高孩子的溝通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在孩子明白自己內心所想之後,還要將自己的內心想法表達出來。當然,溝通能力的挺高應該是父母和孩子之間一個雙向的行為。在雙方通過認知和溝通之後,會讓家長和孩子的情感達到一個比較巧妙合理的平衡點,有利於孩子的發展和家庭和諧。

越早讓孩子住宿越好?這個答案,要在孩子的安全關係中找

總而言之,寄宿式教育對於年紀過小的孩子來說是百害而無一利的,而家長企圖通過懶惰的"寄宿式教育",達到教育孩子"獨立"的目的顯然是行不通的。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們每一位父母都應該儘自己的努力讓孩子形成一個比較健康的安全型依戀,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我是小F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